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人在替别人喊冤,诺兰和“盗梦空间”悲剧啊,贝宁悲剧啊,芬奇和“社交网络”悲剧啊,听我说,他们不怨。
诺兰作为走创意流的导演,拍电影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儿拿不了小金人,这次他的电影一举拿下所有技术类奖项,是非常牛逼的了,历史上也是极其见的(除了像“王者归来”那种大满贯以外)。别总说当年的斯皮尔伯格不也是走创意流吗?你看看斯皮尔伯格拿小金人的是什么作品?“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明白了吗?走创意流,拿不了小金人。说起盗梦空间,个人觉得已经把人类的想象发挥到一定程度了,线索贯穿也精致到一定程度了,但是说起立意,我倒是更喜欢“暗夜骑士”。
芬奇终于不走黑暗路线了,拍了个asshole的歪传,还相当成功。但为啥在奥斯卡上就失败了呢,原因很多。第一,本片成功在哪了?有人会说,出色的剪辑,不愚忠于原著的剧本改编,bingo!这两个奖,他们是拿到了的。第二,一个asshole的歪传,还是照奥斯卡的口味差了那么一点,做一个无聊的假设,如果今年没有“国王的演讲”,还真说不定。说到底“社交网络”不够大气。
说说“四角色”部分。别总嚷嚷谁谁谁演技多好啊,为啥拿不了奖,那我问你,这20个提名里面,谁演技差?或许有高低之分,但也都是属于华山论剑,高手之争。
男主角,我估计是毫无争议的吧,连博彩公司都觉得科林费斯稳拿无疑。这么好的题材,完美的诠释,其他四位只能感慨,既生瑜,为何在同一年生亮。
女主角,安妮特贝宁,冤吗?四次提名,全部落空,真冤。那我问你,梅里尔斯特里普呢?她已经提名提的自己都恶心了,她冤不冤呢?说回来,贝宁一点都不冤,如果一直演这种“正角”,走老戏骨路线,斯特里普就是她的榜样。演技好不好?好。能不能获奖?能。需要等多久?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像娜塔莉这样,或者当年希斯莱杰那样,来个“歪角”,奥斯卡就指日可待了。娜塔莉波特曼,还是那句话,拿奖,是因为她对于这个角色的唯一性,其他的提名者或许演技在娜塔莉之上,但是是可以被替换的,而娜塔莉的气质于黑天鹅在新生代女星里,难觅其踪影。
男女配角,“斗士”,这是一部绝对配角抢戏的电影,悲剧的不是其他提名者,是这部电影的主角,被不动声色的变成了“半主角”。
艺术指导和服装,在我眼里一直都是属于“爱丽丝”的,完全震撼的瑰丽的设计,蒂姆波顿的世界。化妆,如果你看过“狼人”这部所谓烂片,你就会发现,其中的绝对亮点,从人变狼的化妆,男主角在变狼后的虚弱与邪气,配合阴暗的英伦风格,完美。
最佳动画长篇,你还想让我废话吗?连最佳影片的进了的,还有意外?
要说83届给我唯一的惊喜就是,最佳配乐,“社交网络”?在我看来是“安抚奖”。汉斯季默,继“福尔摩斯”之后再次落马?简直无法相信。
所以说,别急着喊冤。要想预测到奥斯卡的结果,就要从奥斯卡的角度考虑,否则就只能是美好的想法而已。这就是无聊的现实,不仅奥斯卡,到处都一样。其实从某种程度讲,这已经无关乎优秀与否,只是口味问题。就像你帮你的好朋友点菜,牛排好不好吃?羊排是否美味?但是你的朋友都不吃,为什么?他TMD是个素食主义者。可能例子不恰当,但是我们的奥斯卡,就这熊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