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却不是欣喜之处。
Frank,17岁的天才。如果说是环境变迁,家庭破裂,母亲的自私冷漠,父亲的放纵导致他走上诈骗之路,个人觉得有些牵强。他天生就是诈骗家,且是个闷骚的诈骗家。高中转学那天,被个胖子莫名的欺负,转念间就以假装代课老师逼迫小胖念法文课文(貌似是法文吧),笑场。结果异常顺利,讲课,布置作业,开家长会(汗死),直到一个月后被发现,以请家长告终。未成年给未成年讲课,从这段就能看出他的智商不容小觑啊!
青春期的男生总是很敏感,母亲的外遇对他打击挺大,再加上后来父母突然离婚。果断冲出门外就离家出走了,逐渐走上了职业欺诈之路。他妈有典型小镇美女的特点,浪漫虚荣,自私冷漠。从他妈回应fbi的话,“那种地方(指曼莎,她家乡)的人从来都没听说过沙拉里这样的蛋糕。”她与老Frank的结合,除了浪漫更多的原因在于老Frank来自城市,是个有为青年,喜欢她要带她走吧。以至于后来,老Frank近乎破产之时立马就找了个会长并且随后就离婚拍拍屁股走人咯。在她与他儿子之间,我感觉不到一点母性光辉,仿佛她只在乎自己每天光鲜否,幸福否,有面子否,有钱用否之类。Frank对她却有一种深深的依赖之感,从一开始“责令”她戒烟,包庇她外遇,到后来在引渡飞机上知道父亲身亡后,逃跑去找她妄图寻找安慰。可气的是,她的母亲又生了个女儿,顿时觉得自己被亲生母亲抛弃了。转身就对来抓他的Carl说,让我上车吧!!凄凄惨惨戚戚。
老frank的人生就是在走下坡路,40岁前一帆风顺,40随后霉运当头,最后断头惨死。从开篇的辉煌到之后的小康,生活上的大起大落对小frank来说影响貌似不是很大。后面的诈骗不能说他是抱着重振家族雄威的愿望不是为了他父亲。他一二再的送礼物,表决心,先是希望父母能和好如初,后来是希望父亲能过上更优越的生活。他的父亲潜意识里还是向往金钱的,在了解到儿子是个经济诈骗犯时,想到的不是阻止而是鼓励。虽然我不认同,但的确和他的经历与人生观密不可分。Frank最后一次见他爸的时候,本希望他爸能够阻止他,结果他爸回答说,你停不下来了。Frank又一次果断拎包走人,带着决绝与无奈。最后有点自暴自弃的意味,跑到母亲的家乡曼莎小镇疯狂印支票,远销海内外。
carl的坚持不懈使得影片得以连贯。这类人物总是可以贴很多正面标签,简单来说就是个大好人,追逐的同时不忘改造。片尾总算是阶段性的让Frank不再逃跑假扮副机长了,同时让他的价值在fbi中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虽然结局很老套,但是我仍然是松了口气,圆满了。天才的成长总是有悲有喜,大悲小喜。
ps:原来新奥尔良的律师证2个星期的复习就能通过- -||人家还是个高中肄业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