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电影史上十部最经典的政治电影

$
0
0

从揭露政治事件到展现革命激情,从剖析现实社会到反思核武战争……国外《新政治家》杂志去年在年中评选出电影史上十部最经典的政治电影。

 

《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1976)导演:艾伦·J·帕库拉Alan J. Pakula 


真实改编自“水门事件”的电影《总统班底》之所以入选,不仅是因为该片详细描述了明星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揭露“水门事件”的全过程(记者分别由罗伯特·雷福德Robert Redford和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饰演),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部引人入胜的政治惊悚片,同时将尼克松当政时期的政治腐败大白于天下。

 

《战舰波将金号The Battleship Potemkin》(1925)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战舰波将金号》诞生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思想洪流之中,讲述了一艘战舰上的水兵进行起义的故事,并且对现代电影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虽然有些观众可能会因该片浓厚的苏联政治宣传痕迹而对其嗤之以鼻,但是我们可以转而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今天所看的电影当中,又有多少是不含有丝毫政治宣传的呢?

 

《战舰波将金号》奠定了影响至今的电影蒙太奇理论,影片中的“敖德萨阶梯”段落经常出现在电影教科书中。

 

《哥斯拉Godzilla》(1954)导演:本多猪四郎


大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粉丝们或许会抗议,库氏关于原子弹的讽刺剧——《奇爱博士(Dr.Strangelove》(1966)——为什么没有上榜?这是因为《哥斯拉》取代了它的位置。在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不到十年后,本多猪四郎执导的科幻电影《哥斯拉》,对核武器战争进行了毫不掩饰的批判。更何况,电影里面还有一只大怪兽!

 


《灵通人士In the Loop》(2009)导演:阿曼多·杨努齐Armando Iannucci 

 

这部获奥斯卡奖提名的政治讽刺剧(根据英剧《幕后危机》改编),不但证明了英国电视喜剧可以成功的转战至大银幕,而且其中犀利的对白,更揭示了政客们在权力的追逐中,是如何通过操控冠冕堂皇的政治辞令来达到其目的。

 

《卡多什/禁城之恋Kadosh》(1999)导演:阿莫斯·吉泰Amos Gitai

 

《卡多什》的故事发生在耶路撒冷一极端保守的犹太社区。影片详细刻画了两姐妹在严苛的犹太风俗下所遭遇的生活困境。导演阿莫斯·吉泰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直面以色列严峻社会现实的创作态度,让他在自己的祖国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

 

《中国姑娘La Chinoise》(1967)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

 

作为一名法国新浪潮《电影手册》派的毕业生,戈达尔在六十年代末成为了高调的政治电影人。《中国女人》以陀思妥耶夫斯基1872年小说《群魔》为原型,描摹出心怀革命理想的法国青年学生们的群像,既展现了青春理想主义的激情,又流露出其无可奈何的挫败感。

 

“《电影手册》派”是指,从1955年开始聚集在以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为首的《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周围的一批青年影评人,他们后来从影评工作过渡到拍片,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将。

 

 

《以祖国之名Land and Freedom》(1995)导演:肯·罗奇Ken Loach 
 
跟随一名英国青年从利物浦启程,志愿参加西班牙内战的旅程,《以祖国之名》所涉及领域与乔治·奥威尔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一书类似。导演肯·罗奇从西班牙反西斯运动下不同思想派别的激烈争斗中取材,打造出扣人心弦的剧本,让《以祖国之名》成为一部无出其右者的伟大影片。

 

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也曾以志愿者身份参加西班牙内战,并于1938年写成描述西班牙内战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发表。

 

《纳什维尔Nashville》(1975)导演:罗伯特·奥尔特曼Robert Altman 


这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史诗以美国的乡村音乐,以及心怀鬼胎的总统竞选活动为中心,于1976年美利坚建国两百周年前夕,对美国社会精神危机进行了洞若观火的全面考察。

 

《草莓与巧克力Fresay chocolate》(1994)导演:托马斯·古铁雷斯·阿莱Tomás Gutiérrez Alea 

 

支持祖国的革命,还是冷眼旁观古巴的社会现实,世界知名的古巴导演托马斯·古铁雷斯·阿莱在二者之间进行着谨慎的创作。《草莓与巧克力》讲述一名大学生结识了一位同性恋艺术家,后者极力反抗卡斯特罗统治下对同性恋者实施的迫害。

 

《阿尔及尔之战La Battaglia di Algeri》(1966) 导演:吉洛·彭特克沃Gillo Pontecorvo 

 

《阿尔及尔之战》是一部毫不妥协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宣言,意大利导演彭特克沃用坚韧的黑白影像记录下阿尔及利亚针对法国的反殖民主义战争。此外,它也为任何试图粉碎游击队运动的军队敲响了警钟——2003年,五角大楼在伊拉克战争开始后不久,曾给所有人员放映了这部影片。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768315/电影制片人一天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呢?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767573/历史学家眼中神秘的鲍勃·迪伦Bob Dylan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762702/中国的电影进口壁垒即将倒下?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411275/吉恩·蒂尔尼Gene Tierney 好莱坞最喜欢自杀的女星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404534/克拉拉·鲍Clara Bow 好莱坞第一位性感标记的女星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371201/玛娜·洛伊Myrna Loy 政治风云中的女明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