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我们为了和平而来——《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0
0

我们为了和平而来——《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今天聊聊电影《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片名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 (2020),别名芝加哥七人案:惊世审判(港/台)。

 

这部Netflix联手梦工厂的电影姗姗来迟。

早在13年前,梦工厂就有意推出本片,并由好莱坞第一编剧艾伦·索金担任编剧。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导演、演员等诸多因素,影片一度搁置,直到2018年影片由艾伦·索金担任导演,才有了新进展。

本片也是艾伦·索金第二部自编自导的电影,他之前的作品《茉莉牌局》《点球成金》《社交网络》也都很有名,熟悉他影片风格的观众大致也能了解到这部影片风格。

 

13年前是2007年,片方原本是想着在美国大选前推出这部电影,以清晰地表达改革心声。

2008年是民主党奥观海和共和党麦凯恩竞选总统,民主党并不困难得赢得选举,影片也就不急着上映了。今年则情况有所不同,共和党懂王竞选连任,片方按耐不住终于制作完成了这部电影。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发生的故事背景正是共和党尼克松上台事的事情。尼克松、懂王都是共和党人,选在大选之前放出这部影片,今年9月25日上映,目的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取材于美国著名的历史事件。开篇短短几分钟,通过迅速凌厉的镜头切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在进入审判正戏前,影片交代了美国发生的一系列著名历史事件,这不仅影响了美国历史进程,也对世界产生着影响。

60年代的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国内反战情绪激昂,反战成了底层民众的普遍心声。

另一方面著名平权斗士马丁·路德·金发起的黑人平权运动愈演愈烈,他成功团结了全美黑人,让统治阶级感受到巨大威胁,就这样他在1968年4月4日被暗杀,全美黑人愤怒情绪达到最高点。

“黑豹”组织应运而生,他们放弃马丁·路德·金号召的非暴力模式,开始走武装革命路线,甚至以先进思想武装头脑。在多名主要首领被美国特工公然射杀后,“黑豹”组织偃旗息鼓。

更重要的推手是1968年还有美国总统大选,竞选口号为“法律与秩序”的尼克松成功竞选上任,他开始杀鸡儆猴,下令司法部重新调查一年前的暴动。

 

在1968年越战期间,美国民主党要在芝加哥召开第35届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届时全国一半的政治大佬都要出席。反战组织闻风而动,齐刷刷地申请举行和平抗议集会,表达自己的反战诉求。

伦尼·戴维斯和汤姆·海登领导的“学生争取民众社会”组织(SDS),艾比·霍夫曼和杰瑞·鲁宾领导的青年国际党(异皮士Yippies)不约而同地向芝加哥政府申请游行,遭到拒绝。

另外一边,大卫·戴林格作为“结束越战动员会”领导人也声援青年国际党前往芝加哥。李·韦纳和约翰·弗罗因作为社会活动家也积极投身其中。

鲍比·西尔则是黑豹党主席,准备去芝加哥做一场演讲。

 

反战游行未得到芝加哥政府批准,但源源不断赶来的人们还是按照既定计划举行了游行。游行活动不出意外的发生失控,游行队伍与警方发生了大规模冲突。早有准备的警察们迅速行动,打伤抓捕了很多参与者,并对其中几名主要领头人发起审判。

一开始被告是上述八人,除了不约而同参加游行的七个领头人外,黑豹党主席鲍比·西尔纯粹是因为当局看他不爽而抓起来一并审判。庭审过程中,鲍比·西尔遭受不公正待遇,政府害怕引起舆情而中途将其宣判无罪并作另案审理,被告由八人降为七人。史称“芝加哥七君子”。

 

黑豹党然没能进入七君子之列,但却是最令人唏嘘的角色。

当年叱咤风云的黑豹党,为了自由平等而抗争。他们反对美国政府,他们认为改变世界必须透过对民众的长期组织和动员,他们甚至建立了武装力量、大众组织和社区规划,实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提供穷人小孩免费早餐、给予社区民众政治教育。

这让统治阶级心惊胆战,既然可以刺杀马丁·路德·金,再多杀几个黑豹党也不是问题。片中黑豹党主席汉普顿被无情射杀正是此事。

谁能想到多年后,“黑豹”成了白人安抚黑人的宣传符号,怕了一部电影还得了一堆奖,从意志上瓦解了“黑豹”。

 

这次审判只不过是一次政治作秀而已。

芝加哥七君子中的汤姆·海登一开始还十分推崇民主法治这一套东西,极力想要证明自己无罪。而其他人则看得很清楚,整个庭审不过是一次有罪推断,他们作为被告人,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标榜三权分立、民主自由的国家到头来只不过是用法庭走过过场,以达到专制统治的目的。庭审过程中,检方找来的37名证人,都是事先安排进游行队伍的卧底警察。任何带有一丝同情被告人的陪审员,都被下了黑手,驱除出审判员队伍。所有对被告方有利的证词全部被作废……

 

白人可不喜欢师出有名这一套,先抓起来,罪名可以慢慢找。他们的一贯风格就是由胜利者书写历史,失败者等着被割头皮。依靠暴力维持的统治必然不得民心。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对付肤色不同的人时,可以直接暗杀,对付白人的时候就需要整点儿莫须有的文明审判了。

警察、军队都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暴力工具,他们的名字前面可不带着“人民”二字。当警察们狞笑着摘下警徽警号时,打的就是眼前的人民。

 

历史画面(左起)律师 Leonard Weinglass 7名被告:Rennie Davis、Abbie Hoffman、Lee Weiner、David Dellinger、John Froines、Jerry Rubin、Tom Hayden 律师:William Kunstler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庭审电影,影片在庭审过程中大量穿插故事背景。艾伦·索金的拿手好戏就是信息量庞大的台词,堪比机关枪式的台词。原本枯燥乏味的法庭庭审被拍成了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地火热交锋。

武戏文拍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力度感十足。十余名主要角色均有精彩表现,虽是群像戏,每一名角色都十分鲜活、个性鲜明。

预测《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会在明年颁奖季收获不少。

 

我们为了和平而来,

却因为思想被审判。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为有牺牲多壮志——《金刚川》

0
0

为有牺牲多壮志——《金刚川》

今天聊聊电影《金刚川》。

片名Sacrifice / The Sacrifice (2020)。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7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通过谈判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金刚川》正是取材自朝鲜战争末期的一段战斗经历,故事背景是1953年的夏季反击战役。此时朝鲜战争已经经历过势如破竹的五次战役、僵持阶段的上甘岭战役,美国方面已经开始恢复与朝中方面中断6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而韩国李承晚集团则依旧认不清形势,叫嚣着不肯停战。

夏季反击战役正是打击敌人嚣张气焰,促成最终谈判的最终战役。

 

影片《金刚川》的故事发生在夏季反击战役初期。金刚川是金城前线附近的一条河流,而渡口上的大桥则是我后方通往金城前线的必经之路,部队后勤物资必须经过这里运抵金城前线。

志愿军工兵第十团第三连连长张振智奉命带领连队在金刚川上建桥,协助大部队通过。而美军则要全力阻止志愿军渡江,天上飞机狂轰滥炸、地面炮营阵阵齐射,不顾一切地炸断大桥。

桥下暗流涌动,桥上炮火连天,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就在金刚川上展开。

 

影片用四个章节表现同一个晚上发生“炸桥-修桥-过桥”全过程。

第一个章节“士兵”。通过步兵的视角表现志愿军在美军狂轰乱炸下修桥、补桥的过程。邓超、李九霄主演。

第二个章节“对手”。通过美国空军视角展现另一个角度的战斗景象。

第三个章节“高炮连”。这部分是全片时长最长的重头戏,通过高炮连炮兵的视角,表现志愿军大无畏精神,全片最多的特效镜头集中于此。张译、吴京主演。

第四个章节“桥”。一座炸不断的桥屹立在滚滚江水上,而这背后是坚韧无畏的志愿军战士们。这部分负责全片升华,也是全片最后高潮。

 

同一件事情用不同视角反复拍摄,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敦刻尔克》。

作为一部制作周期极短的主旋律电影,《金刚川》选择用如此激进大胆的方式拍摄,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几个章节拼接起来,十分讨巧,几位导演各自负责一块,结合起来也省时省力。

而任何电影都会带有导演的主观意愿在里面。就拿《敦刻尔克》来说,敦刻尔克是盟军的巨大失败,大撤退时法国人用自己的命死扛住了德军,换取了英国人渡过海峡。结果被英国导演拍成电影后,看不到法国人的正面形象,倒是溃败的英国佬显得像个英雄。

同样的问题在《金刚川》里也同样明显,你很多时候都分不清导演是当志愿军是弱智还是当美军是弱势,更多的时候很可能是当观众们是弱智吧。

 

《金刚川》热血吗?很热血。

不管影片拍得怎么样,看完后大家会有一个共识:干他丫的美国佬!

就像管虎在《八佰》里让守军一个接一个跳楼炸日军铁龟阵一样,那些描写一个个个体舍生取义的镜头,总是会令人感到震撼。

但主旋律电影不要忘记其意义,一群人舍生忘死为的是什么,仅仅依靠旁白带过丝毫不足以说明问题。影片技巧很足,但诚意就欠了点儿了。

 

今年是朝鲜战争70周年纪念,可惜因为疫情的原因,原计划上映的《长津湖》无法完成,只得临时推出《金刚川》。

于是《金刚川》从今年7月初开始筹备,8月初正式开机,9月进入后期制作,10月23日正式上映,时间仅仅三个月。

平心而论,从时间角度看,一部主旋律赶工作品做成这样,效果尚可,从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我国电影工业实力。但同一件事情用四个章节反复拍摄,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重复镜头,这也没办法。

希望来年的《长津湖》《最冷的枪》不要让人失望。

 

对照高级黑、低级红来看,这部影片应该算是低级红了。

整部《金刚川》用一个十分讨巧的方式,避开了创作时间短的困难,可显现出的却是剧本薄弱。整个故事仿佛小学生作文一般,整体感觉十分刻意做作。人物角色使用脸谱化形象,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一边是死都不转移阵地的铁憨憨,另一边是酒驾偷飞机的牛仔,战争艺术被演绎成互殴。

讲故事都知道要求切入点小,但切入点小不是让你拍的小。一场关乎正常夏季攻势战役胜败的恶战,在这里变成了寻衅般的私仇报复。

 

岁月静好,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没有朝鲜战争的立国之战,就没有我们国家数十年和平发展的宝贵时间。

影片虽然拍得问题多多,但不妨碍我们敬仰尊重革命先辈。影片最后关于中国志愿军遗骸回家的镜头,是全片最为感人的地方。

一代人吃了五代人的苦,一代人打了五代人的仗,一代人建了五代人的功。

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百无禁忌节操满地——《波拉特2》

0
0

百无禁忌节操满地——《波拉特2》

今天聊聊电影《波拉特2》。

片名Borat: Gift of Pornographic Monkey to Vice Premiere Mikhael Pence toMake Benefit Recently Diminished Nation of Kazakhstan (2020),别名波拉特:为了近期式微的哈萨克斯坦的利益送给副总统迈克儿·彭斯的色情猴子礼物 / 波拉特2:为建设伟大祖国哈萨克斯坦而贿赂美国政权。

 

萨莎·拜伦·科恩曾经在2006年推出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波拉特》。影片凭借1500万美元的低成本,豪取2.6亿美元票房,毫无疑问的成为当年热门影片。

《波拉特》还一举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第64届金球奖最佳喜剧片提名、喜剧片最佳男主角。

 

不过《波拉特》玩得太嗨,借着伪纪录片的形式把美国底裤翻了个底朝天。

这个故事纯属虚构,但拍摄过程中除了少数主创演员,其余人物都不知道这是在拍电影,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拍了。

 

时隔14年,萨莎·拜伦·科恩作为编剧和主演,那个疯狂的人又回来了。

2020年正值美国大选,美国两党展开白热化的争斗,同时黑天鹅事件新冠疫情全球横行,诸多大事件集中爆发。萨莎·拜伦·科恩再也坐不住了,携带《波拉特2》强势归来。

《波拉特2》赶在今年10月23日在美国网络上映,目的自然是为大选造势。最终目的也是希望大家认清美国两党,在一个比烂的时代,选出一个愿意粉饰臭味的政党。

 

和前作间隔了长达14年,《波拉特2》给出了一个极其真实的解释:在拍完《波拉特》后,波拉特让哈萨克斯坦沦为全世界的笑柄,波拉特被当局禁止从事新闻业,丢进监狱做苦力。

现在时机发生变化,当局再次把波拉特放出来,让波拉特去给美国总统送礼,好让美国对哈萨克斯坦好一点儿。

 

注意影片的片名:《波拉特:为了近期式微的哈萨克斯坦的利益送给副总统迈克儿·彭斯的色情猴子礼物》,这既是致敬当年第一部的超长片名,也是影片故事起源剧透式片名。

波拉特当年在川普大楼下随意大号,被禁止接近懂王。

于是当局的计划是,给副总统彭斯送一只色情猴子做礼物,一出好戏就此上演……

 

萨莎·拜伦·科恩作为坚持扒光美国底裤的喜剧演员,一直在用生命做表演,很多时候他已经不是单纯的演员,而是一名激进大胆的行为艺术家。

本文开头的海报特地换成了预告海报,而没有放影片的正式海报。正式海报我打上厚码,大家可以随意感受一下,反正如果放正式海报,大概率会有麻烦。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找找原图看看,绝对辣眼睛。

 

《波拉特2》最大的优点就是坚持实拍。和第一部一样,本片也是一部实拍的伪纪录片。

也就是说在拍摄《波拉特2》的时候,依旧坚持了实拍、偷拍的方式,除少数主创演员,出现在镜头里的人并不知道在拍电影,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拍了。

美国民众的表现呈现了一个真实美国,让精神孝子们想洗都找不到入口。

 

以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一段为例,《波拉特2》剧组成功伪装成电视台采访人员,安排年轻美貌的女记者采访川普的私人律师、亲信鲁迪。鲁迪也的确不负众望做出了大家想要的动作,最关键的是整段采访是真实拍摄加偷拍,唯独鲁迪浑然不知,最后他直接报警。

事后,鲁迪还在推特解释自己的行为是在掏耳机和整理衬衫。恩,反正你开心就好。

整个拍摄过程中,《波拉特2》遭遇91次报警,3000多人起诉。

 

萨莎·拜伦·科恩不仅对灯塔国大不敬,甚至将整个世界当做戏谑对象。在他眼里,全世界的一切禁忌都是可以拿来戏耍的目标。

毕竟但凡有点儿脑子的人都不会做出影片中的任何一件事情。而也只有穿着防弹衣拍摄电影的萨莎·拜伦·科恩敢这么做。

碍于基础设定,这就像《赛博朋克2077》中频现的Bug一样,游戏玩家会分不清这是赛博世界的设定还是游戏Bug。在《波拉特2》中,观众也很难分清诸多令人感到冒犯的内容是为了效果还是刻意为之,就像影片中出现污名化新冠病毒的时候,观众都分不清是他刻意而为之,还是就是赤裸裸的无知偏见。

 

百无禁忌节操满地,

虚虚实实行为艺术。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全要素影片搭配多种风格——《疯狂原始人2》

0
0

全要素影片搭配多种风格——《疯狂原始人2》

今天聊聊电影《疯狂原始人2》。

片名The Croods: A New Age (2020),别名古鲁家族2:霸器新時代(港) / 古鲁家族:新石代(台) / 疯狂原始人2:新纪元。

 

时隔7年,《疯狂原始人》推出续作。尽管《疯狂原始人2》的评分比第一部略低一点,但依旧是一部出色动画电影。

在寻找新的栖身之所途中,咕噜一家开始了新的冒险之旅。途中他们遇到了新的伙伴,也对很多事情有了全新认知。

 

短短95分钟的影片讨论了很多内容,可以说所有人都可以从各自角度发掘影片的探讨内容。

比起第一部,《疯狂原始人2》更像是一部大而全的大杂烩电影。

 

父女关系。咕噜对小伊、菲尔对晓晓均经历了一个较为常见的亲子关系转变过程,原本承担家庭重任的父亲在影片中和女儿发生角色互换,双方均体会到各自的感受,进一步增加谅解。

母女关系。同样围绕小伊和晓晓,她们的母亲乌加和霍普也从保护欲过剩,变成女儿的亲密伙伴。其实这也是很令人羡慕的一点,只要不辅导孩子做作业,哪个母亲不是慈母形象。

 

情侣关系。主要围绕盖、晓晓展开,他们在第一部里成为情侣可以说是没有选择的必然选择,感情并没有经历过任何形式的考验,在这里要承受来自父母家庭、同龄人的压力,感情如果还能坚持下去才算是经历过考验。

闺蜜关系。小伊和晓晓作为唯一一对同龄女青年,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作为男性对这种感情并不了解,有时候会真切感受到男女真不是同一个物种。

 

影片教会了一句情话:You are my tomorrow。

就像男孩子绕着女孩子转一圈说,你就是我的世界一样,你是我的明天同样也是一句极富浪漫色彩的深情告白。

 

家庭关系。不同生存环境下造就了不同家庭环境,形成了不同理念,有的向往自由、有的向往安逸,冲突自然而然地产生,如何化解有会带给人们参考价值。

原生态和科技的关系。攀爬科技树的时候却忽略了最初的生存技能。现代人花费了数十年时间,才学会在城市里生存,可如果回到原始环境,怕是一天都过不下去。生存下去才是第一要务,不同发展方向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多人掌握了一点儿技术水平就喜欢肆意改造自然,却不知道要以尊重自然为前提。有一句话说的好,人类在伤害自然界的时候忽略一切规则,而自然界反扑的时候会遵守一切骨子额。保护环境归根到底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如果把环境弄得一团糟,灭亡的还是人类本身,地球反正不受任何影响。

不同物种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和谐的物种关系是互利共生,大家取长补短。一味地无度索取就像竭泽而渔,迟早有一天会被反噬。如果把影片中的不同物种映射到当今社会关系上,也一样可以说得通。疯狂割韭菜的庄家可曾想过有一天会被无产阶级铁拳砸得粉碎。

 

在讨论不同关系的同时,影片也照顾了不同风格的电影元素。

大胆冒险、热血格斗、优美景色、角色成长、甜蜜撒糖,常规影片会表现的元素,在这部影片里应有尽有。别看元素很多,结合起来却并不显得则乱,最难得能可贵的是,一群原始人在合家欢式的冒险中,还能带给人很多反思。

 

当然好莱坞影片不会忘记政治正确。在《疯狂原始人2》中,女性完全觉醒。

原本在第一部中遮风挡雨的男性在第二部中成了小鸟依人式的病娇姿态。

这里的政治正确并不是贬义,《疯狂原始人2》中女性完全不需要依靠牢骚式的制造性别对立,来凸显女性地位,而是通过实力说话。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妇女能顶半边天。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地位也是自己拼搏出来的。

 

全要素影片搭配多种风格,

多关系讨论配合密集笑点。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江湖告急》:还没拍《紧急救援》时的林超贤

0
0

 

 

 

 

近期电影界口碑总在上演“物极必反”,这话指的不一定是小四的《晴雅集》,但一定指的是林超贤的《紧急救援》——这部命途多舛的电影近期正式上映,就遭遇口碑滑铁卢,让刚刚被誉为北上的香港导演中的主旋律生力军的林超贤被打回原形。

 

有些影迷说这是林超贤口碑翻车,而在我看来这只是林超贤在主流商业片创作中的又一次迷失。只不过在上一次的迷失中,林超贤至少还有作者表达,而这份作者表达充分体现在他千禧年的作品《江湖告急》中。

 

 

当然,说《江湖告急》是林超贤拍得最好的电影实在有失公允,因此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林超贤才刚刚脱离陈嘉上副手的身份(对,就是拍了《精武风云》又拍了《画皮》的陈嘉上)单飞——尽管此前凭借联合陈嘉上执导的《野兽刑警》斩获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但或许在林超贤看来,长期跟在人家的背后付出,参与的项目再成功,自己在当中也没什么存在感。于是在完成《公元2000》的拍摄后,他告别了陈嘉上,以自己的独立导演处女作《江湖告急》迎来了自己的公元2000。

 

 

离开了创作上的引路人后,就意味着需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才能至少保证在影视界稳稳立足。《江湖告急》就这样成了林超贤脱离陈嘉上监制后首个创作迷茫期的一个标志,再加上新晋导演常见的表达欲过于强烈的老毛病,使该片注定无法成为绝对的经典。但《江湖告急》在林超贤的导演履历中独一无二是真的,它作为香港电影界难得的异色佳作也是真的,原因无他,三个字:反类型。

 

 

反类型,顾名思义,就是不按类型片的套路出牌。《江湖告急》片如其名,讲的确实是警匪江湖的恩怨,主角还是如假包换的黑帮老大。但开场就学王家卫延时摄影加旁白,对看惯了银河映像的观众来说,这就尼玛离谱;梁家辉演的主角黑老大刚出场就谈判,对方却净说一些看似教做人的话,逼得黑老大随手拿身边的酒杯酒瓶砸脑袋,还自带升格效果;老大遇刺、清理门户这些吴宇森、杜琪峰都玩得逼格十足的戏码,在这部电影里取而代之的是贱格,杀气没有,江湖气更没有,神经质的插科打诨倒不少,连关公显灵都有了……纵观全片,黑帮纷争直到结局前都没怎么看到,倒是各种脱线幽默充斥其间;而影片的电影语言似乎并不在乎这是黑帮故事,运用上放飞自我,得罪完了陈嘉上、杜琪峰、吴宇森等警匪片的大拿,再顺便学点香港新浪潮的技法(甚至许鞍华还过来客串了),不禁感慨:林超贤,你志在革香港警匪片的命啊!

 

 

不难理解林超贤为何要通过《江湖告急》反类型,作为新导演,要想在电影界独树一帜,比尝试新类型、新风格更便捷有效的,是对自己过往的创作线路进行致敬或颠覆。林超贤在《江湖告急》表现的导演风格让人一时捉摸不透,很明显就是想让人忘记《野兽刑警》,与自己协助陈嘉上的从业生涯道别。这么拍电影算不上得不偿失,通过这么一部不仅反类型、却又各种类型元素痕迹的电影,各大制片方可以看出林超贤驾驭各种类型片的潜力;而对电影史爱好者而言,如此丰富而外放的表达,是导演思想溢于言表的表现,不仅很好理解,甚至还提供了足够大的解读空间。

 

 

不过话说回来,林超贤又是如何运用反类型的手法诠释“江湖告急”呢?其实这些反类型的电影语言都只是林超贤作者表达的第一步,即对之前人们通过电影或江湖传说了解的“江湖”进行解构。将那些看似杀气十足、心怀鬼胎的江湖中人解析,你我都会惊讶地发现,名号之下的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愁衣食住行,男的怕病怕死,女的怕没人疼没人爱——所谓的江湖纷争拆分来看,构成因素也不过如此——本质上和咱们没什么分别。而这些个人柴米油盐的烦恼和小家小情小爱的恩怨凝聚起来,也会变成一波三折的江湖纠葛,就像黑老大怎么也想不到有个古惑仔仅仅因为不能加入他的帮派,后来会一步步成为暗杀他的人?而这就是林超贤作者表达的第二步,即将这些小人物的小情感收集归纳,建构成他理解的“江湖告急”。

 

 

很多97前后出品的港产片或多或少都有关于回归的焦虑,那么《江湖告急》里也有这种焦虑吗?毋庸置疑,还是有的。正如笔者方才阐述,回归前的香港经济文化黄金期的背后,也是一个个从业者纯粹的理想追求的驱动。这些追求有的是自由表达和创造,看似很崇高;有的很现实,就像《五亿探长雷洛传》最后那句台词,“人打拼这一生就是为了吃饭”;有的听上去哭笑不得,居然只是为了过把名人瘾、追到心爱的那个TA……正是这些纯粹的追求,促使着很多从业者拼命奋斗,才为香港曾经的繁荣积累了活性资本,只是少不了恩怨情仇之类的纠纷。但在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下,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反而是回归后,官方对经济文化的干预更多了,这些纯粹的欲望驱动都不能堂而皇之地存在了,勃勃生机逐渐消减,但危机难道也会跟着消减吗?并不会。在《江湖告急》结尾,黑老大感慨时代变迁,香港的黑帮江湖一时半会儿很难再有栖身之地了,倒不如想当年出逃英国避避风头一样,和老婆一起到国外跑路。但最后的狙击枪目镜视角显然在说明,江湖恩怨真的逃得掉吗?宿命真的摆脱得掉吗?就像包括林超贤在内的香港创作者,在回归后陆续北上,进军大陆影视圈,有了新的市场、看似友好的政策和更强大的资本,他们看似吃得更开,但他们真的摆脱了作为香港创作者的局限了吗?他们真的会一直被内地的同行敬仰、被留守香港的同行羡慕吗?

 

 

从目前《紧急救援》的风评来看,没了前作的真实事件蓝本和爱国情怀加成,林超贤在动作大片编导上的问题开始显而易见。只能说和大陆大多数从业者比,林超贤行活比较熟练,态度还算认真,但以类型片的标准来看,他依然不是老手,更谈不上超越陈嘉上。不过,如果,如果他肯放下对主旋律动作大片的痴迷,能以平常心多创作像《江湖告急》那样未必叫座、但个人表达足够掷地有声的风格化作品,那么作为作者型导演,他应该还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侠影映画”,刊登标题:《新片口碑扑街,林超贤老矣,尚能饭否?》微信号:Knight-of-Film,署名:脑洞人)

 

 

 

《行尸走肉》全季:经典丧尸美剧

0
0

2014年读研究生的时候,本剧集就很火,当时已经出到了第五季,上英语课的时候,班上同学总是谈到《行尸走肉》更新了,一副赞叹的神态。我个人不太喜欢追更新状态的剧,因为看完前面之后,还需要等后面的更新,所以一直没有看,但是已经意识到,《行尸走肉》系列是经典的丧尸美剧,属于必看的那种,未来一定会看。剧中丧尸演员要求大眼睛、五官立体、脖子长,通常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化好妆。对于肢体残缺的丧尸,演员需要穿上特制的蓝色布料,借助后期特效,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季》(2010)6集。剧情、化妆特效都很好,让人惊艳,本季结束的时候埋下了不少细节,为后面做铺垫。郡县治安官Rick在一次行动中遭受枪击,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发现小镇上阴气沉沉,死尸遍地。更为恐怖的是,有的死尸游走于街头巷尾,嗜血如命,早已化作恐怖的丧尸。从一对幸存的黑人Morgan父子口中得知,大批的幸存者早已疏散到亚特兰大市的避难所。为了找到失踪的妻儿,Rick只身上路。然而亚特兰大早已沦陷成为死城,丧尸在此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被丧尸围攻的Rick得到数位幸存者的救助,经过一番奋力厮杀,他们最终返回到野外的营地。Rick在这里见到了妻子Lori和儿子Carl。而此前Rick的好友Shane,以为他死了,救出了他的妻儿,还和Lori发生了关系。Lori现在见到丈夫,很是埋怨Shane。

 

 

休养之后,4个人又返回城市拯救被拷在楼顶的Daryl的暴力哥哥Merle,赶到楼顶后发现Merle已经自断手掌而逃脱。随后4人与城里的另一伙幸存者发生摩擦。野外营地遭到丧失突袭,失去了几个小伙伴,4人返回后,大伙儿一起开车逃难,打算去疾控中心寻求帮助。来在一处疾控中心,却只有一个实验的博士,至少众人终于可以洗个热水澡,好吃好喝休息一段时间了。接着疾控中心燃料耗尽,为防止各种病毒泄露,电脑自动启动毁灭程序,博士和一个自愿留下的黑人女士,共同化为灰烬。Rick和其他人开车离去,寻求下一处避难所。

 

 

本季留下了不少铺垫,Morgan父子调整好情绪之后,能不能找到Rick?暴力Merle怎么对待拷他的Rick和将手铐钥匙丢失的黑仔T-Dog?

 

 

 

 

 

《第二季》

 

 

 

 

 

 

 

 待更新...

负隅顽抗坚持到底——《大赢家》

0
0

负隅顽抗坚持到底——《大赢家》

今天聊聊电影《大赢家》。

片名The Winners (2020)。

 

《大赢家》是一部国产喜剧电影,原计划在2020年春节期间上映。

但遭遇新冠疫情,影片取消了院线上映,随后在3月20日通过国内字节跳动下的几家视频平台免费播出,成为了继《囧妈》后,又一部在网络免费上映的院线电影。

 

《大赢家》是一部翻拍作品,原作是日本作家都井邦彦的小说《游戏永无结束时》(《遊びの時間は終らない》)。日本在1985年曾制作过电视剧版,1991年推出过电影版。韩国在2007年也翻拍了一部《率性而活》。

日本和韩版故事中,主人公都是一名警察,主人公在抢劫演习中过于投入,引发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趣事。

 

《大赢家》将原故事进行了本土化操作,将主角换成了一名普通银行职员。扮演这名银行职员的正是大鹏。

大鹏扮演的男主角名叫严谨。严谨是一名退伍老兵,人如其名做事严肃认真、谨慎负责,换句话说就是一板一眼不懂变通。这种人生活在人情社会里会遭遇什么也不难想象,他遭遇了很多来自家人的冷落、领导的误解、同事的排挤,但他依旧选择做自己,严谨地把各项工作做到位。

银行和警察要联合举办一次抢银行演习,严谨则好巧不巧地成了劫匪扮演者。严谨一心要将抢劫过程力求真实,而周围人则完全没有将演习当回事,不同出发点造成了巨大矛盾冲突,整部影片的笑料也都集中于此。

 

一开始我对《大赢家》并没有太多期待,心想不过就是大鹏的一部翻拍喜剧电影吧,而且大鹏在《铤而走险》中试图转型并不算成功,这回又回到喜剧路线,多少有点儿打退堂鼓的感觉。

但这种感觉在观看《大赢家》时渐渐消失,影片出乎意料地解压,让人迫切想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而且颇具现实意义,让人会思考真实生活中的种种状况。甚至在影片最后刻意回归正能量,也丝毫不显得做作。

 

就说演习吧,我们每个人从学校到工作单位,或多或少都都经历过演习。

学校会有各种灾害情况的演习,单位里会有各种突发状况的演习,每个人都会按照要求在演习中扮演一个角色。负责宣传的同志,在演习结束后还需要写一篇洋洋洒洒内容雷同的通讯稿,一不留神还会把演习打成演戏。

但认真对待演习的能有几个人呢。第一次参加演习的新人估计还会内心忐忑一下,仿佛要经历一场生死大考一般,可看着身边的老人们仿佛风轻云淡,一切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真正开始演习后,也就在领导眼前的人会假装快走几步,剩下的人都嘻嘻哈哈心不在焉。其实现场领导也只是过来当个吉祥物,站站场子。

我为什么知道呢?因为我经历过的演习太多了。

 

演习中,大家伙儿拿着剧本,举着牌子走一遍过场还算是好的。

有时候连走过场都不愿意做,更有甚者大家直接拿着稿子坐下来对台词,美其名曰创新桌面演习。

比起这种创新,通过网络播出院线电影才算是创新,可惜的是这样动了别人的蛋糕,很快这种做法就被叫停了。不影响别人赚钱的创新才能活得下去,最好是双赢,否则就会人当头一棒。

 

《大赢家》里模拟演习的银行支行也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为能够开展演习而开心。因为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演习就是五分钟的走过场而已,大家可以早点儿下班,美滋滋乐呵呵。

严谨和这些人则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他力求真实,强调要把一切按照真的来,这就和大家的普遍想法产生巨大分歧。甚至为了完成带着现金跑路,严谨苦练跑步。这里我想说的是,别练跑步了,让腾大爷送你一双隐形的翅膀,直接飞走就行了。

除了严谨,其他参加演习者似乎还没有能够完成身份转变,就这样喜剧冲突就完成了。

 

凡事都讲究不忘初心,走的再远也不要忘记出发时的初衷。

演习的初衷不是完成任务,而是锻炼队伍。如今治安向好,暴力犯罪降低,根本原因是经济形势一片向好,大家都有奔头,没人想着犯罪,当大环境不好时,真正的犯罪才会开始,演习也才能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坚持自己认定的路走下去需要很大勇气,哪怕遭遇周围不公正待遇,也要坚持下去。每个人都不是为了别人评价而活,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活着。

 

影片中除了讨论各人对演习的态度,还有大家对认真的认识。

可以确认一个基本共识:认真的人最帅。认真这就是最基本的工匠精神、匠人精神。

要我说这只是第一层,而严谨则做到了第二层。

 

一个人被误解被曲解的情况下,还能一丝不苟认真做事,不被外面的风言风语所干扰,那才是更加珍贵的品质。严谨在这里做到了,他不仅抵抗住来自上级的压力,还顶住了来自同事的质疑,甚至面对权威部门,也敢直言进谏。

可以说一开始参与演习的人,都没有把这次演习当回事。片中孟非直言,“这种演习,我跟你说都是装样子,一年能播八百回,随便拍点随便拍点就行。”

偏偏严谨当真了,老局长当真了,认真的人就是大赢家。

 

不要放弃,不要投降,

负隅顽抗,坚持到底。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拆弹专家2》:生死时速华语版

0
0

标题其实不太精准,对于本片更贴切的描述,我认为应该是《全面回忆》+《无间道》+《生死时速》!

 

现在你大概能猜出这部电影有多好看了吧?

 

 

王晶看完《拆弹专家2》后爆了句粗口:真他妈的好看!

 

王导话糙理不糙,在港产警匪片中纵向比较,本片商业元素之丰富,特效场面之火爆,故事之扣人心弦,已经超越了前几年个人印象很棒的《寒战》系列,直奔更早的《无间道》经典而去....

 

现在你肯定能猜出这部电影有多好看了吧?

 

 

港产电影确实一直在沉寂,精品难现,但《拆弹专家2》非常亮眼!

 

用一丝不苟的精良制作抓住你的视线。几场拆弹桥段或紧张或揪心,每场都有新意看点。炸香港机场,和青马大桥两道A级硬菜特效扎实,大场面毫不露怯;

用构思精巧而不落俗套的剧情牵引你的头脑。刘青云刘德华两大影帝坐镇,核心主角的身份之谜在正邪反转中制造出迫人的戏剧张力;

用角色之间细腻动人的感情戏激荡你的心灵。警队成员之间的情同手足,面对生死抉择时的相互信任和托付,男主角拆弹无数却拆不掉与女主角的感情线,都能准确击中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带;

 

这些刚柔并济的剧情编排,在强有力的宣称
———港片精神不死!

 

 

忽然发现红了多少年的刘德华同志不但是演艺界劳模,更是华语警匪片中的拆迁专业户。

不信?

他主演《风暴》,中环被炸的地动山摇!
主演《拆弹专家》,轰塌香港海底隧道!
主演《扫毒2》,飙车摧毁香港地铁!
主演《拆弹专家2》,拆断青马大桥!
对了,还变本加厉把香港国际机场一把崩掉。虽然是YY,但场面意图均表露无遗!

 

华仔啊,香港就那么大点儿地方,你搞暴力拆迁能不能手下留情,给他留一口气活下去啊!

 

 

毫不夸张的讲,大银幕上的刘德华,已经造成香港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亿港币,不负片中头号“恐袭通缉犯”的鼎鼎大名!

 

你不看他,还打算看谁?

 


两任局长两种结局——《南山的部长们》

0
0

两任局长两种结局——《南山的部长们》

今天聊聊电影《南山的部长们》。

片名The Man Standing Next (2020)。

 

说到全世界最危险的工作,韩国总统这个职位必须榜上有名。下面看看韩国历任总统的结局(下场?):

第一位总统李承晚(1948-1960)。学生运动中宣布辞职下台,随后流亡海外。

第二位总统尹谱善(1960-1962)。朴正熙发动了 5·16 军事政变,使其被迫下野,多次被朴正熙监禁。

第三位总统朴正熙(1963-1979)。与中情局局长金载圭共进晚餐时遭后者枪杀。

第四位总统崔圭夏(1979-1980)。全斗焕发动军事政变,迫使他下野。

第五位总统全斗焕(1980-1988)。被判死刑,后改判无期徒刑,同年 12 月得到特赦,后又被抄家。

第六位总统卢泰愚(1988-1993)。以军事叛乱、内乱罪、谋杀上司未遂罪及受贿入狱,被判决 17 年徒刑,罚款2628亿韩元。

第七位总统金泳三(1993-1998)。应对经济危机不力,自己舞弊、次子贪腐,在谴责声中卸任,被驱逐出境。

第八位总统金大中(1998-2003)。选举舞弊、儿子涉嫌贪污被判入狱,三个儿子均因涉嫌受贿锒铛入狱。

第九位总统卢武铉(2003-2008)。秘密政治资金,2009年在庆尚南道金海市自杀。

第十位总统李明博(2008-2013)。一审被判15年,并罚款130亿韩元。

第十一位总统朴瑾惠(2013-2017)。闺蜜门事件,被罚款180亿韩元,判囚 25 年刑期。

第十二位总统文在寅(2017-至今)。内忧外困,在和国内财阀斗争风险很大。

 

片名《南山的部长们》中的南山指的是,朴正熙一手培植的特务机构中情局(KCIA)位于南山。

南山的部长们就是中情局的历任局长们。表现的故事正是前任局长金炯旭失踪事件和继任局长金载圭刺杀朴正熙事件。

在韩国疫情期间,本片成功成为爆款。影片根据时事记者金忠植和李度晟出版的同名书籍《南山的部长们》第二卷改编而来,介绍了从1961年中央情报部成立到1980年第五共和国成立期间围绕韩国情报机关中央情报部发生的一系列秘闻,所有故事角色均有真实人物原型,其中一些细节经过艺术加工。

 

朴槿惠和朴正熙

《南山的部长们》讲述的正是第三位总统朴正熙被暗杀前40天发生的诸多事情。

朴正熙也是我们熟悉的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父亲,是韩国第3任、第5届至第9届总统。他1917年11月14日出生,又叫高木正雄,1944年毕业于东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61年5月16日以政变方式推翻张勉政权,培植特务机构中情局,通过规定总统终身制的《复活宪法》,1979年10月26日遇刺身亡执政长达18年。

朴正熙遇刺前两个月,曾在青瓦台办公室给女儿朴槿惠写过一副中国书法“身与名俱没,江河万古流”。朴正熙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死于任上享受国葬的总统,葬礼历时9天。

 

在影片主角金载圭就任前,中情局前任局长朴龙阁被扫地出门。

朴龙阁原型前任中情局局长金炯旭。朴龙阁前往美国,向美国国会高调揭发韩国总统朴正熙贪腐,目的就是把事情搞大,保全自己的生命。

这里你可以感受一下,一个主权国家在发生政治斗争后,内部人士并不是自行解决,而是寻求大洋彼岸的强国裁决。这就像几个奴才打架,弱势一方赶紧向主子求救,祈求得到公正审判一样。

带着狗链子的国家哪里有什么自尊和自由。片中美国大使威胁了一句“不然我们就撤军”,让金载圭门诚惶诚恐。

 

 5·16中的朴正熙

正如前文所说,朴正熙靠着 5·16 军事政变起家,而左膀右臂正是朴龙阁、金载圭。政变成功后,朴龙阁、金载圭也被如愿提拔,成为权力中心的关键人物。

但好景不长,朴正熙为了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手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他们就要做很多肮脏不见光的勾当。朴正熙当然不会把话说得很明白,永远都是一句“你身边不是有我吗,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做得满意了皆大欢喜,做得砸了可以完美甩锅。

就这样,朴正熙一边打击异己一边清理身边老人,一箭双雕坐享其成。

 

在朴正熙就任前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自然会拥护他的统治,偶尔有几个政见不同的刺头也起不了多大的事情。

1979年下半年,假发公司YH贸易女工笼城事件、新民党总裁金泳三的国会议员除名事件以及10月的釜马事件先后爆发。

经济发展一旦放缓,整个国家就需要推出一个替罪羊,而连续占着总统宝座18年的独裁者就成了完美摔过对象。偏偏总统还把持着军队,并不想就此下台。改革派和保守派矛盾就这样越来越大。

 

金载圭正是改革派的一员,他反对总统武力镇压,和总统意见向左。与此同时,警卫室室长郭相川(原型车智澈)靠着全方位跪舔总统,渐渐成为掌权派,一心要搞掉金载圭。

金载圭不断劝说朴正熙退位,一方面是担心愈演愈烈的民间反抗形势,另一方面担心革命者上台后清算旧部。倒不如自己主动退位,继续让自己这边的人做总统,可以免于清算。朴正熙并不这么认为,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金载圭,双方分歧越来越大。

就这样,矛盾变成了金载圭与朴正熙、郭相川的斗争。

 

片中还有一位重要角色全斗赫,作为陆军保安司令官,他是掌握兵权的实际人物,同时也是掌握朴正熙秘密资金往来的隐藏人物。

看着演员铮亮的脑门,观众们大概就能猜到,全斗赫原型正是光州惨案缔造者全斗焕。他的戏份不多,却都很关键,影片隐晦地表达了对这个角色阴险的不屑。

 

影片细节十分出色,演员们的表情神态、走路步伐,满满都是亮点。每位角色的一举一动都颇有深意,和上下文都有紧密联系。李秉宪等人的出色表现无愧于影帝称号。

《南山的部长们》通过两任中情局局长的经历,从中情局局长的角度复刻了朴正熙遇刺事件。

但并不要按照影视作品来评价历史人物,《南山的部长们》的倾向性还是比较明显,金载圭是一位同情民运的革命者,他的刺杀行为也是为了响应民运,这和以往解读还是有点差距。以往解读金载圭的刺杀行为,都是解读成金载圭与郭相川争宠失势,于是报复杀死郭相川,顺带着干掉了朴正熙。

 

金载圭充满理想主义地向朴正熙喊出“不忘初心”。当年他们一起起事的时候,喊出的口号是“肃清所有的腐败和旧恶,将解决深受饥饿之苦的民生疾苦。”

十八年过去了,当年的屠龙少年早已长出獠牙,成了新的恶龙。朴正熙独裁时间越长,形成了新的特权阶层,不断侵害民众利益,国内矛盾愈发尖锐,民主化运动此起彼伏。金载圭当真不知道自己这一派已经烂掉了么?他自然知道,但他还是想搏一搏。

 

金载圭行事之前没有经过周密策划,也没有做好刺杀成功的后续计划。他的刺杀计划也仅仅是策划了刺杀行为本身,对后续影响缺乏深入思考。

金载圭的行为倒像是一次激情犯罪,比起泰国陆军都要修学的政变课程,金载圭还是有些稚嫩。当年5·16政变里,朴正熙政变之后立即实行军事管制,金载圭没有兵权也敢政变真的是头铁。直接结果就是让全斗赫摘了桃子,自己被判处极刑,韩国迎来了另一个军事统治时代。

 

两任局长两种结局,

再现韩国历史事件。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对电影《拆弹专家2》的一句话影评

0
0

不错的一部港片,虽然情节转换上有些不顺滑,但整体不错。10分予以鼓励,支持老大了。

挣不开逃不脱的枷锁——《春潮》

0
0

挣不开逃不脱的枷锁——《春潮》

今天聊聊电影《春潮》。

片名Spring Tide (2019)。

 

《春潮》聚焦一户常见人家,通过居住在一起的祖孙三代,剖析了原生家庭百态。

女记者郭建波和母亲纪明岚、女儿郭婉婷三个女人住在一起,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这个三口之家里,上演的是千万家庭都有过的另类亲情故事。

 

先看本片演员阵容,那是十分强大。

饰演女记者的女主角是有着“文艺片女王”“中国最被低估的女演员”之称的郝蕾。她在2010年就凭借《第四张画》荣获金马奖最佳女配角,随后也是多次在各大电影节获得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提名。主演的《颐和园》至今还是“禁片”之一,很多电影网站都找不到这个影片的词条。

饰演母亲的是金马奖、金像奖双料女配金燕玲,有着杨德昌御用女主角之称。

这次两位女演员的同场飙戏更是令人期待。

 

电影从母女之间的争吵开始,慢慢引出一系列家庭矛盾。虽然是生活在一个屋子里的亲生母女们,但矛盾却是积怨已久。

观众们跟着她们的日常生活,就会体会到当事人的种种不易。有些事情会感同身受,有些事情却会产生距离。

 

郭建波是一名报社记者,在职场上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是一位十分刚硬的女子。但回归家庭生活时,她选择用沉默对抗母亲的种种责难。她希望做一个不一样的母亲,不愿意将母亲怨妇般的不堪传给自己的女儿。

纪明岚则是那种典型强控制欲性格,在外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指挥着一群老年人好不开心,在家里把持着女儿、外孙女的各种事务,俨然一副大家长做派。她年轻时通过婚姻的方式进入城市,老了之后则不断向晚辈发难。

女儿郭婉婷身处这种极端特殊的环境,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她试图缓解母亲和外婆的矛盾,却又有着属于自己的叛逆。不管怎么做,一个孩子需要经历这一切都是令人心疼的。

 

同样是祖孙三代人,同样是另类亲情碰撞,从海报到剧情,《春潮》和《血观音》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表面看起来,《春潮》比《血观音》温和得多,没有那么多人吃人的惊悚环节,顶多也就是家人拌拌嘴。看起来没那么血腥,但依旧很残忍。

只有身处其中的人们才会知道,比起《血观音》里直接来个痛快的了断,《春潮》里的冷暴力才是杀人诛心。

 

从本质上看,纪明岚是造成各种不行的根源。

年轻时,她通过婚姻交换,获取城市户口,随后便霍霍着要离婚,不惜裹挟女儿作为谈判筹码。哪怕丈夫死了也不能平息她的怨气。

她把生活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别人,这个人可以是丈夫、可以是孩子,反正不是自己。自己就像一朵钻出淤泥的白莲花一样一尘不染,所有的过错都是周围的环境和人造成。

 

而一转头,纪明岚就会教育孩子,机会都是留个有准备的人,要努力、要奋斗。对比她自己的行为,她的这些谆谆教诲才是最讽刺的。

纪明岚算是一名比较失败的母亲和妻子,郭建波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母亲的种种,立志不要做一个像她一样的人。

 

长大后我不想成为你。于是郭建波选择作践自己去反抗母亲、折磨母亲,甚至想打掉孩子避免成为一个母亲。

好好一个女人的一生就这样被毁,郭建波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除了常规的对白和动作,《春潮》擅长使用画面构图和象征符号传达影片意图。

《春潮》巧妙地利用老房子的空间结构,将人物分割在一个个独立空间里,直接用构图表现角色之间的隔阂。

当郭建波和纪明岚在一起时,整体画面都是阴暗无光的,而当郭建波和女儿郭婉婷在一起时,画面又有了明媚生气。

 

再看多次出现的超现实象征符号。

在郭建波的脑海里,母亲纪明岚直接化身黑山羊。黑山羊是典型西方文化中的恶魔形象,地狱七魔君之一阿兹特克便是山羊守护神。郭建波迫切地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摆脱这只黑山羊。

两次出现的红衣女子更是象征着死亡。郭建波在采访寻死大爷和河边撒骨灰的时候,都看见了红衣女子,象征着她对死亡的迷恋,仿佛只有死亡才能帮助她摆脱眼前的困境。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象征符号出现的太多也不合适,显得有些多余。在一个现实题材中插入过多超现实内容,会显得表达地有点儿惊悚。

 

春潮,融化冰雪。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也会有了生机。而这里的生机却是“恶魔”离开之后才出现的。

郭建波两次拔掉水管引发漫水,这是她对自由的向往。春潮快速上涨,潮水漫过按摩店、漫过病房、漫过学校,冲走不愉快,大家仿佛在最后都得到了解脱。

 


有一个爱你的人,是多么幸运又幸福的事情。不论这份爱来自何方,至少还有人爱着你。

希望大家不会有影片中角色的所有不幸经历。没有这些经历自然看不懂表达的具体内容,这时候看不懂影片就是好的生活。

 

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

挣不开逃不脱的枷锁。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现实信仰在此碰撞——《气球》

0
0

现实信仰在此碰撞——《气球》

今天聊聊电影《气球》。

片名Balloon / 羊飼いと風船 (2020)。

 

《气球》是导演万玛才旦的第七部长片,在11月底上映时引起了不小的热度。影片依旧以藏族文化为图景,讲述了发生藏民家里的一些小事。

《气球》在2019年时就参加了威尼斯地平线单元,随后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多伦多、平遥和海南电影节均有亮相,吸引了不少人关注。今年11月20日才终于国内上映,算是文艺片爱好者的一个喜讯。

 

导演万玛才旦在接受采访时说,影片灵感来自自己在北京中关村街头看到的一只红色气球。

由此引出了一部探讨藏民普通生活的影片,其间充满了藏地风格和藏传佛教哲学。最为特别是影片充满质感的画面,让人不由感叹,靠近天空最近的地方,怎么拍都很美。

 

《气球》通过两名男孩的玩耍引出故事。

一户藏民家,男主人达杰和女主人卓嘎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大儿子因为身上的黑痣,被上师认定是奶奶投胎转世。另外两个小儿子不认识避孕套,当做气球吹起来玩,这让当地饱受的人们觉得十分丢人。这也为女主人卓嘎的意外怀孕埋下伏笔。

而卓嘎的意外怀孕和达杰父亲去世赶到一起,上师指示老人会投胎转世回到家里。当地人信奉藏传佛教,认为人死之后将根据功德进入轮回,死去亲人的人都会咨询佛教上师,看看亲人轮回到哪里去。于是这次意外怀孕又和亲人的轮回扯上了关系。一场关于生与死的激烈讨论在此展开。

 

在未来生存困境和亲人轮回转世的之间做出选择,就像让普通人做一道难题。到底是要顺应现实,还是要服从自幼接受的宗教教育。

影片中不断出现六道金刚咒,时刻提醒着观众们,这是一部在佛教框架内进行的生命轮回。和基督教、道教不同,基督教讲究的是修自己,修好了上天台,修不好下地狱,道教同样也是修自己,修好了羽化成仙,并不会担心轮回问题。佛教则不同,讲究的是修来世,修好了继续投胎做人,修不好投胎做畜生,有福报的人更可以投胎到自己家里,继续做亲人。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男主人达杰对父亲轮回转世深信不疑,即便现实中会面临罚款、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也要满足父亲的转世需求。

 

影片既然叫做《气球》,那么气球的寓意就是重点。

气球从起初的避孕套,到后期的红色打气球,形象的转变预示着人物心境发生改变。

影片最后气球飞上高空,留给观众们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结尾,究竟大家会如何解决问题,留出足够留白。

 

这不仅是一部争取女性权利的影片,更是一部关于现代科技与古老宗教的博弈。

尽管达杰在影片中类比种羊,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他也只是一名深度教民,按照他从小接受的教育行事。在当地氛围中,达杰的做法则是普遍现象。

女性在片中的形象则总是受到伤害。姐姐卓嘎选择的避孕方式是避孕套,甚至主动选择伤害身体的结扎。要知道同样是结扎,对男性身体的伤害远远小于对女性身体的伤害,但那里只会给女性上环、结扎,环掉了还会被当做笑柄。妹妹卓玛遭遇渣男伤害后,选择出家当尼姑,忍痛斩断情丝。旧情复燃后依旧会做出飞蛾扑火伤害自己的行为。反观男性却一直处于施害者而不被惩罚的位置。

 

像卓嘎一样,在没有平权的地方,女性只能埋头哭泣。我看这才是女性需要抗争需要发声的地方。相比之下,经济发达地区的男女平权已经做得很好了,标志就是很多拳师已经开始寻求性别特权。

值得批判的不是勤勤恳恳劳作的男人,但值得表扬的也绝不会是清澈眼神。

比如某些人发现了性别对立的财富密码,在反跨年上大放厥词,还要求被骂的男性群体不许生气,否则就是输不起,这才是最好的特权象征。

 

影片最重要冲突就是传统宗教与现代文明发生碰撞。

谁将取得最终胜利自然不言而喻。科学技术的发展消灭了宗教生存之道。要知道,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是因为鬼神真的存在。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宗教场所越是修的金碧辉煌。穷苦人们在宗教洗脑下,心甘情愿地把所剩不多的财富交给教会。相应的宗教也会编出各种花样让人相信。

 

说到底,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

如果能够通过宗教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未尝也不是一种好的出路。

剥削一直都在,不同环境需要不同的包装。宗教可以很方面地利用教义完成统治,在无神论者之间就需要换个花样。比如福报家会提出996是福报的船新理论,是兄弟就和我一起冲,不冲的不是兄弟只好请滚蛋等等。

我们不理解地看教民时,教民也在不理解地看我们。

 

高原春光无限好,翻身农奴把歌唱。把一个贫弱国家改造成世界强国,靠的肯定不是宗教。农奴得到解放自然靠的也不是宗教把持者的施舍和良心发现,而是靠着无神论者们铁拳。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栽树。在无神论者看来匪夷所思的问题,反而成了当地的特色烦恼。

有宗教信仰作为心灵寄托是可以的,但并不是对的。尤其是听者会选择性相信宗教解释时,更是无法说服。只要能够转变思想,想解决问题并不难事。

 

肉体解放思想禁锢,

现实信仰在此碰撞。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起风了吹走遮羞布——《风平浪静》

0
0

起风了吹走遮羞布——《风平浪静》

今天聊聊电影《风平浪静》。

片名Back to the Wharf (2020),别名重回西园码头 / 重返西园码头。

 

曾经的高中重点班第一名,一夜之间变成背负命案潜逃的在逃人员。这就是《风平浪静》火爆开篇讲的故事。

一切要从十五年前一个台风来临的雨天讲起。宋浩是高中里的尖子生,原本得到顶尖学府保送名额,突然被告知保送名额让给了别人李唐。李唐是宋浩的好朋友,也是副市长的儿子。宋浩连夜冲向李唐家讨说法,可是走错屋子,跑到李唐家对门邻居家里。宋浩被屋子主人富商万有良当做小偷,两人扭打成一团,混乱中宋浩刺伤万有良……

 

后续故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在误会和私欲之间,一件又一件犯罪行为接踵而至。

知道真相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隐瞒真相并享受既得利益。

不知道真相的人每天提心吊胆的活着,忍受着内心煎熬。

整个《风平浪静》几乎是一个全员恶人的设定,除了给整部影片带来不一样氛围的潘晓霜一方,剩下的人都是为了逃避惩罚而不断犯罪的人。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在全员恶人的设定下,影片中但凡有点儿权势的人,背地里都十分不光彩。杀人放火,相互包庇等于相互纳了投名状,大家手脚都不干净,也都知道彼此的破事,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捆绑,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两起命案均是自然犯罪,不论在哪里都是罪无可赦的犯罪行为。而宋浩并不一样,他在两起命案里犯下了故意伤害罪和包庇罪,相比自然犯罪要轻得多。偏偏这样的人最终要亡命天涯十五载。

 

《风平浪静》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多,每个人都可以看出很多耳闻目睹的类似事件。比如高考顶替、官商勾结、钱权交易、黑恶势力等,即便没有发生在我们周围,也会出现在媒体报道上。

影片把诸多问题包裹在两起命案之下,将社会阴暗面上的遮羞布被扯下,想表现的很多,野心也很大,可惜编排得差了些火候。很多事情浅尝辄止,让人看着不够过瘾。

 

台风入境,如何风平浪静,只会肆无忌惮地波涛汹涌。

只有等台风过境,才能变成风平浪静。

即便有些暗流涌动,也不妨碍表面的平静。

比喻成鱼类的话,宋浩就生活在浅水区,一直在寻求台风过后的安宁。剩余那些人则活在深水区,逍遥快活,忙于蝇营狗苟。

 

宋浩在石雕厂十五年,每天都和石头神像面面相对。这对他来说不啻于一种刑罚,内心如何平静地了。

原本大好前途的好学生,一夜之间失去一切,而且起因还是一起强权欺压百姓事件,这让他怎么可能平静得了。

而且再想想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杀人犯雕刻制作出来的石头神像,被别人当做神明化身天天供奉。

 

谈恋爱都要从一方耍流氓开始。

潘晓霜大胆火辣的示爱,让宋浩找到了难得的安宁。潘晓霜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是为了拯救宋浩。浑浑噩噩逃亡十五年后,宋浩终于在潘晓霜身上找到了久违的温暖。

如果说宋浩以前还会赎罪式的活着,那潘晓霜和孩子的出现就给了宋浩终结一切的勇气。

 

对于心里纯洁的善良人,忍一时并不会风平浪静,只有让善良的人产生自责愧疚才会风平浪静。一旦他们知道真相,就会选择公布真相,寻求自己内心的平静。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与其自己活在痛苦煎熬之中,倒不如告知天下,哪怕付出相应代价也要追求内心的平静。

宋浩的行为动机就在于此,尽管被迫纳了投名状,但他一直没有把自己当做那个圈子里的人。有句话说的好,只要你不想当领导,那就没有人是你的领导。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人会迷恋权力,但正直的人不会。

 

可惜的是宋浩等人毕竟人微言轻,身无长物。

善良的人想做正确的事情,光有勇敢还不够,还需要有谋略。很多屠龙勇士在屠龙路上却慢慢长出了獠牙。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既然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那就离开这个世界,追求自己内心的一片安宁。

遥想起前段时间的坟头开表彰会事件,现实比电影魔幻得多。我们知道真相,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真相,但他们不在乎我们知道真相。

 

章宇、宋佳、王砚辉等人精湛的演技给全片加分很多。一颦一笑皆是台词,如果不是他们的精彩表现,《风平浪静》根本不会有如此口碑。

但本质上来看,《风平浪静》还是一部文艺片,而非爽片。口碑爆了后,会引得很多人按照商业犯罪片去观影,自然会产生一些落差。

 

起风了吹走遮羞布,

风停了再难寻平静。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2020年度最喜爱的50个角色

0
0

 

 

感谢电影院、流媒体、字幕组、一起线上影展的影友……


2020年观看75个国家/地区的609部新片


2014年度最喜爱的50个角色

2015年度最喜爱的50个角色

2016年度最喜爱的50个角色

2017年度最喜爱的50个角色

2018年度最喜爱的50个角色

2019年度最喜爱的50个角色


 


 

50.让-路易·特兰蒂尼昂 Jean-Louis Trintignant

最美年华 Les plus belles années d'une vie


真正能书写某个语系影史的演员,作品维度最强的法国男演员之一,仅仅导演的一点点投射便可以引发你联翩的浮想,奔九的熟脸对于银幕是太重要的财富了。怀念已经逝去的让·迦本、伊夫·蒙当、菲利普·努瓦雷……以及刚离开的米歇尔·皮科利,还有很久没见的让-保罗·贝尔蒙多、阿兰·德龙……同时还想到了《自由》中的赫尔穆特·贝格,塞拉也很会用活化石。


49.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毕业舞会 The Prom


她起始于“新好莱坞”结束,并未赶上最好的年代,但实现了绝大多数女演员没能实现的壮举,将“演技”发展为明星特质。她是一个符号,在七十岁时还能拥有高超的技艺和流连最高规制场的活力,她与江河日下的电影工业融于一体,作为好莱坞全球楷模性演员,也许是我们能见证的最后一个。

作为编创周期一向非常漫长的音乐剧类电影,《毕业舞会》从立项到上线出奇的神速,都与斯特里普的参与及掌控很大关系,高标杆的娱乐性表演解救了这部电影,没有她出现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异常乏味难熬。可视性强的表演方式与这个角色完美融合,不仅在百老汇唱腔上进行自我提升,放到她歌舞音乐片中也是相当自持有余的一次。

今年包括《毕业舞会》《最幸福的季节》等不仅令女同主流题材逐步走进大众视线,上线假期档更试图潜移默化改变传统,让那些曾经最压抑粉饰的日子,变成勇气做自己的节日是她们的愿望。


48.弗兰茨·罗戈夫斯基 Franz Rogowski

温蒂妮 Undine


佩措尔德利用时间、空间、距离、语言、巴赫、神话组合成的一篇柏林情书,非常期待导演《芭芭拉》《不死鸟》《过境》“历史身份三部曲”后的“元素精灵三部曲”会呈现如何效果及寓意,开头这部起调不错。两位德国当代最优秀的年轻演员又奉献了默契的配合和充沛的情感,相对于片名角色,我的情绪反而是在克里斯托弗出现后跟着男主人公在走,特别是这次的弗兰茨·罗戈夫斯基散发初始的炽盛,他的每一个奔跑、凝视、呼喊就是那个恋爱中的男人。


47.吉约姆·卡内 Guillaume Canet

好梦一日游 La belle époque


尼古拉斯·贝多斯的剧本还是那么好,虚实之间的情感模糊与交织,法国主流通俗电影的顶配。四个主要角色都很喜欢,奥图叔不再捞钱拍烂片后这几年水准一下子就回温了,状态也好;芬妮·阿尔丹的终幕让人又哭又笑,既感慨又感动;蒂利耶和贝多斯仍旧珠联璧合,要人命的法国女人们。不过最喜欢卡内这个角色,火象星座的某些同感性,此类浪漫喜剧人物还是他的杀手锏。


46.米娅·高斯 Mia Goth

爱玛 Emma.


公主总是需要搭配簇拥者,有意思的是,原来总是把眼光放到聪明漂亮女孩的选择上,如今却更想看平凡女孩的遭遇。之前两版Harriet托妮·科莱特和萨曼莎·莫顿均是很强的演员,却无太多印象。本片爱玛安雅·泰勒-乔伊表演也好,但奇了怪了就是更想看Harriet的境遇。除了对女性趣好的改变,米娅·高斯这个现代感十足的女孩(《女性瘾者》《幸存者》《救命解药》《阴风阵阵》《太空生活》)居然能演活古装角色超出期待。


 

45.比尔·默瑞 Bill Murray

触礁 On the Rocks


索菲亚·科波拉只投入力所能及的女性敏感之中,她很清楚在这个产业中如何拥有可持续表达,从来不在乎展现自身狭隘,即便是在如今大环境下,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电影皇室宗族后代的自信,对其过度要求反倒一厢情愿。比尔·默瑞则属于她长期以来自建理想男性关系的最重要演员,也是她电影中最成功的输出元素之一,一种健康关系存续并非在于如何纠缠不清或是否务实的解决问题,陪伴及对照皆成艺术。


44.赵小利 Xiaoli Zhao

活着唱着 To Live To Sing


重庆市川剧院就在我外婆家旁边,婚丧嫁娶会看到私人商业表演,《金子》在大学时期还进过校园……但七星岗除了通远门早已拆变新的格局,剧院也搬到北部新区。很久未回故土,一切早已远离但记忆还在。影片及人物在地域私有性之上利用拙朴的语言,令人产生微妙体入的感怀之心,女主人公赵丽作为时代中流砥柱、文化记忆责任、幽暗间杂希望的艺术生命个体是有留存价值的。


43.杰西·普莱蒙 Jesse Plemons

我想结束这一切 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在真实中发现虚伪其实并不难,虚伪之下的那层真实反而没那么确定。查理·考夫曼在银幕的自我映射,始于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大卫·休里斯过渡,终于杰西·普莱蒙。


42.卡门·毛拉 Carmen Maura

我的家人和狼 Ma Famille et le Loup


西班牙最伟大的女演员化身南法老祖母,守护着家族的城堡,以一颗童话的心留下生生不息的精神遗产。你能从女性眼神中获得那些最美好的东西:智慧、柔情、神采、让人眷恋……最好的女演员在任何年龄段都能带给你。


41.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爱在人间 Ordinary Love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同样很爱莱丝利·曼维尔,这样的影片往往女性角色更出彩也更具主导,但我没法不带入连姆大叔与挚爱娜塔莎·理查德森。后者2009年意外离世后年近六十的尼森反常疯狂接拍动作类型片,希冀通过激烈工作逃离痛苦,中间虽也会接接老马丁和科恩兄弟,但着实抢了太多中生代动作明星的工作机会。如今开始接拍《普通之爱》这种题材,想必十年后的他愿意以职业方式体会那份情绪并用于创作男性的坚毅,感动之外更多是欣慰。


 

 


 

 

40.贝伦·奎斯塔 Belén Cuesta

无尽的战壕 La trinchera infinita


弗朗哥时期一个躲藏在家三十年的男人,从他的蝼蚁视角展开内战中小人物的命运,也包括他自己生活的残废。西班牙导演们娴熟的类型片行活儿让影片呈现丰富的视角效果,贝伦·奎斯塔则用一个经典战争中的女性为影片树立起精神支柱和情绪宣泄。


39.皮特·戴维森 Pete Davidson

史泰登岛国王 The King of Staten Island


我们真的永远都不可能深入了解一个人,更不可能仅通过一部电影,也千万别同情你不了解的一个人,因为你并不比他优越。终于触到贾德·阿帕图,与这部比较往内收有关系。人物在有点招人烦有点可笑有点可怜也有点可爱间浮动,笑点内涵结合伤感,没有过度消费,一切刚刚好。


38.安妮特·贝宁 Annette Bening

希望沟壑 Hope Gap


安妮特五十岁后的十几年越发展现出女演员的广度和深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个相当不俗的表演。本片有点像“45周年”的“婚姻故事”,Grace这个人物还挺刻薄的,但贝宁反而收起惯用的狡黠劲儿,很好的表现出被抛弃老年女性学习孤独过程的痛感,是她近期最感染我的角色。


37.英格瓦·埃盖特·西古德松 Ingvar Eggert Sigurðsson

白色白色的一天 Hvítur, Hvítur Dagur


“白色,白色的一天”指雪、雾完全笼罩的气候,大地与天空相遇,死者可以与活着的人进行交流。冰岛埃达奖五届影帝英格瓦·埃盖特·西古德松饰演强硬的老警察,发现去世妻子之前的出轨后,从一种思念的痛苦转变成怨恨的愤怒最后沉入更深的思念。导演保尔马松利用不断变化的气候,混杂着不断变化的光线、音乐形成一定的视听效应。虽早对北欧影像出现疲劳,但又不得不承认关于悲伤以及迷茫时,北欧那套物质环境结合表演节奏天然就是更有效的。


36.乔凡娜·梅索兹殴诺 Giovanna Mezzogiorno

婚姻连系 Lacci


意大利群星表演大赏,总共提名大卫奖36次,获奖8次的三位影后及两位影帝。两个时空、两代影响交织成的婚姻残酷曲,最终落脚于发体走样乔凡娜的自我剖析、剪断、打碎,终结于婚姻无解的宿命中。


35.凯文·让森斯 Kevin Janssens

帕特里克 De Patrick


从浮华刺激的女性复仇类型片《复仇战姬》到概念为先实则讲述个人成熟的《帕特里克》,凯文·让森斯完全裸出两片天,打造出你意想不到两个类型的身体应用和人物投射。前者作为雄性对女性的剥削体,后者则是一种平庸的自处,相当奇妙了。


34.邓丽欣 Stephy Tang

金都 My Prince Edward


这个剧本的好在于从个体出发同时站在一个高点俯视婚姻百义,不论你的婚姻观如何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同时对可能的选择保有基本的尊重。邓丽欣和朱柏康的表演都太好了,年轻一代缺乏自主性的生活状态、多年同居者的情感惯性都相当自然。另外在此时间点,张莉芳这个角色的困境还产生其它衍生。


33.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 Pierfrancesco Favino

我们的父亲 Padre Nostro


蛮有启发性的电影,极其少见的涉及到男性初始情感可能的宽度,很多没法定义的部分通常慢慢就被文化扼杀了,所以会出现难以自我说服的观感,令人无所适从。如今对女性去标签化,实际男性同样也需要多一些的情感分化。法维诺从《叛徒》到《我们的父亲》形成男权主体到客体的一次侧身再造。


32.海莉·贝内特 Haley Bennett

吞咽 Swallow


冰块、弹珠、图钉、书页、别针……每天尝试新东西,用“异食癖”表现迷失于完美主妇生活女性的原生之痛,父权社会对妻子/母亲的期望压抑下的挑衅。全片置景到表演都契合了冷淡并悚动的风格,海莉·贝内特在《火车上的女孩》《感谢您的服役》《乡下人的悲歌》外找到独属自己的闪光时刻。


31.德尼·梅诺谢 Denis Ménochet

只有野兽 Seules les bêtes


多线性交融的情节剧,涉及多个当下热门议题,同性、婚姻、种族、移民、网恋等,虽会有常见的关键桥段过于巧合的生硬感,但群像表演的优秀,冬雪、农场、房车、夜场、贫民窟场景视听取材的优质,令影片仍具不错观影享受。最终选择德尼·梅诺谢,一是片中网恋中年农夫这个角色塑造立体,重要的电脑屏场景要求极高,二是这几年《监护风云》《感谢上帝》及本片持续奉献了高水准表演,感觉他每次拿到的角色都始于蛮憨外形,但总能带来内在个性的不同变化,非常厉害。

 


 

 

30.凯莉·奥沙利文 Kelly O'Sullivan

圣·弗朗西斯 Saint Frances


这是我希望看到格蕾塔·葛韦格做导演会拍的那种电影,关注身边的人物,以自己年龄出发,纪录一个女人在这个时代的体悟以及建构文化语言。可能处女作太受捧,被推到青年领袖位置,自己那点事儿不敢拿出来玩了,她原来编剧和参演作品反而是有趣的。还好有凯莉·奥沙利文这种更平凡的女孩写出自我。这应该是那种女生会喜欢,同时也适合拉上男友一起看的电影,不管是测试还是培养,对女性理解都会有帮助。


29.袁富华 Fu-wah Yuen

叔·叔 Suk Suk


干涸亲情外的美妙情欲,简单的生活因此充满乐趣,每个人在任何时期都不应否定这种需求。影片最微妙细腻令人感同身受的地方是表现出中国人永远存在的不安感,这种不安全不会随着保障的形成而消失,那是从来没有自我概念产生的焦虑。


28.茜德尼·弗拉尼根 Sidney Flanigan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如果是有女儿的父母看这部片得多痛心呀,她并非蒙吉那部珠玉冰冷残酷有点距离,却描述了任何一个少女都可能遇到的糟心事。对于女性的保护怎样做都是不足的,看完影片就是这种感受,即便在生育上给予了自由选择权和基本社会关怀,但背后可那些被隐藏起来的伤痕和不可预知新问题并不会随着一次手术而结束。


27.刘亚仁 Ah-in Yoo

无声 소리도 없이


中欧精酿黑色犯罪与泡菜煽情底层人物的嫁接,全靠刘亚仁产出还不错的转基因食品。略显做作且不新鲜的人设,实质仍是那种保有自我道德底线、又有情感交流障碍的边缘人物。这种角色的表演会被观众特别关照,每个点要给得恰到好处,才可建立完善行为逻辑。完成度之外既能散发性感,又能底色渐暖,还能堕入无尽,靠的就是演技之上百里挑一的天赋银幕力了。


26.凯瑟琳·德纳芙 Catherine Deneuve

真相 La vérité


到了一定极数的导演要不去好莱坞试试水要不法国拍点小片,是枝裕和首次转战异域效果上佳,剧情架在自己相对熟悉的电影圈及拍片场而不去碰法国社会,核心也是普世母女纠葛,总体可看性强。这种观赏性很大原因也来源明星级演员加持,特别是LPZ令人惊喜,相较同时的《祝你生日快乐》《克莱尔·达林的最后疯狂》都不一样,后两部基本是常规靠状态就轻松拿下的角色,这部则是在演绎人物,不仅风格上引导整部作品投射下自身光环,塑造上还完全不是熟悉的那个她自己,挺奇妙的。期待她继续健康,还想多看到她。


25.李秉宪 Byeng-hun Lee

南山的部长们 남산의 부장들


相当舒适兼具质感的政治类型片,符合当今主流价值,同时也能找到许多可比照的部分,国际到国内,涉及面丰富。被我们熟识于新千年前后的李秉宪,一个当年更偏性格派的演员,已经成为能驾驭复杂深沉角色、镇住政治气场的优异演员。这得益于韩国这二十年电影工业滋养,隔几年就会有一个不俗的角色令其接受锻炼,顶级演员越走越高,好演员越来越好,必然的结果。


 

24.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菊石 Ammonite


弗朗西斯·李备受期待的第二部电影让人深切领悟到他并非仅仅关注自己小感受的导演,他对工人阶级、教育不足人的关怀得到延续,对人际亲密关系的描写永远报以尊重。两位主角呈现的尴尬性反倒让人着迷,因为在压迫性远胜于今的女性生存环境下,她们如何发掘自己的身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并不确定足够了解并能施与同情,其间的探索弥足珍贵。凯特·温丝莱特还是那个最好的天才型女演员,对于自身的挖掘永不停滞,在她富足角色谱中留下一笔浓墨重彩。


23.萨莎·拜伦·科恩 Sacha Baron Cohen

波拉特2 Borat Subsequent Moviefilm


如果在世纪初还对萨莎·拜伦·科恩不以为然,如今已经把他当作最伟大最具前瞻性的作者演员,他自成一体的讽刺哲学和体恤的内核,来源于当代视觉环境同时又影响着当下文化,在他面前所有那些短视频创作者都是小打小闹。去年的《特工科恩》证明严肃题材中的他同样是把好手,而今年《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实属年度最佳选角,自然而然代入SBC固守印象对人物进行还原。祝他奥斯卡顺利提名!


22.格兰达·杰克逊 Glenda Jackson

伊丽莎白不见了 Elizabeth is Missing


遗忘的链接、记忆的拼凑,一部以观众视角为出发点,阿尔兹海默症只是麦高芬的悬疑片,情节不复杂桥段很粗浅。但有了女王格兰达·杰克逊,一切被赋予合理之奇妙、情感的积沉。


21.柄本佑 Tasuku Emoto

火口的两人 火口のふたり


文学性的人物,没有义务责任,不受道义人情束缚,忠于自己确信的感受。美好柄本佑,无往而不利。

 

 


 

 

20.巴巴拉·苏科瓦 Barbara Sukowa

我们俩 Deux


每个人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困境,老龄女同性恋同样有来自内外、身心的约束。非常考究的情感电影,通过很多简单有效的场景设计及声效处理建立起这种困顿,并营造出多面的紧张氛围。两位演员一动一静心系彼此最终为爱奋不顾身令人唏嘘。德国一代银幕女神巴巴拉·苏科瓦仍旧是那颗自由热情的灵魂。配合网飞纪录片《隐秘的爱》一起观看会为现实更加感动。


19.哈穆德·贝哈德 Hamed Behdad

梦之城堡 Castle of Dreams


影片通过父亲一日感染经历触发转变——这正是当代思想的“梦之城堡”——感化银幕之外观众的旅程。影片探讨的根源议题是社会经济学,一个壮年男性是否有单独养育孩子的必要性。对封建时代的保障体系来说不生养是不可行的,最大可能实现逐代剥削是维系族群生存社会安全的重要基础。影片很聪明的选择了一个现代法律范畴不可辩驳的角度展开,甚至选择两个“优质”年龄段孩子全程陪伴,因为幼到襁褓期长至青春期这段旅程从开始就更难成立,这也是伊朗电影长久以来聪明之处。但具体到不同男性主体、孩子年龄、男方父母、女方亲属、后续关系、经济效益、个人自由……现实存在更多搭配性,给男性更多情感上的关照、影响、反馈在当代电影也是很需要的。


18.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 Anaïs Demoustier

爱丽丝和市长 Alice et le maire


让人想到《大树、市长和文化馆》,甚至还用了侯麦御用鲁奇尼大爷。影片同样也是政治题材包装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展示,一些部分理解不达,但仍旧很多有益的触动启发:卢梭《社会契约论》对法国社会建立关键的影响;自省与反思的公民性;爱丽丝与保罗平等且令人着迷的关系。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一直认为迟早会拿凯撒奖,没想到说来就来,本片中的角色灵动自然又不乏深邃,一种理想中谦逊不激进的年轻思者形象呼之欲出。


17.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Albrecht Schuch

亚历山大广场 Berlin Alexanderplatz


较布尔汗·奎巴尼前作《我们年轻,我们强大》有自我变化与提升,但远不及法斯宾德同名剧集。一是大的社会环境,如今的族裔困境相较于一二战间魏玛乱世不可同日而语,二是人性解剖师法斯宾德将个人生活透射其中的生动性及对世间百态残酷洞悉力。导演站在一个旁观者施以同情的角度用精美的视听去表现自己认为的底层,几乎所有角色都戴有圣洁光环,也不啻为具时代特征的诠释。其中阿尔布雷希特·舒赫太过闪亮,每当这个“魔鬼”出现你的视线都不忍移开,特别是在塑造《系统破坏者》那个深入人心的寄养父亲之后。


16.郝蕾 Lei Hao

春潮 Spring Tide


中国女导演最近都绕不开原生家庭,《柔情史》《送我上青云》《再见 南屏晚钟》……放在一起看还是挺有意思的。《春潮》与之不同之处,是在展现自我意识之外,有些许关于突破体制追求自由的创作表达:祖辈的检举文化、母辈的职业追求、子辈的包容出逃……虽不够纯熟,但能融隐在家庭线背后是难能可贵的,那些控制、那些裹挟、那些占有、那些销毁……存在于高唱红歌妈妈及她们背后千万家庭中,以及这些家庭组成的繁荣国度下。今后连这种表达都会越来越少。郝蕾为这部电影注入了很多个人理解和风格定位,希望看到她更多表演。


15.役所广司 Kôji Yakusho

美好的世界 すばらしき世界


如果问到谁是日本当代最好的男演员,我会回答役所广司,对于世纪交替起步的国内影迷来说,他就是当时日影的一个记忆代表:《失乐园》《谈谈情跳跳舞》《鳗鱼》《人造天堂》《X圣治》……在之后的二十多年他一点没有离开我们视野,继续合作了市川昆、今村昌平、小泉尧史、黑泽清、周防正行、原田真人、三池崇史、中岛哲也、青山真治、三谷幸喜、成岛出、细田守、白石和弥、冲田修一、是枝裕和……本土代表导演,也出演不少外语作品。这次与西川美和的合作则是63岁大叔近年良好状态的延续,不仅有逆龄跨度的要求,导演对生活绵密捕捉更加凸显其表演自如度和吸引力。虽然日影整体格局大不如前,但作者们对国民生存状态的关注是长期且深入的,这是一个成熟电影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体现在演员群体整体状态保持上,每年你都会发现很多各个年龄段的好演员又塑造了好角色。


14.阿尔法·伍达德 Alfre Woodard

宽宥 Clemency


作为体制螺丝钉的监狱长人性的触底反弹,同时伴随工作与婚姻间的矛盾,美国现实主义题材的基本盘。突出的部分有两方面:一是没有给主人公添加过多政治隐喻,涉及的剧情和台词换成其他人都没问题;二是人物自然的波动起伏表现很到位,每个人都会被周遭可能是很小的人事物影响牵制并做出调整,有时候是潜移默化难以自知的,女性创作者更擅长这方面的把脉,伍达德则实现此间细微的调动。


13.马克思·雷迈特 Max Riemelt

头痛欲裂 Kopfplatzen


任何的性冲动都是青春期各种因素作用自我形成的而非疾病,不存在治愈一说并可能伴随终生,作为性少数群体终究是痛苦的。影片对恋童癖以一种非猎奇且不做道德评价的方式进行展示,给出现阶段的基本科学定义,之前影视作品中极难看到。其次人意识和思想并不构成性犯罪,如何在做出行为形成伤害前建立自我抑制和冲动释放,影片也给出了人性化的理解和正向的鼓励。马克思·雷迈特通过此片完成了曾经荷尔蒙诠释者往更丰富性侧面展现者的转变。


12.德菲因·塞里格 Delphine Seyrig

德菲因与卡罗尔:反叛缪斯 Delphine et Carole, insoumuses


银幕标志性女神,影像记录的重要性。一个有意识选择、不投机、虚怀若谷创作女性作品的演员,法国电影如今能滋养那么丰富的女导演女演员都仰赖当年那批女性影人。可惜58岁就去世了,不知道她会如何看正在发生的这场革命。


11.池松壮亮 Sosuke Ikematsu

从宫本到你 宮本から君へ


真利子哲也力图表现文明驯化下遗失的男性力不需过度解读,冲击即美学,也是电影所独有的。不过其间必然伴随对女性角色的盘剥,物化凌辱一个都不能少,所以漫画架空现实是比较好的虚晃方式。池松壮亮面对镜头非常轻捷勇悍的演员,放到世界范围30岁前的年轻男演员亦是佼佼者,长期高产下并未显乏力和乏味感,今后万不能吃经验老本,路还很长。

 


 

 

10.柯淑勤 Samantha Shu-Chin Ko

阳光普照 A Sun


钟孟宏的集大成之作,一部放在2010十年维度非常重要的华语电影。直击东亚家庭冷酷面目,四个主要男性角色形成的残忍自利关系实则再现了“家庭”只是经济共体的本质。而身在暗处的母亲作为至关重要的人物,她以看似反激烈的方式组织起父子乃至祖孙的实质利益链接,自主或不自主与所有角色产生联系,潜移默化影响关键节点事件,绝对不可忽视的磨合剂和催化剂。女性往往会被历史书写忽视,但在当代影像史中等量重要。


9.巴托斯·比莱尼亚 Bartosz Bielenia

基督圣体 Boże Ciało


波兰电影学派的当代延续,真假牧师主线下更多是宗教与现实的思辨,丰富的人物建立起五脏俱全的社会性观察。小镇车祸隐喻了2010年96人遇难的波兰总统专机失事事件,造成的国家伤痕和二元对立持续至今。影片试图通过男女主人公所代表青年的同情与激情,寻求可能反思和宽恕的力量源泉。将影片推向更高一层得感谢年轻的比莱尼亚,那种亦神亦魔的表现力营造出人物之上的无限可能。


8.维塔利娜·瓦雷拉 Vitalina Varela

维塔利娜·瓦雷拉 Vitalina Varela


维塔利娜·瓦雷拉从家乡赶赴背弃诺言丈夫的葬礼,却已错过三天,愤怒痛苦失落的情绪在反现实主义诗化风格中漫溢,女主人公凝重而不失诱导的表情、眼中闪烁着的影印都仿佛油画闪耀着光辉,你甚至可以将本片看成当代移民遗恨女性的一曲“圣女贞德蒙难记”。


7.奥古斯特·迪赫 August Diehl

隐秘的生活 A Hidden Life


她那高尚纯洁的精神不虞后继无人,只是不一定到处都能见到罢了。她的完整性格,正如那条给居鲁士堵决的大河,化成了许多渠道,从此不再在世上享有盛誉了。但是她对于她周围人的影响,依然不绝于缕,未可等闲视之,因为世上善的增长,一部分也有赖于那些微不足道的行为,而你我的遭遇之所以不致如此悲惨,一半也得利于那些不求闻达,忠诚地度过一生,然后安息在无人凭吊坟墓中的人们。

许多特雷莎降生到人间,但没有找到自己的史诗,无法把心头的抱负不断转化为引起深远共鸣的行动。她们得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充满谬误的生活,那种庄严的理想与平庸的机遇格格不入的后果,或许只是一场失败的悲剧,得不到神圣的诗人的歌咏,只能在凄凉寂寞中湮没无闻。——爱略特

在疫情持续期看这部电影绝对是摧毁性,蝼蚁就像一缕呼吸,一个缥缈的影子。


6.帕特丽茨娅·普莱尼克 Patrycja Planik

莉莉安 Lillian


寻找构建身份最完美的方式可能是缓慢消失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电影银幕最好的一类表演也许是能通过沉默传达出强烈而消逝的人格,同时展现脆弱和坚强,保持开放勇于冒险。无剧本创作避免了媚俗的背景故事,摆脱预制的情感和陈词滥调。舞者帕特丽茨娅·普莱尼克奉献了心目中非职业演员的年度演出。


5.里兹·阿迈德 Riz Ahmed

金属之声 Sound of Metal


可能故事受到主创马德尔兄弟祖母亲历故事的启发,放弃了此类挣扎励志题材的套路,更多关注人物阶段性真切表现,包括声效巧妙的运用,所以全片看完会让你思考遭遇变故后痛苦之下的适应与习惯,这才是人之韧性的巨大能量。里兹·阿迈德令人信服的表演也许同源于自身,作为聋哑父母的儿子,还是位说唱歌手,此乃一个好演员所能遇到最“好”的一个角色,他抓住了这次机会,展现出情感经历的丰富度,奉献了一年以来最为细腻的男性表演。


4.凯莉·库恩 Carrie Coon

秘密窝点 The Nest


这是一年来展现阶级破碎下的空虚最好的电影,没有涉及婚姻与家庭的复杂性,但完全深入细节。“闪灵”式的人物设置,复古视听设计,甚至带点亨利·詹姆斯内涵美国人欧洲人差别的调调。延续的是导演前作《双面玛莎》所擅长的,把社会动机中的背谬用一个个张力细节表现。
每个国家只有极少数演员有提升电影的能力,凯莉·库恩正在前往这一高度,伊丽莎白·莫斯之后又一位美国当下最好的女演员。影片给了她集中的人物关系甚至还有动物关系,所有描写都是非戏剧化的,但所有表演又都极具冲突性,主动探索兼持自我审视,加上利他的对手戏,相较下裘花就有点老套腔调了。


3.阿尔贝托·泰斯顿 Alberto Testone

罪恶 Il peccato


看评电影说到底都是无产阶级往资产阶级靠的一个路径,并无什么损失更不用做什么实质的事情,看完仅靠讲几个故事就想从社会骗取本不属于你的尊重罢了。康查这部电影最大的反思能量是让我明白了即便是阶级利用的工具,艺术价值创造需要的付出超乎想象,更残酷的是你既非真正艺术家更不是上层阶级,光靠知识积累是终究进入不了。


2.科琳娜·哈弗奇 Corinna Harfouch

错会半生 Lara


少时的伤痕伴随一生同时深刻的影响着最亲密的人,当代德语系影片一贯的精致设计。一辈子过得严谨的六旬妇人,生日早起一念轻生,通过赠送儿子演奏会票串起生命中的过客,最后仿佛获得解铃的故事。

一部非常有空间感的电影,不仅是女主角与交集人物画面上有趣的位置变化,影片本身在我看来讲的就是人与人的距离问题。最亲的人相互牵绊影响最终是个函数概念,当突破一个度后可能还有形式上的维持、心灵上也会有链接,但情感上的好感度美感性反会逐级消减。

该片在创作和表演偏向多义性甚至不给同理心,随着一个人年龄增长看自己和看别人的复杂性都在变化,我们接触的人仅仅都是他们的一个侧面,可能令你愉悦也可能是负面的,如何处理这种复杂中的片面性对于每个人都是终生课题。


1.亚利桑德罗·安东内利 Alessandro Antonelli

皮亚托·奥兰多 Pietro Orlando

自拍 Selfie


一个被警察枪杀16岁男孩的两个朋友用手机自拍素材,在导演利用之下展现了混杂的社区环境和青少年的单纯情绪。在一个谁都可以创造视频的时代,模糊掉剧情/纪录、导演/演员/摄影的创作。
随时随地产生的视频不仅记录也在塑造着我们,在原来可能只有电影的年代,能看到影像中的一切可能都是“神圣”的,个人的生活反而是很自我的。如今每个人都可自造独特活法,可成为他人“仰视”之地,甚至以此创造财富。同时网络巨大的能量将即使最稀少的同好者聚拢,我们已经越来越难突破这层连接,去追求甚至只是想象与现实不同的真正的个人生活了。
很开心这一年也看到国内《完美现在时》《杀马特我爱你》等与世界的互动。纪录片最好的时代,让人停不下来!

 

《食人鱼3DD》:血浆嗨片

0
0

《食人鱼3DD》的制作费用较上一集《食人鱼3D》有所增加,达2000万美元。阳光、泳池、美女、食人鱼,就是这样的元素糅合到一起,就构成了《食人鱼3DD》这部电影。各种奇特死亡方式应接不暇,XX的时候男子JJ被YD中的食人鱼咬住;在泳池中ZW的胖男的GM被食人鱼咬住;片尾更有小男孩的头被食人鱼咬掉。。

 

 

女主麦蒂的继父切特办了个水上乐园,即将开业。食人鱼已经从第一部的维多利亚湖进入了现在的十字湖,而水上乐园的水源来自十字湖,危机重重。几对青年男女各种XX,露点场面也比较常见。麦蒂带朋友调查后,得知食人鱼将会袭击水上乐园,阻止切特开业,但已经投资的切特不同意。食人鱼最终在水上乐园展开杀戮。切特驾小车逃跑,头被铁丝削掉。警察帅男凯尔,对麦蒂感兴趣,后来却对水中的麦蒂见死不救,终于被叉子到脑袋。倒是善良低调的巴里Barry勇救麦蒂,两人在一起。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夺冠》

0
0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夺冠》

今天聊聊电影《夺冠》。

片名Leap (2020),别名中国女排。

 

1986年9月13日,中国女排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由此女排精神激励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夺冠》在改名风波前就叫《中国女排》,讲述的就是中国女排在三代主要教练的带领下,一次次从低谷中走出,不断夺冠的故事。

可惜的是,在影片上映前,陈忠和发文说影片抹黑自己,要求删除自己全部片段。于是重新上瘾的《夺冠》中篇剪掉了很多陈忠和的片段,故事看起来有些跳跃,但对观影影响不是特别大。

 

《夺冠》原定于2020年春节档上映,后来疫情原因而撤档。我觉得这个撤档决定十分合适,毕竟这部影片不太适合喜庆的节日氛围观看,而作为国庆贺礼片倒是比较合适。

“一锤一个雷霆,真是铁榔头啊!”

1984年体育评论员宋世雄在解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比赛时,这样形容郎平。“铁榔头”也成了郎平的称号。

《夺冠》整个故事变成以郎平故事为主线,通过这个中国女排灵魂人物,串起80年代的女排到现在女排的几十年故事。

 

大家都知道命题作文不好写。《夺冠》也一样。

原本作为贺岁片,《中国女排》想要拍出女排精神的主旋律,撤档退到国庆节,《夺冠》则要通过郎平等人的事迹表达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的精神内涵。

在一部短短的电影中,要把几十年的事情挑重点拍出来,还要找出一条主线,还要突出这一届的成绩,很难。

所以我们不要太苛求《夺冠》在多场重要比赛所做的取舍,这个活儿不好做。

 

中国女排经历了沉沉浮浮,经历过颠覆,也坠入过低谷。正是这种打死不服输的精神,才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学习。

先看看中国女排的历史:

“五连冠”时期迎来了中国女排第一个巅峰:

袁伟民(1976年-1984年):率队完成1981世界杯、1982世锦赛、1984奥运会冠军“三连冠”。

邓若曾(1984年-1985年):率队夺得1985世界杯冠军,实现了四连冠。

张蓉芳(1986年):率队夺得1986世锦赛冠军,实现史无前例的五连冠。

随后进入相对的低谷时期:

李耀先(1987年-1988年):汉城奥运会止步半决赛。

胡进(1989年-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止步第七名。

栗晓峰(1993年-1994年):世锦赛止步第八名。

郎平(1995年-1999年3月):亚特兰大奥运会夺得银牌。

胡进(1999年-2000年):悉尼奥运会止步第五名。

再进入夺冠时期,斩获2个世界冠军:

陈忠和(2001年-2008年):率队获得2003世界杯、2004奥运会冠军。

又进入相对低谷时期:

蔡斌(2009年-2010年)、王宝泉(2010年3月-9月)均无成绩。

俞觉敏(2010年9月-2012年9月):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止步第五名。

又重回夺冠时期:

郎平(2013年4月至今):率队夺得2015世界杯、2016奥运会、2019世界杯3座冠军。

 

在这10个世界冠军中,最重要三个奥运冠军分别是袁伟民、陈忠和和郎平率队完成的。但影片并没有按比例或者有侧重地表现这三个人,而是通过重要人物郎平串起了几十年故事。

《夺冠》则因为种种原因,着重表现了80年代夺冠和2016年与巴西队的小组赛。你或许会觉得很好奇,一个名叫《夺冠》的影片,着重表现的比赛居然不是决赛,哪怕在2016奥运会夺得了冠军,表现的也只是小组赛。有些东西只能看破不说破,懂的自然懂。

 

女排精神值得就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具体表现就是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和值得发扬女排精神,不论工作学习,积极向上勇于拼搏肯定是一件值得肯定鼓励的好事。

现在再提女排精神,更多地是在其他行业,时代变迁,传统的竞技体力已经不是大力出奇迹的时代。

 

现代竞技体育比的可不是单纯的身体力量。单纯的大力出奇迹也只能在少数纯力量项目上才有效。比如那些穷国都会在对设施和科技要求简陋的项目上取得好成绩,在需要有设施和科技支撑的项目,都会成绩不佳。

现代竞技体育考验的更是背后的后勤体系。就像片中提到计算机分析球员一样,三十年前科技水平落后的时候,我们只能依靠提高球网,试图大力出奇迹;三十年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在场外算出对方球员特点,寻找突破口,改变策略击败对手。

这就是现代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像现在火热的电子竞技一样,教练和数据分析师都是制胜关键。人定胜天大力出奇迹,很多时候是一种悲壮的口号。只有本身技战术水平和后勤保障水平都提升,竞技体育才能搞得好。

 

一个反面教材就是每次都会被拿出来鞭尸的男子足球。后勤保障、工资薪酬都已经做到万中无一的水准,从业人员本身却缺乏精气神,满脑子都是捞一笔走人,成绩自然一塌糊涂。

其实倒不如像影片中男排给女排做陪练那样,男子足球存在的意义倒不妨变成给女子足球做陪练。毕竟国家强大了,不必每个方面都要拿世界第一,浪费钱的玩意儿就别再砸钱了。

看看上面写的女排成绩就会发现,只要女排没有夺冠,就是“低谷”时期。对女排的要求就一定是夺冠,是不是太过苛求,你看看男子足球,进过一次世界杯就像夺了冠似的,一群人还惯着捧着。结果就是有的球员名字在搜索引擎里都搜不到了……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是《夺冠》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事情。一般热门一点的电影都会有“如何评价XX电影”“XX电影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事情”等常见问题。《夺冠》也不例外。

其实这个问题最值得人思考的答案就是,如果不是郎平的个人光环,切实有力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如果还按照推出体能测试的一帮人的玩法,女排还可能重返巅峰么。

此外,如果郎平在2008年执导美国队之后,没有再回到中国队主教练的位置上,观众们还会对她有现在的评价么。“中国队输了,他们连骂都只是骂你。”赢了一场最想输的比赛,个中滋味岂是键盘侠能够理解的。

 

不考虑前面提到的一些瑕疵和影片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波折,《夺冠》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影片中的女排运动员都是女排队员自己扮演的,只有三任教练由著名演员出演。毕竟教练需要演出气势,队员则需要真刀真枪的比赛,普通人完全不能做到,女排姑娘们的表现也都是可圈可点。

 

观影时关好门窗,不然会觉得风沙挺大。

如果觉得沙子多,那就多看看张常宁转球,把沙子转掉。

 

输赢不重要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强大。当年需要依靠体育迅速在国际上提升地位,那一辈人身上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如果依旧那么看重一场比赛的输赢,那只能说明还不够强大,还需要依靠“夺冠”的方式来证明自己。

现在则不同了,有强大的实力做支撑,即便输一场比赛,也是不影响我们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有偶像可以,但不需要成为偶像,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自己。

我们这次能够迅速战胜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傲视群雄,2020年实现经济正增长,这就是夺冠的最好证明。《夺冠》等一大票电影能够上映,影院恢复营业,本身就是国家的胜利。

我们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曾经辉煌过千百年,只是近现代遭遇过不幸,现在我们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夺冠将成为我们的新常态。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跌倒不放弃,重回巅峰。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一秒钟》:“那就给老子放十遍”

0
0

张译饰演的张九声,被造反派整了,因打架被劳教,听说电影的新闻简报里报道了女儿,便偷跑出来要看电影。这个女儿非常积极,才上了新闻简报,张九声说她不认他了。有影迷提出疑问,为什么后来拨乱反正,张被释放之后,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女儿呢?反而又去刘闺女(刘浩存 饰)那里寻找胶片,因为她的女儿已经死了,在追求先进典型的时候被车撞死了,影片把这一片段删掉了。但是我们还是能通过一些片段看出来,张九声当着范电影(范伟 饰)的面痛哭,抱怨:一个小孩子去跟大人争什么争...张九声爱女情深,女儿画面只有短短一秒钟,他要范电影放十遍。

 

 

新一代谋女郎刘浩存,2000年出生,又是清纯可爱型的,老谋子喜欢推这样的新人。饰演偷影片的刘闺女,因为弟弟不小心把别人的胶片灯罩烧着了,引来毒打,所以她要替弟弟偿还给别人。她要偷影片,张九声要看影片,所以他两个一开始的矛盾不可调和。刘闺女一直是脏兮兮的脸,在最后拨乱反正之后,才露出了美丽容颜。

 

 

范电影(范伟)是电影放映员,场头的亲戚杨河一直觊觎他的位置,他有些忧虑。电影胶片被自己儿子弄秃噜了,他当着群众的面,把锅甩给杨河。然后组织群众抢修胶片,最后成功放映。范电影其实,人不错,他以为张九声是小偷,要把他送保卫科,得知张的劳教原因后,开始同情他,虽然也有被张胁迫的因素。一次只能放张九声女儿的一秒钟,但是范电影为他接成了大循环,可以一直放映那一段,满足了张的愿望。虽然他喊来了保卫科的人,想有立功表现,以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没料到保卫科会打人,最主要的他偷偷剪下张九声女儿的一张电影胶片送给张九声;还听了张的求情,将自己的胶片灯罩送给刘闺女。与造反派所作所为形成对比,押走张九声的时候,非把那张胶片给丢掉,刘闺女追上去,去捡,却只捡到包胶片的报纸。影片结束,张九声和刘闺女去那个地方找胶片。

 

 

影片画面不错,张艺谋不愧是摄影师出身。影片的主景是沙漠,一望无际,在最后拨乱反正之后,沙漠后面出现了美丽的山。黄色之外,出现了其他颜色。

 

 

 

 

 

 

 

 

 

 

 

 

 

 

 

 

 

 

 

 

 

 

 

 

 

 

 

 

 

 

《心灵奇旅》:没有梦想就是咸鱼吗?

0
0

多年前周星驰在《少林足球》里说出一句脍炙人口的台词:一个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很励志对吗?这句话影响了无数人,以至于如今选秀节目中的老师总喜欢先对考生甩出一句:你的梦想是什么?

 

2020年,全球动画业界大拿皮克斯,用一部奇异的动画片,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梦想,真的那么重要吗?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的音乐老师,Gardner不想拿着学校的五险一金过平凡的生活,他一直怀揣梦想,盼着有朝一日登上音乐殿堂,成为舞台上的名人。

 

音乐方面的天才展示,让他抓住了一次梦寐以求的机会———参与纽约最好的爵士乐队演出。可惜梦想还未及实现,Gardner便因工地事故灵魂出窍,跌入半死不活的状态。

 

在那个所有灵魂聚集的场所,Gardner的肉体和心灵,开始同时感悟人生的真谛....

 

 

皮克斯已经不是头一次借用儿童向的动画电影外壳,去探索生命和死亡的深刻主题了,《头脑特工队》和《寻梦环游记》正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

 

如果说那两部电影还有取悦少儿观众的成份,那么《心灵奇旅》更加成人向。片中没有五彩斑斓的绚丽画面,没有逗趣好笑的情节设置,甚至皮克斯作品中那些用来增加观赏性,必不可少、惊险刺激的动作追逐场面,也被减配到几乎消失....

 

没错,这部动画片完全是拍给成年人看的,小朋友可能根本看不懂,也喜欢不起来。

 

 

然而,风格的转变并未让皮克斯电影失去魅力。编导挥洒想象力天马行空,打造出一个生命孕育轮回的场所,可爱与魔幻混杂。

 

同时,影片铺开各种生活细节,安安静静的袒露心声,仿佛是在跟成年人的我们面对面,促膝长谈....

 

人们在生活中挣扎,在生活中历练,也在生活中悟出生活的意义!相信许多成年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口呼吸清新的空气、
一缕午后和煦的阳光、
一片旋转飘坠的树叶、
一曲街头歌手的歌声、
一道四溢扑鼻的餐厅香气、
一个老母亲无比温暖的拥抱....

 

跟光环闪亮的梦想、伟大美好的目标比起来,这些身边触手可及的微小事物看起来貌不起眼,极易被人们忽略。然而对于一个曾在鬼门关走过一遭的人来说,他们又是多么弥足珍贵!

 

没有任何说教,皮克斯用那些细碎的生活画面告诉人们,要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热爱生活,每天去认真感受简简单单的生活可贵之处。这正是《心灵奇旅》传递给我们的核心价值。

 

此外,片中的音乐全程好听,Gardner带着22号扑向地球转世的画面,配合钢琴与电声的混搭,如飞鸟投向森林,似鱼儿跃入大海,充满生命力的旋律极为动听,感染力超强!

 

 

你会不会在追逐梦想的途中迷失方向?
你会不会对自己梦想的设定产生迷惘?
你会不会因自己梦想难以实现而产生的巨大压力郁郁寡欢?
你能不能以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去影响他人给他人以正能量?

 

这部电影看完,我忽然想起大银幕上的另一个励志的Gardner
——《当幸福来敲门》奋斗的男主角。

 

两部优秀的好莱坞电影均自带西方普世价值观,主题相互映照冲突,值得玩味....

 

《停尸房收藏》:在停尸房讲恐怖故事

0
0

以停尸房的尸体为主角,来讲背后发生的恐怖故事,色调暗绿,哥特风格,复古风浓重。重口味故事短片集,共4个故事组成。老头蒙哥马利是停尸房的殡葬师,一天,刚组织完一个孩子的葬礼,一个叫山姆的女子来应聘工作。山姆胆子挺大,还要听故事,蒙哥马利讲了起来。第一个故事:女性小偷贪心太大,试图偷打开并偷窃卫生间的化妆箱,结果反被化妆箱里的怪物吞噬,告诉我们,做人太贪的话,终究会被反噬。

 

 

 

 

 

 

第二个故事:一个大学,帅哥是泡妞高手,又不喜欢戴套,有一次很轻易勾搭一个女生。女生让他戴套,他偷偷取下来了。第二天醒来后,发现自己肚子变大,竟然怀孕了。他打电话给女生,来到女生家里,女生家人为他接生,婴儿撑炸他的JJ,生出来了,帅哥也死了。新生儿被放到婴儿房,突然一群婴儿哭了起来,还伸出了细长的手指,应该是怪物了。女生又开始赴约其他的男生,难怪大学附近那么多失踪人口。

 

 

 

 

 

 

 

第三个故事:胖子娶媳妇后,媳妇得了重病,像植物人一样,他照顾很久,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听了医生的话,喂妻子吃毒药,然后肢解,打算扔到海里。刚把装尸块的箱子运到电梯,却遇到电梯故障,极速下降,胖子开始出现幻觉,看到了以前的美好生活,嘴里念念有词。同楼的老太太报警,警察赶来,将胖子送到精神病院。

 

 

 

 

 

 

 

男保姆山姆与闯进来的女杀手对决,反而被女杀手杀死,男孩被放进微波炉烧死,女杀手喜欢收集小孩的牙齿。停尸房里,蒙哥马利将孩子尸体推向火中火化,被山姆阻止,然后拿刀取了一颗牙齿,原来这个应聘的女的就是那个杀手,冒充了保姆的名字,他来停尸房的目的是取男孩的牙齿。杀手一刀捅向蒙哥马利,没想到蒙哥马利死不了,他是更高级的存在。放出童鬼,咬死杀手。然后蒙哥马利就可以离开停尸房了,而杀手被迫接替了蒙哥马利殡葬师的工作!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秒钟》

0
0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秒钟》

今天聊聊电影《一秒钟》。

片名One Second (2020)。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任何人都不可能和更大的势力做抗衡。

这是看过《一秒钟》的第一感受。

戏里戏外都是如此。

 

早早的张艺谋执导《一秒钟》消息传出来后,着实令人期待了一把。这是他在执导《影》之后时隔两年再一次导演电影。

可就在影片完成后,大家看到的新闻是新片《一秒钟》因为技术原因两次退出影展。

2019年2月11日,柏林电影节开幕前夕,影片因技术原因,撤出主竞赛单元。

2020年11月25日,内地院线上映前夕,影片因技术原因,撤出厦门金鸡奖开幕片首映。

 

到底是什么技术原因,不由得让人遐想。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不是纯技术原因,都能执导奥运会开幕式的团队,拍摄一部没什么特效的电影,会有什么技术难题呢。

只要你看过本片后就会明白,现在还会有什么技术问题阻止影片上映。

 

《一秒钟》还是一部文艺向影片,若不是顶着国师的名号,影片肯定不能拿下最终票房1.31亿。换个人执导的话,大概率会出现类似风雨云404的碰瓷式营销。

毕竟疫情憋屈了太久的打工人,需要的还是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太过苦闷的反思历史,并不能对上大众胃口。

 

《一秒钟》讲述一个名叫张九声的男人,寻找影片放映前《新闻简报》中女儿一秒钟身影的故事。

而张九声和《新闻简报》背后的故事成了产生问题的关键。

 

先说个《一秒钟》中的背景知识。

解放初期,电视远远没有普及,人们只能看报纸广播获取信息,看不到动态的报道画面。于是在电影播放前,就会先播出一段提前录制好的《新闻简报》,相当于播报新闻。

《新闻简报》1949年开始摄制,每期10分钟,每一集称为“xx年第xx号”。最开始叫《新中国简报》,1951年改叫《新中国周报》,1955年正式定名《新闻简报》,直到1993年播出最后一期,寿终正寝。

 

张九声的女儿大概也许真的死了吧。

《新闻简报》的官方属性,张九声女儿出现其中,这更加增添了割裂感、增强了反差效果。

影片真正的技术原因还是剧情设定上。修改前的故事是张九声逃出去看已经不在的女儿。张九声在反复观看《新闻简报22号》时,向范电影说起女儿去世的真相。

 

张九声被判成劳改犯后,张九声女儿变成了家庭成分不好的女孩。她需要表现自己,为了在记者面前表现,冲上去抢着扛麻袋。结果卡车没停稳,她被车撞死了。《新闻简报22号》里的一秒钟也是她生前留下的最后影像。

而上映版中最后一段“两年后”则是为了上映,弥补“技术缺陷”而特意补拍的。如果你在观看时感到突兀割裂,那就对了。

张艺谋给公映版的宣传手写信写道,这是他给电影的情书。其实新增的“两年后”完全就是满满求生欲的狗尾续貂。

 

理解了这个原故事,就会理解影片中几处略显突兀的情节。

张九声逃出去看女儿,不是选择看真人,而是选择看一秒钟的《新闻简报》。因为人没有了,只有这一秒钟的影像。

张九声越狱而不是等待刑满释放,因为这《新闻简报22号》是他最后唯一一次看到女儿的机会,错将再也看不到。哪怕做个持械歹徒,也要看到这一秒钟。

张九声幽幽地说:“14岁的孩子,跟大人争什么呢。”范电影说:“这样做,才能消除爸爸是坏分子对她的影响。”大家都明白表现的目的,也都愿意演着一出。

刘闺女站在凳子上说:“这就是你女儿啊,没被面袋子压死啊。”这话深深刺痛了张九声,张九声才勃然大怒踢翻凳子。

张九声女儿的胶片片段被丢在沙漠中,被风沙吹走掩盖,暗示这人已经不在。这是电影语言。

 

在《一秒钟》的电影里,电影因为技术原因放映不了,需要清洗胶片。

在《一秒钟》电影之外,电影也因为有趣的技术原因退出影展,需要修改内容。

戏里戏外如出一辙的戏码,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魔幻。什么时候能放心大胆的直面历史,才是真正的自信。而不是提到某部电影的名字,会导致整篇文章被删。

 

其他方面不方便说太多,就说说几个角色吧。

众所周知,张译,谁用谁爽,一直用一直爽。在流量网红当道的时候,还有这些尊重表演艺术的演员,真是挺不错的。他在知乎的各种亲自答也是充满乐趣,即便不演电影,估计也会是一个很有趣的作家吧。

影帝范伟扮演了一个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人物,范电影式的小人物。他有着不幸的生活经历,也是另一种意义的受害者。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拿着鸡毛当令箭,动不动喜欢上纲上线,极力维持自己可笑渺小的权威,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权势的机会,像极了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人。他欺下媚上,面对膜拜者颐指气使、面对权力摇尾乞怜,任何掌握暴力的人都能让他臣服。

 

关于张九声和刘闺女的名字这里过度解读一下。

张九声、张救生,死者不可复生,他能拯救的也只能是生者活着的人。最近的人就是眼前的刘闺女和刘弟弟。

刘闺女、留闺女,一个从小没了爹,却很想念老爹的苦孩子,仿佛就是刻意留下来和张九声完成生命羁绊的闺女。

当两人被捆住一起看电影时,戏中戏的角色们完成了父女相认,被捆在一起的张九声和刘闺女也完成了精神上的羁绊,成为一对紧密联系的新父女。戏外一个人没了闺女,一个人没了爹,同样也完成了父女相认。

 

如同情书,只可意会。

改编残本,不可言传。

点击这里:近期影视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