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血4》,以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的缅甸种族内战为主要背景;退隐二十年之后的老兵“兰保”为主要人物,还有导演也出自兰保一直以来的扮演者,史泰龙本人。讲述的,是兰保与一个救援队,在缅甸营救不听劝阻的美国教会组织之前前后后的经过。
由于第一滴血系列从1981年至今已有三十年历史了,史泰龙也不再是当年的小伙子。因此,本片应该更强调于内在的对话,而不会是以动作主打的“第一滴血惯式”,如无意外,也是“龙哥”本人于该系的最后一击了。
两年前这部戏大家应该就都看过,不过当时没有太多肯定想法的应该占绝大多数,我自己也一样,可能是那时注意力都在北京奥运上吧。最近准备考试,在休息的时候又多看了几遍,本来是为了激励自己不要觉得没有十几年前那么能背就对考试没信心,要向老将们学习的意思。不过在不经意中发现这片子其实被评分是越来越高,因为在网上点播时发现它现在成了不少网站的热门片,不像前两年的待遇。前两年的待遇也是事出有因,不说别的,影片里总有那么些很堪比南京大屠杀式的死亡景象给观众们欣赏,不是不尊重别国的历史啦,而是说龙哥不可能永远年青,但也不用以这种方式来弥补火爆气氛吧,包括后段的战斗场面,虽是够震撼,特技效果显著,这作为是肯定的因素,不过龙哥貌似走了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给缅甸战犯们一刀两断、一箭穿心,真是一点不夸张,搞得人家都不知道是咋回事就挂掉了;再有的就几乎全是让咱龙哥处于追兵过百独自奔逃的途中,以及完全依附于重机枪挡板之后,显得又很是低调。这几点便与第一滴血系列显得格格不入啦,哪怕是被公认为完全次品的第三部在这方面的效果上也比本片强。但也很可能表明,同时作为主演和导演的史泰龙显然不想再打打杀杀,因为片中要么杀得“干脆”要么杀得“容易”,很难再现以往几部的惊天火爆,所以很明显龙哥不是为了动作的因素来完成这系列的最后一部。那剩下的,就是静态的因素在起作用,而静态元素更多的只会表现在神情和语言等方面。这样一来,自己就慢慢知道怎么看待这部片了,虽然晚了点,但学习不分早晚啦。
本片如果从这种角度,可看作为导演与主演的自我对话;而真实反映于剧情中的,主要就是越战退伍老兵兰保,和泛亚教会成员——青年小学老师莎拉之间的几番交流,且作为主要线索。巧合的是,这几番交流的激烈程度,指的是表面上的,与本片主题事件的进展激烈火爆度是成反比关系。首先一开始,勇敢的教会小组想请兰保协助进入内战屠杀区域进行道义扶助,此时对人性持悲观态度的兰保一脸铁青冷言相送,经过莎拉的调停才勉强同意,但不收酬劳、生死自负。在这段里只是穿插了别国内乱的凶险程度,但所处地点还是泰国境内,没有枪林弹雨和士兵,可是涉及人物在语言上的争议是突显异常的。好比教会小组队长与兰保很快就产生言语磕碰,兰保与莎拉也没有因为是异性而留点情面,相互间几乎直指对方人格处世不太“健全”。不过毕竟女孩子一般都说得过男的,下大雨的那个晚上,莎拉在思想言语冲突上占了上风,既然使得在刀枪面前也顶多是怒目圆瞪的兰保掩饰着怯懦后退了一步。这个情节也有可能便是全片的重心所在。片中将这个情节也专门设计在暴雨的夜晚,说明用心非比寻常,当时莎拉发现兰保其实心中正正有词,她自己的信念似乎站不住脚,说多无谓于是下船走人,但不知是不是又淋了一把雨马上清醒过来,她转身又向兰保喊道:“你不是真的不在意!”。兰保刚走下船也没来得及反应,只听莎拉又说:你如果真的像刚才自己所讲的话,那你便应该收取酬劳送队伍过去一走了之,但你并没有这样做,你心里还有东西是绝对在关注的。说完便回走到兰保面前。也就在此时,兰保这个铁汉,出现了几部系列故事中唯一的一次“畏缩”:他似有无意识的用手掩饰住自己的表情,同时还后退了一步,不知道该讲什么了。莎拉意识到这点便圆通道:‘其实自己也害怕,不过不想浪费自己的生命(有什么事也使她活得难受),虽然你我都不知道有些事情应该怎么解答,但试图挽救生命不是过错吧?有些力量总在促使我们行动起来对吗?’这时,兰保也发生了首次的态度改变,从非武力解决事端便是在浪费生命的态度,暂时转为也许还有第三种概念之类的想法了。而莎拉这个人物也同时经受了很大的思想考验——谁不知死亡可怕呢。不过以上思想斗争只是出现在人烟稀少的山村里,不是片中高潮的战场。
而在通向战场的路程之中,这两个人物之间的交流已经开始变得不那么严肃,更多的是自身生活状态的表现,也出现了一些男女间私人的情绪于其中。因此教会小组队长还显得有些醋意,这些从人物的表情可以看出。尽管途中不幸遇到强盗,哦,应该是说强盗不幸遇到兰保才对,援助小组还是执着的进入了缅甸,莎拉与兰保分别时也赠送了“信物”,这对男女实际上也产生了好感,只是有些相逢恨晚的感觉吧,我个人的理解了。
上述的两段交流,是由激烈转到平和。而最后,像刚才所讲的,真正处于战斗搏杀时刻了,二人当然是没空聊太多,而多以神态传情了。特别是在最后尸横遍野之际,兰保与救援队的雇佣兵虽克敌无数但也伤亡惨重。这时的莎拉明白到,自己的思想之单一,教会小组出事其实是迟早的事情,是自己间接造成了挽救他们脱险战士的伤亡。她与兰保远远相望,但已没有了带声响的交谈,兰保与其战友的神情,透露着面对无情现实的勇气与坚韧,虽然是无奈之举;莎拉此时心中真正惦记的还是其所爱着的教会小组队长,这位队长此时也没了醋意向兰保致谢,莎拉望着漫山残局,看着兰保痛哭流涕。兰保此时与其战友的神情没有再出现什么改变,这也许就是军人与百姓的区别所在吧。打完胜仗后是没有欢笑的,没人喜欢打仗。这里再结合先前兰保警告意志动摇的救援队长时用的那句话,大意是‘你不能走,我们该做什么事就是什么样的人——苟且偷生,不如死得其所。’——救援队的雇佣军们听完都若有所思,当地的“接应”听了却显得见怪不怪……。
最终的一暮也告诉了观众某些人见怪不怪的原因。但相信本片这个细节不是想烘托缅甸的这位接应人员是英雄,因为虽然人物的想法都大不相同,但在面对残暴及变态杀戮者时,他们最终选择的都是斗争,只是采用的武器不一样。而众武器又该如何搭配使用?这会不会方显众影片之真谛?到这里,其实也想起了去年的《精武风云.陈真》,同样都是原班老将出马,也涉及到种种现实的残酷还有儿女私情,且并非只强调某位人物。其中的人物也都没有做得很完美,好比陈真和兰保也一样。不过他们于片中的关健语言值得我们用以体会影片间的共通,如无意外,可以分别是刚才的:“你不能走……苟且偷生,不如死得其所。”和陈真最后于虹口道场的:“不变,就只会有一个结果,输!”。恰好两部片的表现形式比较其‘渊源’的确有变化。《第一滴血4》这几年受到过非议种种,不过《精武风云.陈真》是不是也会网上评价能有所改观?这只能再让时间来证明啦。但现在可就以时光网的评分来计算(时光网专业人仕比较多,所以评分相对更严格一些),两部片平均约为6.8分,得分不高,但合格还是有余,至少我们不能用‘输家’对其定性了。
201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