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那些伟大的演员们(葛丽泰·嘉宝)

$
0
0

 

      出色的女子都是孤独的。瑞典国宝级同性恋导演斯蒂勒发现了嘉宝,带着她走向柏林,后又来到纽约……1928年,斯蒂勒死去,他临终时手里握的是自己和嘉宝初抵纽约时拍的一张相片。嘉宝说:“假如说我爱过什么人的话,那就是斯蒂勒。”最终,嘉宝在《瑞典女皇》中的那句著名台词一语成谶——“我将一个人终了此生”。

      嘉宝说到自己时,爱把自己说成男性,例如“我还是小男孩时我就开始抽烟”。嘉宝认为这与性别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一种“超脱自我的一种方式”,暂时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不管是什么时候,她都只愿意跟那些孤独的、对她没有性威胁的人在一起,诸如管家、亲戚、同性恋男人以及那些像她父亲或母亲的人。

     她是美的抽象,是诗人们梦幻中的美,她就像一座冰山,却蕴藏着岩浆一样火热的情感。她是那个年代唯一的超级巨星,她是这个世上最棒的隐形人,她享受着孤独。除了能在银幕上见到她之外,人们很少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嘉宝。

     嘉宝那神秘的气质、独特的性格和非凡的演技象征着美、忧伤与孤独。在给朋友写信谈到好莱坞时说,“他们这里没有我这种类型的人。”

     一位评论家说,“她代表了我们十多个著名明星的总和。”她那举世无双的独特的气质和风格,使好莱坞对她着了迷。

     人们评价嘉宝说,她有一种绝妙的希腊古典美的侧影,蓝色的眼睛洋溢着一种浪漫的情调。

生平
  
    1909年,葛丽泰·洛维萨·格斯塔夫森,也就是后来的嘉宝,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幼年进修的嘉宝充满幻想,酷爱戏剧。14岁时,父亲去世后,她先进入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后来在一家百货公司当售货员。在试销女帽的季节,嘉宝得到了一次当模特儿的机会。接着,公司投拍一部电影,她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嘉宝的银幕生涯从此开始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嘉宝在大街上被当时的瑞典一位著名喜剧片导演看中,于是毅然辞去工作,开始在影片《流浪汉彼得》中扮演角色。1923年初,她又在另一名导演斯蒂勒的影片《古斯塔柏林传奇》中担任女主角,就在这个时候,她将原来的名字改为“嘉宝”。影片上映后,在瑞典、德国都受到了欢迎。   

    好莱坞米高梅公司的著名制片人梅耶,通过这部影片与嘉宝和当时正爱着嘉宝的该片导演斯蒂勒签约。1925年6月,嘉宝到达美国。虽然一开始,公司对他们很冷淡,但5周之后,嘉宝在试镜时的杰出表现终于征服了米高梅。   

    嘉宝在好莱坞的第一部影片是《激流》,她扮演一个最终变成歌唱家的农村姑娘,影片初映,就打破票房记录,嘉宝给美国电影带来了异国情调。卓别林曾经高度评价嘉宝的演技,但由于她的个头太高而未能与她合作,这引起嘉宝的失望。   

    重回好莱坞以后,嘉宝拍摄了一系列优秀影片,如《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克里斯蒂》、《大饭店》、《瑞典女王》、《茶花女》等,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悲剧到喜剧片,都获得了成功。米高梅专门制作了一幅幅“嘉宝说话了”、“嘉宝笑了”的巨幅广告。嘉宝的演艺生涯达到了巅峰。

    《瑞典女王》是嘉宝电影生涯的高峰,嘉宝将人物的尊严、魅力和洒脱都传达得出神入画,嘉宝本人也最喜欢自己所饰演的这一角色。在出演《安娜·卡列尼娜》以后,她又在《茶花女》中扮演玛格丽特。嘉宝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将一个垂死的名妓创造得血肉丰满,奠定了她一代影后的地位。   

    嘉宝生性内向,离群索居,很少接电话,且外出都常常用化名,不喜欢与人相处。当记者问到她的婚姻问题时,她回答说:“爱情,当然,我曾想爱过,谁没有恋爱过?结婚,我说过好几次了,我不知道,我喜欢孤独,我不喜欢总和人呆在一块儿。”她所爱的第一个人是她走上影坛的启蒙老师斯蒂勒,她自己曾经说过,“假如我爱过什么人的话,那就是斯蒂勒。”1928年,年仅45岁的斯蒂勒病逝以后,嘉宝饮恨终生,发誓“独身不嫁,了此一生。”后来她与吉尔伯特的恋爱也以她的逃走为结束。   

    嘉宝与古董行的职业收藏家梅赛德斯有过一段同性爱情。1931年两人相恋的时候,嘉宝24岁,梅赛德斯38岁,两人的感情延续了两年就以嘉宝人性的挣扎而进入若即若离的状态。此后的30年,梅赛德斯继续她的同性生活,1968年死在她丈夫的家里。嘉宝则患了严重的抑郁症,备受孤独的折磨。   

嘉宝还曾经表示想扮演居里夫人、乔治·桑等形象,但终于没有重返影坛。   

      1949年,她作出了一个不可推翻的结论:永不再拍电影!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嘉宝离开好莱坞,在纽约市区买了一套了7间房的公寓,独自一个人生活。   

      虽然她常被记者和摄影师跟踪,却从不接访或让他们拍摄特写近照。她每天上午10点戴上墨镜上街散步,购买食品;午休一小时后,再上街转一圈;晚上的时光,则与电视机一起度过。   

      晚年的嘉宝对自己作了总结:   “我荒废了一生,现在要改变自己已经晚了。我散步的目的是逃避现实。   

      当独自一人时,我常想到自己过去的一切,有好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总之,我对这辈子是不满意的。”   

     1954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在奥斯卡颁奖仪式上授予嘉宝特别荣誉奖,称赞她的银幕演技令人难以忘怀。 

    1990年4月16日,嘉宝因肾病死于纽约。   

    关于嘉宝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无声电影时代的皇后为何终身不嫁?为何36岁就告别了电影界,人们至今还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或许有一个故事可以对她的离去进行稍加的解释吧!阴雨连绵的黄昏,嘉宝拍完戏后,从片场跑到了一家医院。她来探望好朋友莫妮卡。莫妮卡刚刚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婴。小家伙攥紧双手,不停地挥舞着,还不时“哇哇”地号啕大哭。可爱的新生命让嘉宝原本阴郁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晴朗。与莫妮卡告别后,嘉宝走出了产房。刚好这时,一个钢铁大亨因肾病医治无效而死。他被推着从走廊里经过,后面紧跟着一大群哭哭啼啼的人。不经意间,嘉宝瞥见了死者悬着的一只手。也许是出于恐惧吧,突然,她的心电击般地抽搐了一下——有个人曾这样总结过: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断地在抓取、占有。然而,你的手抓得再多再紧,但终究有一刻,它们还是会松开。这可能是她有所感悟并终究付诸实践的故事原因吧!

演出作品

1941 - Two-Faced Woman (双面女人)   
1939 - Ninotchka (妮诺奇卡/异国鸳鸯) 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1937 - Conquest (征服)   
1936 - Camille (茶花女) 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1935 - Anna Karenina (安娜·卡列尼娜) 获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   
1934 - The Painted Veil (神秘的面纱)   
1933 - Queen Christina (瑞典女王)   
1932 - As You Desire Me (如你所愿)   
1932 - Grand Hotel (大饭店)   
1931 - Mata Hari (玛塔·哈莉)   
1931 - Susan Lenox (残花复艳)   
1931 - Anna Christie (安娜·克里斯蒂) 德语版   
1931 - Inspiration (风流鉴)   
1930 - Romance (罗曼史) 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1930 - Anna Christie (安娜·克里斯蒂) 获奥斯卡最佳女角奖提名   
1929 - The Kiss (吻)   
1929 - The Single Standard (唯一标准)   
1929 - Wild Orchids (野兰花)   
1928 - A Woman of Affairs (女实业家)   
1928 - The Mysterious Lady (神秘女人)   
1928 - The Divine Woman (神圣的女人) 嘉宝唯一失传影片,仅残存九分钟   
1927 - Love (爱情)   
1926 - Flesh and the Devil (肉体与魔鬼)   
1926 - The Temptress (妖妇)   
1926 - Torrent (激流)   
1925 - Freudlose Gasse, Die (没有欢乐的街)
1924 - Gosta Berlings saga (哥斯塔·柏林的故事)   
1922 - Luffarpetter (流浪汉彼得)   
1921 - Lyckoriddare, En   
1921 - Konsum Stockholm Promo   
1920 - Herr och fru Stockhol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