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阴霾,声音撕裂,神情淡漠……《告白》的每一个镜头都竭力宣示着它的声嘶力竭,我仍然喜欢这样的支离破碎,沉浸于如此的迷离纷飞,内心却有一阵强烈的声音在告诉我——这些人的痛苦不是偶然,撒旦的伎俩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从小开始,从细入手,于是,我们见证了生命的消逝,那么轻而易举,那么微不足道,却撕心裂肺,痛彻心扉……
美月是班长,人如其名,美轮美奂,却如月般冷艳,冷漠的外表下深藏一颗冰凉的心。没想到在影片开头抚摸“露希娜”标志性纹身的竟然是她,她说,露希娜是另一个自己。内心空洞,渴望被填充,于是被骗,看似被露希娜所骗,实则是撒旦利用露希娜这样的形象来填补美月内心的空洞!
直树,胆小怕事,被欺负,被压迫,被利用……长期生活在孤独寂寞的自我世界中,渴望被解救,却被修哉领入了一场杀人的陷阱中。修哉如同他的梦魇,步步为营,让他逐渐走向灭亡。直树让自己肮脏,因为他想确认自己的存在。他在走向疯狂的路上挣扎彷徨,眼前不断出现修哉羞辱他的画面,最终他砍杀了自己的母亲,在撒旦面前,他一败涂地……
修哉的母亲是天才,她对修哉寄予厚望,当一切不如所愿,她歇斯底里。修哉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母亲认可自己,疼惜自己。婴儿用哭闹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女人用一哭二闹三上吊来挽回男人,修哉用各类变态的方式和杀人来唤回母爱。这不是修哉的错,是这个社会的错。他的发明得到了奖项,却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当他聚焦在残酷的虐猫事件时,满是欢呼喝彩声。世上太多的灵魂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他们挣扎,却依然彷徨,而这一切超越人类良知的行为却唤醒了撒旦种植在他们内心深处的邪恶与反叛,于是,他们沉浸其中,自得其乐……
森口老师和患上了HIV的男友生下了女儿,她和女儿的身体都健康。女儿的意外身亡,让这个女人失去了良善,处心积虑设计复仇,惩戒凶手。谎称在直树和修哉的牛奶中注入了HIV血液,致使直树心生疯狂;引诱寺田老师不明就里地关心直树,不断逼迫直树的家庭,导致这个家庭走向了彻底的灭亡;抓住修哉的弱点,让修哉无意识地亲手杀害自己的母亲,痛苦不堪,尽管从各种迹象显明她仍然是采用心理战来摧击修哉的最后一层防线……
我始终认为炸弹并没有爆炸,像森口这样会利用心理战术,宣扬生命可贵的女人,怎会轻易牺牲他人生命,何况线已剪断,炸弹已非炸弹。森口太了解人的心理,她深知道,肉体的创伤永远不及内心的伤痛,她直击直树和修哉的伤痕,深陷复仇中,赢得了这场拉锯战,却输掉了自我。
没有答案,太可悲!做母亲的人说,《告白》是想告诉我们,母亲很关键,很重要。然而,没有福音,都是空谈!也许每一位母亲都认为自己是最负责,最懂子女的,但是,有几个孩子认为母亲是完美的,无懈可击的。也许有合格的母亲,却没有满分的母亲。这也不是母亲的问题,这是福音的问题。没有福音,任何人都带着主观色彩来操控人生,而人的能力有限,于是,在撒旦的欺骗和诱惑下,不断犯错,自欺欺人。不仅仅是父母,社会环境也在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想法决定行为,这些行为正逐步侵蚀后代,所谓变态,无非是畸形社会的衍生物罢了。
伤痕,是一种印记,即使封存,它仍会在适当的时候解封,这阴影挥之不去~~~《告白》用一个班级中小部分的人彰示了整个社会的丑恶,每个看似罪恶的人,都会有更强势的力量来毁灭他。因为伤痕,每个人都是输家!
若治愈这伤痕,这个故事会被基督的应许彻底改写。我们在芸芸众生中悠然自得,忘记了责任,忘记了拯救。《告白》是一种警示,一剂针药,让我们在灰暗的色调中认清现实的险恶,意识到传道的亟不可待。《告白》给我们上了这一课,我们还能心安理得地过着所谓的信仰生活,让撒旦肆意横扫现场,让生活在如此璀璨年华的孩子们在这世上继续走向灭亡吗?
感谢神爸爸,您赐予我们看现场的属灵眼睛,让我们持定权柄,在这现场展开属灵的战争,拯救渴慕的灵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