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刚上映时,就去电影院看了,夏洛克福尔摩斯,维多利亚时代末期,这样的题材,我肯定不会错过。一直以来都在脑海里想象,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伦敦,带着礼帽,穿着西装马甲皮靴,拿着手杖,用着怀表,叼着烟斗的绅士们,一个名誉高于生命的年代,一个在1890年就拥有地铁的城市。一部顶级精彩的小说,不仅为亚瑟柯南道尔爵士带来了爵位,甚至为书中的虚拟人物福尔摩斯先生带来了爵位,可能是连女王都觉得这个人物实在是太真实了。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很糟糕,颠覆了原著角色,变得无厘头了,不好不好。
这个问题要几方面说,第一,改变了原著角色的一部分特点,是不是一定不好,第二,有些人云亦云的人到底读过几遍《福尔摩斯》,是否知道福尔摩斯先生在书中是个怎样的人。
第一点,角色在书中和电影中不尽相同,例子很多,不具体说了,是因为艺术表现手法不一样,如果想表现出优秀的形象,也就不会一样。书中的福尔摩斯是相对沉默的,话不是很多,但是如果在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塑造一个沉默的侦探,观众会觉得乏味。至于福尔摩斯的很多玩笑,这倒是符合的原著中的福尔摩斯就是个语速很快,很有幽默感的人。很多人认为福尔摩斯不应该是肌肉条条的,但是书中多次描写,福尔摩斯擅长拳击,剑术,力量很大,属于那种他一个打两个问题也不大的男人,这样的人即使不是肌肉男,也不大可能特别瘦弱。他是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宅男,喜欢用手拨弹小提琴,喜欢做古怪实验,喜欢吸烟,喜欢化妆跟踪,这都是原著中所刻画的。他和华生之间的感情,在书中就模糊不清,福尔摩斯把华生当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自己的旧黑烟斗。福尔摩斯和艾琳艾德勒之间的感情,我觉得是纯属增加趣味性(原著中福尔摩斯就败在艾德勒手下过,这女人绝不是白给的,福尔摩斯相当敬佩她)。至于华生的形象,相对符合书中描写,老实,强壮,腿部有伤,退伍军人,至于身高,原著中倒是比福尔摩斯矮些。至于华生是否应该愚笨,原著中没有明确表示,当然他没有福尔摩斯聪明,但他本人应该不至于愚蠢,福尔摩斯不会选择和傻子合作,做至交好友。
网上的资料说,这部电影是改编自漫画版的《福尔摩斯》,我倒觉得这样的福尔摩斯先生更可爱,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被接受。
电影的基调符合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英伦味十足,故事虽夸张,但也严密紧凑。其中,我个人觉得最出色的部分是配乐,汉斯季默再次做出了近乎完美的作品,小提琴和相对低沉的鼓声,塑造出了英伦味的维多利亚时代气氛,有偶时只听原声音乐,你都会感受到紧张感悬疑感,仿佛看到电影中天空阴暗的伦敦,看到石头路上的马车,看到满街的绅士小姐。
两位男演员的表现,不分高下,小罗伯特唐尼,作为美国演员,英国口音十分逼真,将福尔摩斯演得十分幽默可爱,同时也聪明绝顶。裘德洛也将华生的老实,忠诚,表现得很出色,在爆炸前大喊的一声“Holmes!”,让人为这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是不是友谊,两说)感动。
导演盖里奇的个人风格也相当有体现,叙事风格很流畅,镜头运用,快速灵巧,让一个相对古旧的悬疑故事,在保持紧张感的同时,节奏十分轻快。细节也十分有趣,比如一开始福尔摩斯用枪在墙上射出V.R.的字样,是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皇室徽号(Victoria Regina的缩写),福尔摩斯本人确实是十分爱国的,多次为大英帝国解决危机。
个人是十分喜欢这部电影的,可能是因为热爱这部小说,爱屋及乌吧。很小的时候就读了父亲那几本封皮很破旧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一直沉迷其中。在我心中,英国不只有,维多利亚时代,还有一个时代,叫福尔摩斯。
最后,小小的期待一下今年的第二部,希望会延续精彩的福尔摩斯华生探险,不要狗尾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