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刀见笑》//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
0
0

        

 

    看完刀见笑,很惊异于之前网上一直热议的“重口味”之说,就我本人看来,刀见笑中人物造型,场景设定确实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但比较重口味的场面,大都是用漫画或者游戏格斗的形式表现的,作为看着好莱坞电影长大的新生代导演,作为美术学院油画系出身的广告导演,乌尔善作出这样的电影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刀见笑要讲的故事很简单,杀猪屠户爱上青楼名妓,偷刀为夺美人归;哑巴厨师学艺弑师,只为父报仇;江湖剑客不惜挖父坟夺宝,妄想煅剑成为天下第一;这三个故事都与一把不能用来杀人的菜刀有牵连,武侠电影无非是这些套路,美人,宝贝,复仇。其实很多时候武侠是一个很尴尬很敏感的题材,由其是对乌尔善这种刚从广告转型到电影,电影之路刚起步的导演,一个不小心就要沦为炮灰,永无翻身之日。但乌尔善明显有着蒙古人的那种性格,他的先锋武侠喜剧之路走的,可谓是大刀阔斧。

 

 

    刀见笑很大的一个亮点或许就在于电影的结构,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就像剧组人员自己说的那样,如同中国那个流传很广的寓言: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其妙处就是无穷无尽循环不已。同时刀见笑的视觉效果真的非常好,乌尔善拍广告出身果然很不一样,他懂得怎样抓住观众的眼球,至少在中国电影市场这样一种视觉冲击的电影已经非常少见,整个电影分为三段故事,在色调上也用了三种色调,少三两的故事里,青楼红色的冷情与杀猪人泥黄色的肮脏形成显著的对比;而第二个哑巴复仇的故事里,因为涉及到用毒,主色貌似是冷青色;第三个关于江湖纷争,主色是黑白色。但电影本身所要表达的是人性中悲情的一面,因而主基调总是黑色,其中又穿插了各种后现代元素的色调与画面,因而老鸨和公公的造型又会让你有一种想像力爆棚的无力感。

    显然电影并不想仅仅流于表象的荒诞与笑点,电影很让人欣慰的一点就是因而加入了佛教中嗔痴贪的元素于其中,虽然有刻意而为的痕迹于其中,但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贪嗔痴是源自东方佛学,是佛教中的三毒,指人性中的三大弱点,此三毒残害身心,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佛教中一般用鸡猪蛇的图案来象征贪嗔痴,将深奥的佛学更简单化形象化,鸡代表贪欲,蛇代表憎恨,猪代表愚痴。猪代表少三两的愚昧与不切实际;哑巴用毒复仇,以蛇为意;独孤成则死于贪婪。刀见笑还是一部悲剧,三个执迷不悟的人最终都不曾得偿所愿,电影开头鸡蛇猪首尾相接的画面,更象征着一种悲剧意识的循环,电影批判的还是内心深处人性的迷失与欲望的生成。而这只是一个点,它说明我们中国电影并不需要似是而非的模仿,我们还有很多本土的东西可以发掘,不只在电影技术方面,也是在电影内涵方面。至于这种表达对电影票房的价值,就要等时间去定夺了。

 

      

 

    乌尔善想创造出先锋武侠喜剧的后现代感,因而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本剧可以叫鸡尾酒或者乱炖,刀见笑是多层面的、发散的、多解的,刀见笑像是一锅材料丰富的大杂烩,内容纷繁杂乱,有电吉他,有嘻哈,有浪漫的穿插,有漫画画面,有大量的蒙太奇镜头,甚至还有格斗游戏。但想说的太多,电影长度又太短。电影很华丽很闹腾,但也很华而不实,怎么说都无法掩盖电影本身的庸乱,杂七杂八塞了太多东西,但却都不够深入。对于我们观众来说,我们能指出的缺点许许多多,关键却是在于乌尔善,抑或是中国电影本身的态度。

    总体看来,刀见笑现在还是恶评如潮的状态。但对于正在急切寻找新鲜血液的中国电影来说,它出现的意义还是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票房利润。对于各路争议,或许只能说,新的事物,新的尝试,总是在人们的口水加棒槌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