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聊聊那些混淆视听的伪记录片

$
0
0

   伪纪录片(mockumentary),既然是“伪”的,当然就不可能会像纪录片那样忠实地反映事实的真相,这种以虚构的方式记录生活的方式应该最早出现于电视节目中,中采用用历史资料画面或者人物访谈对历史事件进行讨论的纪录片形式在CCTV刚刚开播的纪录片频道里也能看到,推测、猜想,又有谁能知道那些记录在史料中的事件100%就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呢?其实在《女巫布莱尔》这部小成本伪纪录电影大获成功之前,已经有很多导演在尝试使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去拍故事电影,例如英国电影《冰峰168小时》、布里埃尔.兰格导演的《总统之死》,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等等都采用了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女巫布莱尔》开创的应该是小成本恐怖伪纪录电影的先河,紧跟着这部电影的步伐,《科洛费档案》、《北纬31度录像带》、《死亡录像》、《鬼影实录》、《追击巨怪》等等以伪纪录片形式拍摄的恐怖电影一部接一部地进入到观众的视野中。

  这些镜头粗糙不堪,不停摇来晃去的电影几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三步模式:
  1、某电影公司收到一盘录像带,录像带里的内容经过鉴定被认定为完全真实,并且没有经过技术性处理;
  2、录像的内容都没有结束,往往在尖叫或者某个角色惊恐不已的脸中突然结束;
  3、电影画面结束之后会出现一段字幕,申明拍摄录像的人已经失踪或是死亡,甚至象《追击巨怪》一样在片尾字幕时加上:“我们请求任何了解情况的人和Filmkameratene电影公司或者与最近的警察局联系”。
  之所以说伪纪录片会混淆视听是因为像这样不停地强调“真实”的结果就是真的有人上当了……至少我碰到过一个坚定不移地认为《女巫布莱尔》是真实事件的家伙,而他的理由是:“我在看到电影之前就看到过寻人启事!”虽然我不记得这部电影的前期造势是不是已经做到了中国地区,但是他每次和别人争论时总是非常非常的认真,我总是忍不住腹黑地想要不要给他推荐一下《劫持》、《灯红洒绿杀人夜》、《长毛狗》叭啦叭啦叭啦之类的电影呢?看别人吃惊的表情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但如果一不小心把一个平时不太喜欢片电影而且又非常专注和执着的家伙吓出个三长两短的话那就是非常不好玩的事了。
  这些号称“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画面实际经过了精心的布置,除了《科洛弗档案》、《追击巨怪》等片中运用特效做出的怪物之外,还是能从一些细节中看出“制作”的痕迹,例出《追击巨怪》片尾挪威总统讲话的时候,前一段镜头对准了总统先生,当话题转到巨怪时镜头也移开了,而在总统先生提到巨怪的那一句对白出现之前有一声非常可疑的电流转换声出现,声音很短暂,很容易就被忽略掉,而正是电流转换声的出现令我觉得这句对白有“被制作”的可能。
  虽然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地混在一起,我还是很喜欢伪恐怖纪录片这种形式的电影的(好像我没有不喜欢的电影类型……),只不过我应该不会选择到电影院里的观看这类电影,毕竟那晃来晃去的电影镜头实在是令人头晕。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