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天国王朝》中我们忽略的台词

$
0
0

估计这部电影的导演版是我收藏最多的碟片了,从D5到蓝光,一应俱全,其实雷德利。斯科特的史诗片趋于模式化,《角斗士》《罗宾汉》《天国王朝》乃至《1492》,整个脉络都大致相同,但是我觉得,《天国王朝》的剧本的确是有独到之处,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够深刻。

源于“TLF”字幕组的翻译

你认为自己没有罪----这就是一种罪!

what man is a man who does not make the world better.

大丈夫,当造福苍生

--你打过仗吗

--是的,帮一个王攻打另一个王,为了一个记不清的缘由

--现在升级了,为一个神攻打另一个神


--是不是,在耶路撒冷,我能洗清所有的罪过,还有我妻子的

--我们可以一起求证

Be without fear in the face of your enemies.

Be brave and upright that god may love thee.

Speak the truth always, even if it leads to your death.

Safeguard the helpless and do no wrong.

That is your oath.

强敌当前,无畏不惧

果敢忠义,无愧上帝

耿正直言,宁死不诳

保护弱者,无怪天理

这是你的誓词


你活在我心中,又怎会落在地狱?

--我失去了信仰

--(教士)我对信仰可没有信心,说起信仰,我见过所谓教徒假借上帝之名为非作歹;圣者,侠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锄强扶弱;而神者,仁也,存乎一念之间,一心之隔。而君子小人之分,在于平素之行,从善或是从恶

人的命运,全都由不得自己,君命,或不可违;父命,或不可逆;但人仍有意志尚存,此者所以成就大业,但要谨记:即使王权之下,霸者之前,人,不可不问一己良知,当你面对上帝,你不可推说迫于无奈,不可推说当时是权宜之计,推卸不得!切记!

Such as we are, you will be.

有一天,你会和我们一样

--为什么保护盖(骑士团团长),他侮辱你,憎恨你,若有机会他会亲手杀了你;完成拯救这个国家,为了王国的安危而迎娶茜贝拉(皇上的妹妹),就这么委屈你?耶路撒冷不需要完美的其实精神

--需要,这是仁义之国,要么,便一无是处


守城重则,已交予我们,而我们已竭尽全力做了准备;当年并非我们从穆斯林手中占领这座城池,而正杀来的穆斯林大军,当年也没有出生;上一辈的恩怨,如今还于我们;当年受辱失城之人,早已作古;耶路撒冷是什么?犹太人的圣地,在当年罗马人拆除的宗庙之上;穆斯林的圣地,也与你们的在一起;何者更为神圣?哭墙?清真寺?还是圣墓;谁有权?谁都无权。。谁都有权!守城不是为了这些石头,而是生活其中的百姓

--你不能烧尸体,那要等到审判日才能复活

--如果不烧,三天内我们统统病死,上帝会谅解的,主教大人,若不谅解,那么他也就不是上帝,那我等也就无需顾虑

--What is Jerusalem worth?

--Nothing.。。。。。。。。Everything.


--耶路撒冷算什么?

--什么也不是。。。。。。。。无上的价值

--我们专程经过这里来找巴里安(男主角),耶路撒冷的捍卫者

--我只是个铁匠

--我是英国国王(狮心王)

--我只是个铁匠


关于这部电影,确有史实记载,但也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在这里转一下WIKI的评述


历史准确性情节与人物

国王鲍德温四世(1174年-1185年在位)的确是麻疯病患者,他的姐姐西碧拉(Sibylla)也确实嫁给了盖伊·路西安(Guy de Lusignan)。由于鲍德温四世在死前与盖伊闹翻,因此盖伊并没有立即继任王位。事实上,1183年,鲍德温将西碧拉与前夫蒙特费拉特的威廉(William of Montferrat)所生的五岁儿子加冕成为鲍德温五世(即蒙特费拉特的鲍德温)为王储。小男孩后来身为国王,统治仅一年便在1186年九岁时病死。儿子死后,西碧拉与当时深爱着的盖伊开始保卫城市并随后称王。事实上的加冕仪式比电影中更加戏剧化:西碧拉在成为女王之前已经被迫离婚,以确保女王能被允许选择自己的王室配偶,而在Heraclius牧师(即影片中贝里昂卫城时身边的牧师,电影中未提及名字)为西碧拉加冕之后,她选择了盖伊并加冕其为王。与此同时的黎波里的雷蒙三世(即影片中的Tiberias)试图与贝里昂发动政变,来支持其同父异母的妹妹伊莎贝拉公主成为女王,但后来由于伊莎贝拉的丈夫Humphrey IV of Toron背叛他们,并宣誓效忠盖伊而失败。

黎波里的雷蒙是耶路撒冷阿马里克一世(Amalric I)一世的堂兄,王国里最强大的贵族之一,有时也作为摄政者。他曾经宣告自己的王权,但由于没有后代,所以转而支持与自己关联的伊贝林家族。他经常与盖伊和雷纳德发生冲突,而盖伊由于由于得到国王喜爱,和王国的女性继承人结婚,地位青云直上。盖伊和雷纳德当时的确在骚扰萨拉丁的商队,但雷纳德捉拿了萨拉丁的妹妹却是基于两个事实的错误混淆:雷纳德在袭击了一次商队之后,萨拉丁为了确保下个自己妹妹随行的商队不被骚扰,而加强了戒备,因此他妹妹并没有受到伤害。

王国内部的不和给萨拉丁机会以执行其计划,达到重夺耶路撒冷的远期目标。耶路撒冷王国的军队在哈丁战役中大败,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战役本身在电影中并未详述,但对其结果有所描写。盖伊和雷纳德被活捉,根据al-Safadiin al-Wafi bi'l-wafayat记载,苏丹保证不会再赐任何东西给雷纳德,后来雷纳德由于喝了赐给盖伊的酒而被处决,这部分是符合史实的。盖伊起初被囚禁,后来得到释放,甚至西碧拉和他们的女儿们在1190年阿卡之战都病死之后,盖伊仍试图重回王座,但1192年的选举中被蒙费拉的康拉德(Conrad of Montferrat)击败。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在盖伊失败后,向他卖出了塞浦路斯的贵族头衔,后来盖伊约于1194年死于塞浦路斯。

历史上确实有类似中世纪议会的高等法院(Haute Cour),在这里,影片中的Tiberias与盖伊争论战争与否,坐正中央的国王鲍德温四世决定最终裁决。电影中提到1177年鲍德温四世16岁时,大败萨拉丁的蒙吉萨战役,这场战役萨拉丁勉强逃生。但实际上,这并非完全是鲍德温四世个人的指挥功劳,雷纳德及圣殿骑士也参与其中。 影片中出现的两大骑士团势力,医院骑士(Knights Hospitaller)和圣殿骑士(Knights Templar)形象相当接近历史。这些骑士组织是所谓的军事修道会,成员遵守禁欲的要求,原则上只接受教皇的指示而无视耶路撒冷国王,而且确实热衷于进攻萨拉丁和信奉穆斯林的异教徒,尤以圣殿骑士为甚。而盖伊和雷纳德当时都不是圣殿骑士,电影中的两人都身着圣殿骑士的外袍,但历史上,两人都是拥有妻子和家庭的贵族成员(Secular Nobles)。

真实的贝里昂是Tiberias的亲密同盟,一位道地的绅士,也是王国里最强大的贵族之一,而非铁匠出身。他的父亲Barisan(此为贝里昂的原名,来源于法语的"Balian"),是东方(可能是意大利)伊贝林家族的建立者。贝里昂与西碧拉事实上在保卫耶路撒冷时才团结一致,两人之间并无暧昧关系。贝里昂与西碧拉的继母,即阿马里克一世之遗孀玛丽亚康尼娜(Maria Comnena)结婚。《Old French Continuation of William of Tyre》 (即Chronicle of Ernoul)记述西碧拉曾经迷恋贝里昂的哥哥伊贝林的鲍德温(Baldwin of Ibelin),一个年龄是她两倍的鳏夫,但这个记述充满了可疑之处。相反地,似乎是Tiberias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娶西碧拉以壮大自己的政治集团,然而这个传说似乎没有电影里西碧拉与贝里昂的爱情有趣。

耶路撒冷攻城事件的记述是基于当时的文件和《Old French Continuation of William of Tyre》,这部书部分由贝里昂的所属官员所著。萨拉丁包围耶路撒冷约一个月,也的确击塌一部分城墙。电影中,贝里昂将所有可持剑的人封作骑士,但实际上,他当时只将一些市议员(Burgesses)封为骑士。具体的数字因历史文档不同而有差异,但可能只少于百人,而该城当时有几万名男性居民和难民。贝里昂威胁要摧毁每一座建筑和杀死每个闯进的穆斯林,和萨拉丁私下商谈献出耶路撒冷。电影中,西碧拉公主和Heraclius主教保卫城市的戏份都被降低,主教成了见风转舵的懦夫。萨拉丁只允许贝里昂和他的家人安全离开,但人民希望他留下守护,紧接着五天后,萨拉丁聚集大军准备屠城耶路撒冷,在被攻陷前夕,贝里昂出面要求向萨拉丁谈和,1099年十字军血洗耶路撒冷的大屠杀让萨拉丁无法接受。谈和失败的贝里昂使用天才雷普利逼迫萨拉丁,威胁他若不放过城中人民,他们会杀掉手中的穆斯林俘虏并摧毁圆顶清真寺。萨拉丁接受谈判,但要求城中每人都要支付赎金,男人十枚金币、女人五枚、小孩一枚,近三千人因支付不起赎金而沦为奴隶。贝里昂本人为不少人代付了赎金,萨拉丁则最后干脆免去了这种形式,电影为提高戏剧效果而简化此过程。电影结局提到‘难得的休战协定’,事实上是在贝里昂帮助下的和平协商,这也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结尾。影片将这结局改换了形式呈现,把理查一世受贝里昂的调停变成自己事先的拜访。

贝里昂并非来自法国,也理所当然不会与西碧拉回到那里,且理查一世攻陷阿卡(Siege of Acre)之后,西碧拉与两个女儿在营中因热病而死去。另一方面,贝里昂和理查一世的关系事实上并不友善,因为在后来的选举中,贝里昂支持康拉德而理查支持盖伊。贝里昂与玛丽亚安排他们的女儿伊莎贝拉与Humphrey of Toron强行离婚,这样伊莎比拉可以嫁给康拉德。为十字军写下诗歌记录的Ambroise称贝里昂“比小丑还虚伪”、“他应该被狗猎杀”。《Itinerarium Peregrinorum et Gesta Regis Ricardi》一书的无名作者称贝里昂是‘极端邪恶委员会’的一员,将他描述为一个残暴、浮躁、背信弃义的人,并指他从康拉德那里收受贿赂。因此电影中那样英雄般正直的贝里昂或许并不存在,历史上的贝里昂与玛丽亚结婚(Maria Comnena),由于他们和西碧拉同父异母的姐妹-伊莎贝拉女王(未出现在电影中)的母女情深,伊贝林家族成为耶路撒冷王国和13世纪的塞浦勒斯最强大的贵族。尤其是玛丽亚和贝里昂的儿子约翰(Lord of Beirut),成为13世纪前30年,整个基督圣地的主导力量。

该片的历史正确性由Hamid Dabashi教授作顾问,在后来历史频道的History vs. Hollywood系列片中也作了分析,该集并收录在发行的DVD中。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