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票
因为三个对电影有着相当激情和野心的女性,昨天49元如愿一睹。
见面会
提前十分钟到,2、3百座都满满的。李导比照片瘦点,这时后悔没带相机。李玉说:“范爷就在成都,但她确实病倒了,所以没能到场。。。”;陈柏霖说:“我是提前2天就来了,在成都看牙医。。”;制片兼编剧兼演员的方励说:“我是地道的成都人,影片大部分是在成都拍的,范冰冰的祖籍在成都温江,剧组是回家了。。。”。以下有剧透。
片名
一直纳闷这个片名,观后以为:
1、成昆铁路经乐山境内有一小站,叫观音山,在金口河大峡谷(前年途经该峡谷,名气不大,但很有特色和野趣)。这段铁路,是三个迷茫的青年逃离都市,寻求速度以释放,寻求清静以心安的精神家园。
2、山上一座震后重建的观音庙。泥塑的观音在地震中当然不能幸免,四人与山民重建观音庙过程中,常越琴心结开了。。。从这里,影片提升到了信仰层面。
选题
喜欢这类的选题。一是关注当下话语权少的所谓“边缘人”。不像国内有些不接地气的影片,不是段位摆的高,就是时针指的远,这点很有诚意。二是思考青少年对前途的迷茫、中老年对精神的信仰。这是大多个体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有人提到个说法,信仰缺失的一代,影片比较强烈的触及到这个命题。这点很有现实意义。
角色
范冰冰的精神和表现值得影后来肯定。两个15、6岁就有事业心的女孩,在若干年后知遇的缘分和磨合,在讲究团队共创的剧组里,这点是不可求的难得,特别是两段烈女情节编排,很加分。肥皂的角色很必要,平衡了其他3个各有不幸的身世,添喜感。看丁波就想到《海角7号》的范逸臣,把个性和叛逆都挂在脸上,也许小女孩喜欢看吧。丁波在酒吧滥情的心态,很真实。男孩也罢,即便是男人,也有不成最、便成醉的无赖和不可理喻。
情节
情节、镜语、剪接都比较生猛、贴近生活,整体很不错。快节奏和几个笑段调剂了其他几个角色带来的压抑。入室并换冥币这段有些勉强,忽视了常越琴。
结局
一对情侣各自解开了来自上一代的心结,也解开相互的隔阂,这结局挺好。虽然比较中规。常越琴的结局,禅宗的顿悟搞的过了。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让观众在电影里死一回,本是加重戏剧张力,抒发情绪的有利卖点。不过个人觉得这段的理由铺垫不充分。尽管导演在表现手法上,前有割腕、小庙夜谈做转承,峡谷上飞瀑般的选择也弱化了许多,还是觉得突然。相信禅宗的大义,是在渡的智慧,不是简单看破,直奔生命终点。说开了,不幸的人有了无边的苦,就有理由走这所谓“积极面对,天堂在一起”的一步?印象里,有几部受东方神秘禅宗影响的电影,《姿三四郎》莲池中对柔道的顿悟,好像说的过;《卧虎藏龙》因小虎前有传说的讲述,当小龙各种情结堆积上来,做了对的起自己的“心诚则灵”,算是个恰到的编排;《英雄》刺秦的瞬间、《天地英雄》结局时舍利子的除恶救善,显得忽悠。觉得《三峡好人》的结局更真实更动人,当民工听山西人说煤矿干活能挣更多,但更危险后,没有话语,打起背包跟着赴煤矿。。。
脑里出现了常越琴站在飞瀑下,舞着水袖,唱着教南方唱的悲子唱段的画面。。。
峨影
最近有两部电影,《让子弹飞》和《观音山》都有峨眉电影集团的参与,峨影要雄起!想起几年前出差到南宁,抽空找了半天的广西电影制片厂,穿过大门外喧闹的排挡,里面一片冷清和破旧。。。
离场
路上哼着《蓝莲花》,这悲壮化着激爽的快感,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