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应该是这片最合适的副标题,发生在咱们普通人身上的,不可能是什么惊天动地,奇奇怪怪的大事件,感情经历也不太可能是那种起起落落,折腾的七荤八素的N角反复恋,一般只会是这片里的这种,慢慢的,有点窝囊的,但是确实可信的,没有巧合的生活经历。还有一句话是看这个片比较容易想起来的,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当然,在这里幸福没有比较,它只是一面镜子,清楚而且无情的通过对比照射出那些普通的不幸,这些不幸不是什么少年目睹灭门或者爱人遭遇大款,而是普普通通,但是入情入理的不幸,是一种生活慢慢越来越过不下去的不幸,是一种让你想都想不出来改变办法的不幸,因为这种不幸最倒霉的地方是不在于事,而在于人。
平凡的故事优点在于能打动人,但问题是不容易吸引人,就像发生在身边的事,看起来肯定比金刚狼有代入感,但可就没机会去干金刚狼那么惊天动地的事。所以生活片能否成功,很大程度看他的故事能不能在现实与戏剧冲突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这片毫无疑问达到了这方面的极致,首先他很真实,不管是老夫妇的幸福还是那几位老不幸,绝对是没有一点虚构,切实存在的,其真实性由全片不停勾勒出的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证明,看过绝对能给大家一个,这人就该是这命的结论。而且他很好看,虽然开局难免有点闷,但应该说是已经尽快进入了抓人的地方,而且还独具匠心的将段落分为了春夏秋冬四个章节,通过这实际上的四个小段,让观众好好跟着影片走,体会一下这种背靠着幸福看得见就是摸不着的绝望感。
全片基本上是两条线,老夫妇的幸福线和其他几位的不幸线,幸福线是不变的,不幸线是一直在变得,从看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幸福线是一条对比线,真正的主旋律还是在不幸这条线上,所有的杯具都是把幸福摔碎了给你看,而这片是把幸福当成一个镜子,始终放在那让你照,不幸的人照着幸福这面镜子只好加倍的痛苦,她肯定会挣扎,于是在春天,不幸萌发了希望,这种希望在夏天带着一股绝望的狠劲付诸了实现,但就在一切似乎表面上有了点光点的时侯,萧索的秋天的现实彻底击碎了不切实际,不脚踏实地的空中楼阁式自欺欺人的幸福,最后,在寒冬中,幸福的还是幸福,更加幸福,不幸者还是不幸,由于努力的失败,希望的破灭而更加不幸。这已经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她争了,但争得不对,不是好好过生活而是生活在妄想里,于是自然,只好摔的比越来更低。
踏踏实实的把一个关于老去的不幸讲的透彻而好看,这是一个实在的导演作出的一个实在的好故事,他的每一个情节都是合情合理,而且是为了自己的主题而服务的,这似乎是一部电影起码的要求,但在目前大家都奔着新奇特而去的时侯,这可能还真是一条不容易做到的底线了。看着一个平凡家庭和他们周围的人度过一个平凡,但是重要的一年,这种感觉就像是哪句话,待到使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一种说不出的伤感环绕着自己。待到老时,我们会走上哪条路呢,从这个思考来说,这也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片,我们的将来如何,只取决于我们眼下如何做,负责任的好好过生活,把自己幸福的根基扎牢,将来生活自会是参天大树;无所谓的态度面对一切,不管过多少年,还是一颗风中浮萍。斯坦李要是在我朝,应该是人民艺术家了,希望我们也多一点这种张大民式的老百姓身边的故事,会很亲切,起码对于我来说,这么以人为本的故事,是很久没看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