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回来的路》:什么也挡不住人的意志

$
0
0

 回来的路

    看之前我以为这是一个政治故事,所以本着猎奇的心态去看,看完我发现这是一个更为纯粹的多的意志的胜利,政治,国家,自由,这些都是这次胜利的出发点,但就像我们看比赛一般都不注意起始一样,这些背景在这个故事里是刻意的被淡化的,他的重点全在于这次胜利的过程,也就是说与其说这个故事是在表现什么意识形态方面的输赢胜负,不如说是在表现人类的意志无所不能。找准了这个基点,立刻就觉得这片和绝大多数涉及自然界苦难的电影有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大家一般都是天灾导致人祸,而这个片是绝对的人祸把人逼向天灾,当然说成是灾不准确,应该是把人逼向自然,逼向绝境,当然,以人的胜利告终,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这片比起笑面人,和海上劳工靠得更紧密些,人的意志能战胜一切,邪恶的社会,恶劣的自然,只要信念不倒,奇迹就在眼前。

     这故事听起来其实是比较扯的,一帮苏联集中营的犯人脱狱,这本身没什么,但问题是这些人竟然靠腿着从东南面跑出了鼎盛时期苏联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从西伯利亚一直走到了印度,这得是多么不靠谱的一件壮举啊,他们几乎穿过了陆地上自然环境最为险恶的几种地形,冻土,沙漠,以及最后的,喜马拉雅山,期间由于自己的逃犯身份,几乎没有取得原住民的帮助,也没有使用交通工具,哪怕是马匹,单从宏观上来看,这故事的气势实在太恢宏了,毫无疑问这个故事一定会采取有点公路片的形式来拍,但他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定要通过导演和演员的能力才能把那种绝望中的勇敢表现出来,毕竟这个“公路片”没有和队外人员的互动,没有一个具有悬念的路程终点,更不会有什么感情波折,从故事情节上抓人也是和写实的风格不相符的,于是怎么在这么漫长的路上让观众看的下去,确实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从成品来看,我觉得算是成功了一半,导演毫无疑问是胜利的,但演员就算不说失败,起码也得说还有进步的空间。导演始终紧紧掌握着讲故事的节奏,始终调整着公路片各种小故事出现的长度和频率,并且在小故事之间放下了一些线索来呼应,结合人物性格使观众对几位小队成员的了解是渐进的也是立体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能让大家每看一段都能发现点新东西,能看出这个人身上的一些新特点,这样在不停地刷新自己对人物的观感中观众几乎不会觉得无聊了。再合理穿插进一些生死之间的感动,导演应该算是成功的把一盆有点淡的水浓缩成了一瓶口感十足的饮料,而且,还是在不失原来水的质朴前提下做到的,很强大。但从具体执行者演员的角度来看,就有点底力不足了,这是一段苦难的经历,是一段对人身体和意志达到了极限的折磨,更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痛苦,所以第一,演员要演出那种苦难的,心灵和身体都疲惫不堪的达到极限的神态,我觉得这片里除了老艾德哈里斯做到了,其他的人还是停留在“一般被折磨”的阶段,尤以法瑞尔大哥为甚,他始终还是像一个伦敦街头的痞子而不是残酷的哥萨克。第二,这种痛苦要有过程,要一点一滴的加剧,身体和心灵的疲劳要慢慢累积,要有变化,这点主角就带头没有做到,我觉得,他从开始跑到最后,除了化妆基本一样,所以我觉得这片还是有遗憾的,如果演员能再给力点,他可能就会真的成为经典了。

     但不管怎么挑刺,这都是一部让人为之动容的好片,它歌颂的是一种超越了国籍和意识形态的,推动着人类前进的光辉品质,为了希望而前进,不到达心中的目标决不放弃的意志的力量。起码我看完觉得,不能什么事都赖社会,找客观,你坚持努力了吗?这老几位为了活着,生生从寒带走到了热带,生生把世界超级大国耗解体了回了家,当然,有同伴在路上挂掉了,对他们来说,这罪可能是白受了,但不努力尝试,你怎么知道自己还有机会呢?总之,再恶劣的环境也不是放弃的借口,看上去再不可能的事情也抵不过一句事在人为,时代有问题我们更要坚持,只要意志还在,时代总是挡不住人的意志的,我最喜欢这句话了,时代的前进,人的意志,这些终究是挡不住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