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儿童节----回顾经典动画《美食总动员》童贞促使“明天会更好”

$
0
0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这部片子对于大小朋友来说都会比较熟悉了。在预告片中,谈论奶酪的那位法国服务员,是由导演布拉德·伯德配的音。预告片刚一开始,就在显著的地方出现了一座过街天桥,你很容易就能认出它是巴黎著名的“艺术桥”。至于影片中那座虚构的饭店,则位于塞纳河的对面、卢浮宫的旁边、卡卢塞尔桥的西南位置。不过从奥塞博物馆这部分开始,影片中的巴黎与现实世界中的比较起来,只做了轻微的改动。动画工作组在制作影片的过程中,一直由美国最顶尖的名厨托马斯......以上的幕后信息可以看出本片来头其实不小,当然所讲述的故事也确实比较感人生动,所以六一之际,不妨再介绍一下这部动画片(摘自时光网):

 

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有怀揣梦想的权力,哪怕他是一只生活在阴沟里的老鼠……别看人家是老鼠,可也有个好听的名字--雷米,而他的梦,是成为法国五星级饭店厨房的掌勺。也许作为人类的你,可能不会觉得这个想法有多么值得惊世骇俗,但雷米是一只老鼠----除了蟑螂外,你在厨房里最没办法接受的啮齿类动物。

由于在嗅觉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雷米的一生都浸透在“厨师吟”的光辉理想之中,并且努力地在朝这个方向艰难地迈进,丝毫不去理会摆在自己面前的事实:厨师是这个世界上对老鼠最怀有病态恐惧的职业。不要以为所有的老鼠都像雷米这样“不切实际”,至少他的家人都还算正常,而且对于雷米的异想天开皆嗤之以鼻,快乐而满足地过着老鼠都在过的与垃圾堆为伴的生活。这时候的雷米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凡是看到能吃的东西,他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象:到底是火烧呢…还是嫩煎好呢……。

你还别不信,有的时候梦想和现实,真的只有一步之遥。雷米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竟然搬到一家法国餐馆的下水道安家。这还不算什么,最神的是,这家餐馆的创始人,恰恰就是雷米毕生的偶像----法国名厨奥古斯汀,他曾说过的那句“人人都能当厨师”早就被雷米奉为金玉良言。可是雷米也有自己的麻烦,因为他不能让自己在厨房中被发现,否则就会引起惊天动地的可怕混乱,他很苦恼:为什么自己只是多长了几根胡子和一条尾巴,就要受到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呢?

就在雷米饱受折磨准备放弃的时候,却发现餐馆厨房里有一个倒霉的学徒林尼,因为生性害羞而遭排斥的他,在厨艺上更是没什么天赋,即将面对被解雇的命运。于是,逼上绝境的一人一鼠,竟然结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同盟:林尼以人的身份在前台“表演”,雷米则奉献他那有创造力的大脑,在幕后进行操纵----没想到,他们竟然共同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林尼在雷米的帮助下,成为了整个法国饮食业的“天才”,他们撼动的,已不仅仅是巴黎,还包括整个世界的价值观……。 

 

我是和外甥一起看这部戏的。在开头给我印象最多的是幽默的气息,还有就是一下子重复了很多遍的“偷”字,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导演要在开头强调它,只是感觉影片会有着独到的用心,所以后面就不把其完全当搞笑片看了。电影中的老鼠,与现实中的人,相互烘托,仿佛在告诉观众们----其实咱们自己并非另当别论。‘老鼠主角’内心冲突之渊源,也是影片的精髓,主要是来自:少年壮志难掩愁;不要浪费才干,否则受之有愧,要受之有理,且应受之有利,等等方面。当然还有食神与那位评论家的“分歧”,PK的,是“人人皆可掌厨”VS“烹调可不是普通活”……关于这一小段情节,片中运用的是最传统的动画表现手法,也是“最真切”的……其实我不是褒义啦,现要再举个例子方便理解,可能都会让大家被老套得想笑。好比多年前的动画片在开头段的情节交待,一般都会是这样的形式:在一个叫XX的地方,住着一位A,他怎么怎么好……。而XX还有一位B,这B啊,他怎么怎么坏……有一回啊…这A和这B因为XXX于是就XXXX了——到底谁会最终胜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好了好了,胃已经受不了了,这至少是黑白片。大家明白我意思就行啦。但是本片不知为何,就偏要用这种形式作开场白,幸好前面有一段鼠类介绍,先让观众有了颗定心丸,不然,至少我们时光网的评分绝对是七字头的,不会说是佳作。所以这一段可能说明了影片的设计,是出自一位或者许多位长者的用心。片中描写的,可谓是‘几位少年’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用的题材是孩子们最爱的吃,特别适合儿童题材啦。况且今天是‘六一节’。但好吃的之所以会好吃,影片告诉我们,是因为它的背后有无数的艰辛作铺垫。这电影属于搞笑片毫无疑问,尤其是花絮,我和外甥都忍不住要重复看了几遍,搞笑程度设计的绝不亚于星爷。但幽默的背后,也显现出该片‘志在必得’的霸气,仿佛一早就能预知效果,其信心何来,看过本片的好友应该都能发现,触动人们心灵的最后一幕就是答案,震撼的感觉仿佛都有了。但相关的具体情节一点也没啥大惊小怪,而且食神店还关门大吉了。因此,那种震撼是基于先前的几位主要人物所构建的曲折故事。这些情节都可以用曲折来形容,三位关键人物,噢,其中一个还只是小动物,来自社会的地层,其他两位则来自社会的底层。与他们一直在间接对话的不是别人,而是食神的‘精神灵魄’。可实际上,其对小老鼠讲的每一句(不论贬义褒义、积极消极),又何尝不就是人们自己在对自己说话。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肯定有无数道理的;相反认为自己行的话,也还是有无数的理由。因此,片中的人物、动物,总是处于矛盾焦虑之中,电影的进程,就是一个个矛盾不断被解开的过程,是它在推动着刚才所述的震撼力被堆积起来,且愈发强大。

 

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那位形像被设计得非常不佳的“大厨”(和老动画里坏人全穿黑衣服一个理)。他也在不断的行动着,精力体力是积极充沛的,但他的注意主要放在自己的私欲上,真担心片子把这一块摆得那么明显,还故意为其设计那么多丑陋的台词(又和老动画的风格一样,其实看的时候都有些难受),这个片中局部实在是有一种要一土到底的感觉,也跟所谓正面角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对比。但也正是由这个效果可以发现,因为前几位人物和鼠物也都是有着私心的,私心无处不在,只是他们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吧,更多的是善心而已了。这样才塑造了源于现实的“真实人物”,还有老鼠。所以才反应过来,导演等是不得不将那位大厨作为牺牲品,来形成更为有效的反差,负面化后既然还不断丑化他的形象,却也似有似无造就了“负负得正”的弥补效应,意思是债欠多了,就麻木了。在片效中的负面作用反而减少转移掉了。这使我不得不佩服制片者的高明,非常精于变通。楚楚动人、栩栩如生的电影往往出自此类手法。还有就是几位“正面角色”,他们于片中似乎无时无刻都处于忙乱当中。大家如果用体育比赛的背景音乐一试便知,非常协调。而之所以这样设计,相信也是告诉小朋友们勤奋的意义,因为童年期正是人格发展中的“消除自卑感,建立勤奋感”的成长关键期,老迷着卡通不是正道。不妨看作是导演等幕后的良苦用心吧。 

 

最后,说到片尾比较感人的那一幕:那个权威级的“美食评论家”与雷米的‘间接对话’----他的苛刻、刁钻最终被菜肴折服,主要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并非是那道在条件有限情况下赶出来的乡下小菜,而是埋藏在人们内心,且从未真正消逝过的“童年记忆”。这让我想起一段歌词,正好是外甥当年幼儿园毕业礼上的主旋律《明天会更好》,今天就此也再次祝愿大小朋友们第六十一个六.一节,节日快乐、幸福健康!

 

                                                                        2011-6-1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