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巨蟹女·梅丽尔

$
0
0

我很喜欢她,虽然我并不了解她现实生活中的样子,是贤妻良母?气场强大?强势女?暴走女?正如大多巨蟹女那样...

 

现实生活中我没有接触过巨蟹。但是他们真的是一群散发着神秘魅力的物种。比如卡洛斯·克莱伯,比如爱娃·格林,都是那么让人着迷,但是你又完全不能了解它。

 

但是她的演技真的太牛X了,每个角色都是那么丰富具有层次感,演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会让角色来适应本人。

 

很多女星的表演,如果你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比,立马就真的黯然失色。虽然梅丽尔她只拿过两次小金人。真正能和她比肩的,应该是伊莎贝尔·阿佳妮,角色都是那么震撼,带有浓重的女性主义色调,但是阿佳妮的角色选取又太过单一。当然,妮可·基德曼的那次弗吉尼亚·伍尔夫也确实算是神品了,但是谁知道那部片子过后她就迅速陨落,回到她原本的面目。

 

【转载】

 

在美女如云的好莱坞,梅丽尔-斯特里普绝对不是美女。她双腿粗短,臀部浑圆,头发灰褐无光,眼睛小而无光,鼻子狭长有点歪斜。她年纪也大了,都60多了。

斯特里普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那批自我意识觉醒的女演员中的精英: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传奇人物,不在乎自己的容貌,不愿委身于有钱有势的大亨,争取和男人们一样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几年前,《纽约客》著名影评人波琳-卡尔批评斯特里普“只会用脖子以上的部分表演。”斯特里普一直都对此“耿耿于怀“,因为这是为数极少的指责她演技的言论。今夏,斯特里普在《妈妈咪呀》中的载歌载舞可以看作是她对卡尔的一种反驳,“谁说我不会用身体演戏,我还能跳呢。”

已经59岁的斯特里普知道,《妈妈咪呀》也许是她最后一次出演这种活蹦乱跳角色的机会了。

“我根本没有所谓的职业生涯”

波琳-卡尔确实低估了斯特里普的天分。

美国另一位著名的影评人,莫利-哈斯吉尔回应卡尔的批评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确实会将别人的注意从身体转向头部,不仅是由于她的口音、发型和表情,而是因为她会思考。她创造的角色永远都不会平面化,而是足够的丰富和逼真,甚至你可以感觉到那些角色的脑子里同时有不下一种的想法。”

许多好莱坞优秀女演员,比如贝蒂-戴维斯、琼-克劳福德、凯瑟琳-赫本等都有她们独特的、识别度极高的声音、说话的腔调或是某个特别的表情,这些在各个不同的影片中都不会改变,像是一块招牌。只有梅丽尔-斯特里普,她的角色里没有类似这样的招牌。她饰演的每一个角色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不一样的。

“每次演戏,我都把自己看成是那个角色,我真的就当自己是她了。”斯特里普说,“我想赋予每一个我所扮演的女人深刻的人性。”

斯特里普出身于新泽西州的一个中产阶级之家,父亲是药物公司经理,而母亲从事商业性艺术。从小,斯特里普参加了表演艺术班。小斯特里普非常喜欢表演,时常在家模仿各个年龄的女人。其中,她最为擅长的角色是年龄差距最大的奶奶。

斯特里普在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度过了青春时代,成为了耶鲁大学的传奇人物。在大学期间,她出演了40多部戏剧,其中的大多数足以留载校册。1975年,她开始在纽约演戏,头一年就接了8部戏,第2部《猎鹿人》就让她开始走红。

斯特里普成功塑造了数十个形象鲜明却又各不相同的女性角色。《猎鹿人》中因战争而饱受情感创伤的柔弱女子;《克莱默夫妇》中渴望独立、最后离家出走寻找自己新生活的家庭主妇;《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女人;《紫苑草》里醉生梦死的女艺术家,《暗夜哭泣》里失去儿子却被人误解中伤的隐忍母亲。

评论界有些人认为,斯特里普接演《妈妈咪呀》这样充斥着卡拉OK歌曲的歌舞片,是其职业生涯中的失足。毕竟,斯特里普以往的角色,可比“多娜”要丰富深刻得多。

面对评论界的这种说法,斯特里普是这样回应的:“我根本没有什么职业规划。如今走来的这条路,都不是我刻意去选择的。我曾经试图按时间顺序回忆以前拍过的电影,但失败了。过去的就过去了。我根本没有所谓的职业生涯。我只想拍文化方面有价值的电影,而《妈妈咪呀》就是其中之一。”

正如她经常所扮演的角色一样,斯特里普是一个不畏男权的女人。

“小时候,我对自己的长相没有什么自信,经常会觉得自己被别人忽视了。”斯特里普说道,“所以我开始质疑事情,并且渴望向别人证明:‘我不是看上去的那样。我是完全不同的女人。’”

在现实生活中,斯特里普是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会为世界各地的妇女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打抱不平。她还曾在曼哈顿救过一个遭遇抢劫的女人。“那天我们在街上散步,”她朋友切尔回忆道,“走到街角处,发现有一个硕大的男人正在抢夺一个女人的手提包。然后,斯特里普就开始一边叫着,一边跑向他们。我当时想,‘天哪,我们会被那个男的杀掉的。’但我也跟着她一块冲向那个男的。后来,那个男的看到我们那么气势汹汹,就跑掉了。”

当然,斯特里普在家里是个绝对的贤妻良母。她是娱乐圈的隐士,极少接受采访,几乎不参加好莱坞的任何社交派对。工作之余,她喜欢和4个孩子,以及结婚三十多年的丈夫,窝在温暖的家中。

对话斯特里普

  “我和我的角色没有界限”

  Q:在演艺生涯初期,就被别人誉为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会不会对您后来的发展是个负担呢?

  A:别人赞美的话,听在心里总是很舒服的。当然,这会成为我发展的阻碍。我作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在我进屋前就有一只大猩猩在里面了,然后我得让它出去,再介绍我自己。与别的演员合作时,背负盛名其实并不好。在拍戏时,一个演员应该知道,她说自己今天是谁,就是谁。

  Q:现实生活中,您会不会下意识地进入所演过角色的状态中呢?因为我们都知道,您演戏非常的投入。

  A:即使进入了角色,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不是那种自我意识很强的人,至少我不会经常自我分析。我和我的角色没有界限,她们都是我。比如,在《丝克伍事件》中,当女主角发现自己因为工厂核辐射被感染后,那种愤怒、惊恐和害怕的感情其实都是我自己的。

  Q: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您是怎么看待妇女在当代社会的改变呢?

  A: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女人在社会上的真实改变都是分裂的,但却都是进化史上所必须的。所以现在大学里百分之六十的孩子都是女生。也许她们并不会成为政府和商界最顶端的人物,但这确实是真实的变化。我认为这吓到了每一个人。既吓到了男人,也吓到了女人。我的理论是,女人在其它方面做了补偿性的倒退。比如说,如果我很性感,那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尽管我希望上帝兼顾我的每一面。

  Q:您的理论如何应用于好莱坞呢?

  A:在战前,你可以看到电影中到处都有芭芭拉-斯坦威克、赫本和琼-克劳福德扮演的强硬女人,她们可以主宰银幕,是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女人还未如此强硬,对男人构不成威胁。银幕上的那些女人,在生活中不存在。基本上,女人都还是呆在家中做家庭妇女。

二战结束后,女人开始工作,并喜欢上工作后,银幕上却突然出现了像玛丽莲-梦露这样的性感女人,她们都很柔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开始慢慢出现越来越多的女强人。男性主宰的好莱坞自然不希望在银幕上反映这样的趋势。

  Q:七八十年代又开始了一波银幕女强人复苏的浪潮,但后来怎么又戛然而止了呢?

  A:这次是因为女人们也不喜欢女强人了,因为她们想和男人呆在一起啊。

  Q:2006年您在《时尚女魔头》里饰演的那个冷酷强硬的女总编Miranda Priestly,难道不会让好莱坞男性主导的制作方担忧吗?

  A:我认为这是个特例。通常来说,让男人通过一个女性角色去理解、体会女人的想法是很困难的。因为男人根本就不想那么去做。谁知道为什么。也许对他们来说,会很不舒服。但在《时尚女魔头》里,许多男人非常喜欢我的角色,因为他们想:那是我自己!我被人误解了。他们通过我的角色,找到了共鸣。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