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QT万岁!!——观影者的角度读《无耻混蛋》(是的,是读,而不是看)

$
0
0

 

 

QT说:《无耻混蛋》的剧本我写了十年。

 

QT还说:当初我想不好它的结局,所以先找乌玛美女拍了《Kill BIll》,这一拍就拍了两部,这一拍也拍掉了两年的青春。

 

好吧,我们承认,QT把一部历史战争片玩High了,玩出花活了。正如结局的那一句:I think this might be my masterpiece. 这句话,必须毫无疑问的,是QT对自己的这部《无耻混蛋》的总结性评价。HOHO,一个混蛋对自己的混蛋电影的至高评价,超过落水狗,超过低俗小说,超过刑房——Masterpiece,我同意。

 

说到如何玩high了,玩出花活了,来来来,把片子搁在大家伙儿面前,咱们一点一点分析。

 

《无耻混蛋》,历史片?

 

正如QT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想不好它的结局。但是后来他想好了,妥妥的想好了,那就是希特勒必须死,但不是1945年死在进攻柏林时自己的枪口下,而是唐尼这个专拿木棒给德国人开瓢的“犹太熊”的枪口下,1944年,巴黎某电影院2楼包厢。同样西去的还有戈培尔,戈林和鲍尔曼。原来,是第三帝国的覆灭。

 

这就是《无耻混蛋》的结局,历史片?观众全被QT这个无良的恶棍给耍了。

 

《无耻混蛋》,战争片?

 

二战片,美国人斯皮尔伯格拍过——两部都是经典,法国人让雅克阿诺拍过——狙击手对决的大片水准,俄罗斯人尤里奥兹洛夫拍过——上个世纪的红色影片,中国人吴宇森也拍过——不过那是讲述太平洋战争的,如今,轮到QT来拍了,在我们都觉得QT会拍些古怪都市边缘的题材的时候,QT带着沉重的战争,还是二战题材来了。

 

没有硝烟,没有战火,没有间谍对决盖世太保的紧张刺激,没有拯救民众的崇高大义,更没有皮糙肉厚经打耐摔的英雄形象,只有夸张的搞笑的流氓恶棍形象,只有顺理成章却又让人无法想象的各种意外,只有让人戏谑的情节。一如落水狗,一如低俗小说。

 

好吧,战争片?又让QT耍了。

 

所以《无耻混蛋》正在向那段历史致敬,正像它原本想用的片名:曾经某时,在德国占领的法国的故事。它依托了一个历史背景,依托了一场全人类的战争,但它在塑造自己的故事。没有人敢像QT这么玩,没有人有QT这么浑(请念第二声),但是他玩的潇洒,他浑的有理,他让一群一群的人陪他一起疯,一起乐,一起犯浑。布拉德,戴安,克里斯托弗,还有观众们。

 

老派的配乐,老派的片头,这是QT的一贯风格了,怪异而怪诞,但是又让观众心悦诚服的乐在其中。还有第一章里,兰达上校的怪异的烟斗,第二章里,严肃的杀人场景中,突然插播德国叛变中士的背景介绍,第三章里,关于35毫米胶片易燃的科教片横空出世,第五章里,一个气泡甩出一个箭头,“叮”的一声,指向戈林和鲍尔曼。可笑吧,可劲的笑吧,QT在自己开怀的同时,把所有人都逗乐了。

 

按时间顺序叙事?好久没看见QT这么正经了,或者说,从来没看见QT这么正经,尽管是双线的,尽管用了章节,但是真的按照时间顺序,款款道来。只能说,情节的意外,无可预测的下一秒,让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忽略时间线是否是插叙,乱叙,还是正叙了。

 

说到这里,貌似刚刚开篇。想说的还有很多——

 

演员们:

都说布拉德皮特操了一口夸张蹩脚的德州音,听来的确怪异无比,像是退休多年的老牛仔又在墨西哥乡下呆了二十年,母语都不利索了。再配上那撇小胡子,混蛋就得有无耻的范儿。而他手下的那些个恶棍们,有专拿棒球棍给德国人开瓢的犹太熊——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有爱好捅盖世太保的叛变德国中士,还有一群其他的匪兵甲匪兵乙,号称深入敌后的别动队先遣军。问题是QT一点想把他们置于危险境地的觉悟都没有,10个人,轻松写意的在敌后游荡了三年,扛着机关枪,见着德国人就扫,扫完割点头皮收藏,还得留几个幸存者做开瓢的玩物和人体雕刻的作品。太轻松了,过于轻松了。

 

都说克里斯托弗沃兹演疯了,苟同至极。彬彬有理的态度,绅士的举止,温和与温柔并重的神态,略显神经质的动作,以及和煦的笑容,汉斯兰达,党卫军上校,观其杀人,如沐春风。戛纳影帝,实至名归。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如此抢戏的配角,实至名归。

 

索莎娜,梅拉尼罗兰,这个法国的美女是片中最亮眼的一道风景,最后一章身着大红礼服站在窗前,背景深沉的音乐,默默的凝视窗外,在我心中留下了如此的一抹惊艳。第五章的名字:Revenge of the Giant Face. 最后的银幕上,当火起时,她的脸在蒸腾烟雾里笑着,狂笑着,体阅着复仇。尽管她早已死在了放映室。光与影,电影的本质,在这一刻,在这张复仇的巨脸上,被QT玩弄的活灵活现。你到底想嘲笑什么,QT?

 

Hicox,迈克尔法斯宾德,这个举止神态无比神似伊万麦格雷戈的小帅哥辅一出场,就开始了QT对德国导演G.W.Pabst的致敬,联系到之前情节中对Pabst的影片Weiße Hölle vom Piz Palü, Die的相关情节。可见QT的用心。值得一体的是Pabst导演了影片《刺杀希特勒》。跑题了,还是说说Hicox,英国中尉,纯正的英国绅士,操一口英国腔的德语。重量级角色,就在观众以为他将挑起“电影院行动”的大梁时,他挂了,原来他只是来打了两瓶酱油而已……

 

于是,又要说到QT最擅长玩弄的部分——情节

 

一如落水狗和低俗小说里面被影迷们经经乐道的那些桥段一样,《无耻混蛋》里更不缺少QT这个混蛋为我们设下的无数心理陷阱——你又在预测下面的情节?好吧,我给你暗示,然后,告诉你,哈哈,你又被我耍了~然后,观众会发现,貌似QT的情节似乎更为顺理成章……

 

只截取几处说说。

 

法国农场主与党卫军上校周旋了近20分钟,上校和蔼无比,农场主镇定有加,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映衬着希区柯克式的悬念与紧张——然后,农场主败在了一个怪异无比的大烟斗之下,把该招的都招了……荒诞吗?细细想来,却不。

 

漆黑的门框外,索莎娜向着夕阳奔跑(这个镜头相当的有致敬感),党卫军上校掏出手枪,瞄准,音乐渐渐紧张,一切依然是那样和谐,只等他开枪,或是打中收工,或是像观众期盼的那样——没打中,上校气急败坏,犹太小姑娘逃出生天。然而,上校瞄了许久,把手枪放下,友好的大喊:再见!索莎娜!OMG,心理的急转直下。

 

地下小酒馆,先遣队与间谍接头,终被盖世太保少校识破身份,经典的密室枪战桥段,我们只等浓墨重彩的两位英雄——英国中尉Hicox 与叛变德国中士如何奋勇杀敌,干掉一群大众脸的德国小杂兵和盖世太保少校,带着美女间谍离开——就像所有电影里书写的狗血那样。然后,开枪了,5秒钟的电光火石,就像Hicox所说:闪电战。于是所有人都挂了,冷酷无比的德国叛军挂了,牛X哄哄的英国帅哥也挂了(他只出场了20分钟?)……只有那位德国小嫩兵,抄着机关枪,当然,他最后也死在了莫名其妙的对敌人的信任之下。

 

影院放映室内,佐勒大兵与索莎娜激烈争执,点火时间越来越迫近,观众拭目以待,

看希特勒如何逃出生天。然后,佐勒大兵在享受着满腔爱意的时候,被索莎娜无情射杀……悲情音乐再起,索莎娜缓缓走向大兵,只想看看这个一直爱慕着自己的德国人最后一面,音乐越发的温馨了。佐勒翻身连开三枪,优美的慢镜头,血花四溅在红色的晚礼上,优雅而致命,音乐继续。复仇的女主角最终没有看见自己复仇的那一幕。只剩下银幕上那张巨脸和被犹太熊突突的面目全非的希特勒……

 

我想骂街。这是什么狗血的情节啊,太TM爽了。QT的疯狂将观众的情绪一次又一次点燃。其实QT一点也不想表达什么深层次的东西,他只是像那些无耻的混蛋一样,尽情的玩弄自己的电影,向老片致敬的同时,捎带手的将观众玩弄在股掌之间,还陪着他一起high。

 

我喜欢这样的QT,去他的探讨人性,探讨死亡,探讨爱情,探讨心理,探讨人格,探讨这,探讨那……情节的魅力,对QT来说,就是一切。

 

向QT独有的邪典魅力致敬。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