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渐渐的任何东西似乎都能用金钱来衡量。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知识,信仰,和平,这些课本中教导我们能够构筑人的精神世界,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东西,我们随手就能找到它们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的例子。媒体兴奋的报道着澳门赌王各房妻子争夺家产,梁洛施分手后能拿到多少亿的分手费,折射出畸形的大众文化心理。我们都慢慢习惯了用消费的方式来满足猎奇的心理,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换取爱情的安全感,甚至用金钱换取流逝的时间,整出一张年轻的脸。
因此张一白是聪明的,回忆当然能够用来被消费。大家花上几十块钱和一百分钟的时间,借由一部过去的电视剧来回忆一下十几年前的时光,人人都能体会出一些物是人非的伤感。说白了,《将爱情进行到底》就是赤裸裸的消费70后80后的集体回忆,当然这本身无可厚非,而电影的票房也说明大家乐意进行这么一场回忆。然而我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一题材,就有责任给观众一个好的交待,这是对大家青葱岁月的尊重。看完电影我颇为失望,电影过分沉溺在营造物是人非的伤感情绪中,让它变成了一个矫情的消费品。
影片一开始就用陈明的《等你爱我》帮助观众进入情绪,相信此时就有一些感性的观众情绪会有起伏了。影片分为三段,分为讲述12年后杨峥和文慧三种生活。第一段讲述的是两人婚姻的七年之痒。大量超现实主义画面,陈奕迅和王菲的插曲,电视剧版熟悉的配乐都让这一段看起来像一个加长版的MTV。电影为了表现物是人非的时间流逝感,设定两人婚姻的问题在于彼此忽视,然后再来一段重新审视,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展现这些年两个人的变化,只是将七年之痒简化为彼此忽视,显然是过于简单了。况且在杨峥的独白中提到几年后文慧成了家庭主妇,然而随着剧情发展我们发现文慧已然成为神秘树酒店的“文总”,倘若连妻子成为“文总”却还以为她是个家庭主妇,忽视对方到这种程度的婚姻也是没什么可挽救的余地了。
第二段两个人都只是普通老百姓,一个是在闹离婚的汽车修理工,一个是拖着两个小孩的离婚妇女,通过一次同学聚会又尝试着重温旧情。导演显然明白观众看这部电影的目的,依然是直接使用电视剧版的配乐,还使用了不少电视剧相同的场景,插入电视剧片段,两相对比来直接展示物是人非,一大堆东西丢给观众很难不让我们回忆一下过去,审视一下现在,看看这些年自己发生了些什么变化。这一段不功不过,只是结束时杨峥的台词过于刻意,“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我们都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们了,还能怎么样,还想怎么样。”其实这一段要表达的已经表达了,这些意味需要让观众自己体味,刻意点题的台词不仅多余,还限制了观众的思想。
第三段拍得像个风景宣传片,其实就是一个怨妇的疗伤之旅,跟小三正面过招,还拉初恋情人来当垫背的,情节套路其实已经在时下的电视剧中被反复使用过了。结尾杨峥面朝大海的场景意图是要给电影来个深化,大海象征永恒,即使不能在一起,他们的那份爱情也会永远在彼此的心里保留位置,进行到底。这个结局安慰意味大于符合剧情逻辑,观众心里明白现实中这样的爱情很难存在。
影片段与段之间用真人访谈连接,说的都是爱情的坚持和温馨的瞬间,想要再催一把泪,可是影片讲述的都是爱情在时间面前的质变,基调不符,看着非常变扭。
其实这部电视剧并没有像电影宣传的那样影响巨大,只是众多观众有记忆的一部,相信大部分70后80后看这部电影不是奔着这部电视剧而去,而是用这样一种消费方式回忆一下过去的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