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影》1950年6月1日在上海创刊。以清新生动活泼的内容与形式而受到欢迎。当时负责该刊编辑工作的是上海市电影事业管理处研究室。1952年 4月,该刊与中国电影发行公司编辑的《新电影》合并,由上海迁北京编辑出版,成为指导全国广大观众鉴赏电影的刊物。1957年成立《大众电影》编辑部,由中国电影出版社领导;1960年随同中国电影出版社划归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领导。1962年秋,以印刷原因,与《上海电影》合并迁回上海,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停刊。1979年1月在北京复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大众电影》编辑部编辑,1986年后改由《大众电影》杂志社编辑出版。
总之《大众电影》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创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即是介绍国产电影,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电影和电影市场的起伏跌宕也深深影响着《大众电影》的兴衰起落。
从早期《大众电影》的封面及封底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气息:“红色”风潮席卷整个大地,“阶级斗争”“到群众中去”等一些当时提出的政策口号都可以从早期《大众电影》杂志中看出那时候鲜明的社会形态,甚至连不是明星的国家领袖都经常“霸占”着《大众电影》的封面,说明指导人民思想的“舆论武器”一个都不能放过,就连女星们上封面的样子都没了妩媚妖冶的气质,全都是短发或大麻花辫子替代了。
“文革”前出版的306期《大众电影》中,有近三分之一是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进口片镜头做封面的,其中苏联影片占了绝大多数。大家熟悉的《攻克柏林》、《列宁的故事》、《丹娘》、《幸福的生活》、《金星英雄》、《伟大的公民》等苏联影片,还有朝鲜惊险片《侦察兵》、捷克斯洛伐克喜剧片《好兵帅克》以及保加利亚的《九月英雄》、民主德国的《台儿曼传》、匈牙利的《大搜捕》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影片,都曾在《大众电影》封面上露过“脸”。
《大众电影》创刊号封面
《大众电影》创刊号封底
1950年6月1日,《大众电影》在上海创刊,封面采用了苏联进口影片《团的儿子》中的小英雄凡尼亚。小英雄凡尼亚纯真的面孔,当时被人们当作爱的崇高表现。就这样,《团的儿子》主角凡尼亚成了《大众电影》的第一张“脸”。
1959年10月1日,《大众电影》画报出版“庆祝国庆十周年专刊”,从此中国各种电影期刊每年国庆节都不断推出自己的“国庆专号”。
1962年的《李双双》,让张瑞芳达到电影演艺事业巅峰。
1963年,主演《哥俩好》,获第2 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http://i.mtime.com/4020546/album/221116/ 《大众电影》早期封面全辑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846507/《滚石》杂志上的那些大牌电影明星们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563984/和“时代”与时俱进的明星们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845736/海蒂·拉玛Hedy Lamarr:世界上最美的女发明家的杂志封面辑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837471/“情人偶像”——拉纳·透娜Lana Turner杂志封面辑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835181/“女神再世”——丽塔·海华斯Rita Hayworth杂志封面辑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759726/张国荣巨星时代外文杂志封面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