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著的电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没读过原著的人看的懂。我想这也是最基本的一点。一来,已经有原著在头里打前阵,没道理改编不出好的剧本。二来,原创也罢,改编也罢,观众能看懂也是大前提嘛。
或许陈英雄同志,陷入作品太深了,一下子没法将各类人物向观众有情调地叙述出来。影片中的所有人物——所有,根本没有拍出灵魂。《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灵魂,在这部电影中成了一个造势的幌子,孕育出来的却是一个干枯的躯干。
渡边的散漫、被动在哪里?
晴子的孱弱、可爱、徘徊犹豫在哪里?
绿子的爽朗、勤快在哪里?
永泽的干练、放浪、才情在哪里?
木月的敏锐、细致在哪里?
敢死队的木讷、死板在哪里?
初美的稳重、大气、聪慧在哪里?
每个人物都没有铺垫就直接上场,好像两个还没见过面的男女,一下子要以身相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