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好莱坞当红小生马特•达蒙的成名之作,与死党本•阿弗莱克共同完成剧本的创作并联袂演出。罗宾•威廉姆斯继《死亡诗社》后,在本片中再次扮演教师的角色。
片中,马特•达蒙饰演一位劣迹斑斑的问题青年威尔,叛逆不羁的他却拥有着过人的才华。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发现威尔惊人的数学天赋后,请来好友心理学教师肖恩为其提供心理辅导,通过肖恩的不懈努力,两人逐渐建立信任,最终在肖恩的帮助下,威尔走出心理阴影,面对新的人生。
影片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度剖析了威尔复杂的心理特征。
威尔自幼父母离异,由于有童年被继父施暴的不幸经历,因此除了一般单亲孩子具有的自卑、偏执、敏感、缺失安全感、自我保护意识强等性格特征外,在潜意识中的还具有暴力倾向和攻击性。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威尔的自我防御心理很强,加之具有高智商,使其自我防御心理机制具有攻击性。这也是为什么前五个心理治疗师,在为威尔治疗时纷纷败下阵来的原因。
下面先从心理学的角度简要分析一下威尔的几个主要性格特征:
一、失去自我
虽然拥有着非比寻常的高智商以及数学方面的过人天分,威尔却没有把这些才华用在正途,靠做劳力糊口,整天与几个死党一起挥霍青春,甚至故意去做一些低级、冲动、没头脑的事,而不愿被人发现他真实的自我。
二、自卑
由于童年受到的伤害,威尔害怕别人了解自己,特别是了解自己的过去。面对女友,威尔宁愿用一个个谎言来掩盖,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情况。威尔不敢面对过去,害怕别人发现他的弱点。
三、缺失安全感
威尔渴望获得爱情,却又怕受到伤害。他害怕女友抛弃自己,对此感到恐惧,结果选择先抛弃对方。在与女友产生矛盾时,威尔明知两人相互深爱,却说不爱对方。这是自我心理防御机制的反向作用,深深的伤害了爱他的人。
威尔此前从没有离开过南波士顿,不敢去体会自己不熟悉的环境。
四、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授安排心理治疗师为威尔做心理辅导,希望将威尔引向正途。然而威尔极强的自我防御心理非常排斥这种行为,根本无法与他人建立信任。
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有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欲望我,遵循享乐原则,属于生理或生物性的低层次的我;自我是主宰我,遵循原则,在个体的需要和外在环境的限制之间取得平衡,并以有效的方式应付现实问题。超我是道德我,遵循道德原则,按照良心及规范的标准行事,属于精神面的高层次的我。
三个我基本上是彼此相对而不协调的,因此人格结构本身即隐含着冲突性,当本我的欲望与超我的理性产生极大的予盾,超过自我所能负荷的强度时,个体即产生焦虑、不安,有时候这种冲动与不安会被个体压入潜意识中,而影响个体的行为,或者个体借着防卸机构,得到调整。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资料来自百度)
那么肖恩又是如何获得威尔的信任,击溃其心理防御,从而把他从过去的阴影中拉出来的呢?让我们重新了解一下这个过程。
首先,肖恩强调自己不是心理医生,而是一名心理学老师。与前几位治疗师不同,肖恩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医生,尽量不去刺激威尔产生排斥和抵触情绪。
其次,在与威尔的交谈中,尽量不去做主观的评价或判断,而是客观的叙述,这样做可能会更容易被威尔接受,产生一种平等的感觉。
再次,肖恩没有主动去控制威尔思想的举动,两人交谈的话题完全是随意的,没有控制的。比如,在两人第一次谈话时,威尔被肖恩工作室中收藏的各类书籍吸引,两人便有了交流的话题,这并不是事先安排好的,而完全是随机的,甚至是随威尔的意愿进行交流。而第一个心理治疗师恰恰是在这方面失败的,威尔有了被操纵和被引导的感觉,从而很快启动了心理防御机制。
虽然肖恩与威尔的首次面谈失败了。但在第二次面谈中,肖恩显然做足了准备工作。在这一段镜头中,肖恩有一段连续近五分钟的讲话,影片运用长镜头记录了两人的面部表情变化,肖恩语气平和,态度诚恳,即肯定了威尔的优点,也犀利的指出了他的问题所在。肖恩一连串的发问让威尔哑口无言,没有了先前的狂妄,紧张的甚至不敢用目光直视肖恩,只能偶尔用余光偷瞟一眼又马上离开,害怕自己的眼神暴露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段戏中,马特•达蒙的表演非常生动。
此后,再接下来的面谈中,威尔终于主动开口,渐渐地在两人之间产生了朋友般的信任关系,对某些事情威尔开始征求肖恩的意见。
最后,刚刚与女友分手的威尔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现给肖恩,道出了自己童年时被继父暴力伤害的事实,而肖恩也坦诚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此刻,肖恩很好的利用了这次机会,连续重复说了六遍“不是你的错”, 终于威尔泪流满面,放弃了意识中的自我心理防御,坦然面对过去和现实。
其实,早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就暗示过影片的主题。肖恩在心理学课堂上,对学生们说:“信任,是突破患者心理防线的关键。……在人脆弱的时候发起攻击,这是我的座右铭”。
这是一部关于信任与爱的电影。同题材的影片并不少,比如《死亡诗社》中“船长”与学生们建立相互信任的心理过程,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莫安琦与本片的威尔就有着相似的性格特征。
本片凭借马特•达蒙与本•阿弗莱克共同创作出的剧本,获得当年奥斯卡、金球奖的最佳剧本奖,获得不小的轰动,罗宾•威廉姆斯也获得了最佳男配角奖。应该说,除了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与艺术成就外,《心灵捕手》也是一部学习和了解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生动教材。(文\贝鲁尼卡 201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