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琴和吉它此起彼伏的音乐声中,依斯特伍德在淡淡的述说着一个关于生死的故事。这个昔日策马扬鞭英俊牛仔,在耄耋之年竟能导演出众多的佳作来。关于阴暗的社会,关于惨烈的战争,关于理想和追求。。。他总是能带给人许多不同的感受。这次生与死的题材,其实并不需要答案,全在于观者的信仰与感悟。
如果我是一个通灵师,我会带着无限的好奇心去触碰陌生人的双手,对他们的心中影像一探究竟。当然,仅仅是出于好奇,时间久了,难免疲惫,这种“特异功能”会一度在生活中蔓延,泛滥成灾。剧中的乔治把他的通灵技术视为一种“诅咒”。所以,他早已放弃了通灵师的职业。而当他心仪的学厨女伴请求他为之通灵,又在他通灵后黯然离去时,狄更斯文章里的某段让他感同身受,那些过去曾一度在他生活中蔓延的痛苦感觉,象个不速之客般归来,比以往更强烈,压在他的心头象一支悲伤压抑的乐曲。通灵,如同是在偷窥死者的灵魂。不过,有多少失去亲人的人,想通过通灵师来建构灵魂的桥,期盼与死者的隔世对话。围绕这个通灵的迷题,三个故事的主角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家玛丽是亲历者和试图解迷的人,乔治是生者与死者间的送信人,而失去哥哥的小男孩马库斯,苦苦寻找着通灵师,期盼与哥哥的“相遇”。
“从今以后”这个片名,应该是依于剧末而言的,在剧末,三个故事中的主角在伦敦相遇,通灵者乔治与作家玛丽一见钟情,拥吻在伦敦街头。小男孩马库斯与乔治通灵后,逐渐摆脱对哥哥的思念之痛,从此不分你我,我在亦你在。“从今以后”一个个美好的人生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