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世界(Hævnen ,丹麦/瑞典,2010)
关于丹麦,很自然就会想到安徒生。而这部电影,正是以那个10岁少年在母亲的葬礼上,朗读着安徒生《夜莺》的片段而开始展开。
这个用世界上最温暖却也最孤独的童话里的语言开端的故事,讲述着人类内心的痛苦。里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时无法愈解的疼痛。这部电影关于痛苦的展示,如此坚硬而清醒,宛若刀锋。
充满着强烈自毁欲望的10岁少年是危险的,其实也是最无助的。事实上,深刻伤痛中的人,又有谁不是无助的呢?
当他站在高台上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惨烈而无助 —— 仿佛《封神榜》里的小小哪吒,万般无奈,挣扎和怨恨中,剔骨还肉于父的凄厉。
他跳楼前会问父亲:
“要是我死了,你是不是还会呆在这儿?”
他真正想要说的难道不是对被救助的渴求吗?
哪吒和他真正希望的只是对方不要放弃自己。可是,当他们用这么激烈的方式来表达时,对方的耳朵却永远都会是关闭的,无法真正倾听。
更好的世界是什么呢?
也许最终拥有怎样的生命,并不是因为经历过了什么来决定。而是无论经历过什么之后的最终选择。
如果可以,所有的人都请选择那个更好的世界吧。
兔子洞 (Rabbit Hole ,美国,2010)
这部电影里那个男孩关于“平行世界”的设想,让我想起中国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那本书。
在那本关于中国精神病患的实录中,其中一个病患<这只是以这个世界目今的集体审定意识而言>提出了相类的论点。在那个人的认知世界中,那绝不是幻想,而是正在发生在他身体里的现实。而他之所以被停留在现今的这个世界中,是因为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接口,意外中断,再也无法接上 —— 在他描述的另一个平行世界中,生命可以用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而得以展开。
看着她独坐在车里痛哭时,让我顿觉时光荏苒。
想到这个美丽的女演员在《冷峰》时貌美如花,就是不久前的童话巨制《黄金罗盘》里的她依然明艳动人。却突然透过车窗看到她这样的面容,仿佛不小心窥见了某样秘密,如此惊心,却也让人心碎。。。。。。。
这张海报仿佛也道出了人类的某种秘密。
距离是奇特的,有时两人明明手拉着手在一起,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永远无法真正碰触到对方。
冬天的骨头 <Winters Bone,美国,2010>
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导演,她用这么深沉而静穆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
17岁的女孩最后需要在冬天冰冷的河水中亲手割下自己父亲的双手时,仿佛感同身受,寒冷彻骨而深刻。
疼痛到极致,孤独如此。
《冬天的骨头》》(Rabbit Hole ,美国,2010)
《兔子洞》(Rabbit Hole ,美国,2010)
《更好的世界》(Hævnen ,丹麦/瑞典,2010)
想起被称为“20世纪最著名的基督徒内科医生”的瑞士作家保罗。托奈尔说过:“使我们孤独至深的是心中的秘密。”
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有时并不全是当事人要刻意的保守。更多的是因为那种身经俱来的那些感受,根本无法言讲。。。。。。当伤痛宛若刀锋,清晰划过之时,惟有沉默。
后记:三部电影的音乐都很好。其中最触动难已的是《更好的世界》。
那样的音乐,一旦触动,难以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