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垂危的“山姆”从“女儿”那里得知“妻子”已经去世的消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丝光辉已经消失,孤独、痛苦、悲伤,就像一个被家长遗弃的孩子留下了绝望的泪水,“我想要回家”的呐喊回荡在空旷的月球表面,蓝蓝的地球就悬挂在星空之中,可望却不可即…..
克隆人是好莱坞所钟爱的题材,而挖掘克隆人人性的价值往往又是这类题材所偏爱的主题,相对于迈克尔贝偏重商业价值的《逃离克隆岛》,这部《月球》对克隆人的人性挖掘更深,也带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和更深的震撼。电影的前半部分大篇幅的介绍山姆在月球上的工作和生活,在孤独中他始终以妻子和女儿为寄托….那些时常浮现在他脑海中温馨的闪回画面实际上都是他被植入的记忆,不知情的山姆把这些记忆当成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支撑着他在孤独中继续坚持。坚持到完成三年的工作,回到自己梦想中的那个家园。
然而,命运跟山姆开了一个大玩笑,当第二个“山姆”醒来时,真相慢慢的逼近,起初“山姆”还可以用乐观去支撑自己原有的信念,但当基地的机器人向他吐露了实情,当他发现了那些妨碍信号发射的电塔,当他打开了那个藏满克隆山姆的密室,一切都真相大白。此时的山姆已经绝望,但记忆中那份感情是如此的厚重,濒临崩溃的“山姆”给自己的“妻子”打去了电话…..夜空中美丽的蓝色星球,月球表面的凄凉萧瑟以及“山姆”隐隐约约的绝望哭声,那一幕触痛了我,相信也会触痛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
人类的科技可以创造生命,但这些被创造的生命并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他们是有血有肉有心的生物,人性中的爱深深的载入到了他们的肉体和记忆中,记得电影的最后即将逃离月球的“山姆2号”对机器人说,我们不是程序,我们是人。电影中的两个山姆性格迥异,但都体现了人性中的光辉一面,他们懂得爱,懂得同情,懂得牺牲…..在那些创造者的眼里,他们只是两具实验体,但在两人彼此的眼中,他们从对立、到理解、到尊重,他们是朋友,是患难的知己。邓肯琼斯通过两个克隆人的故事讽刺着人性中的残忍和冷漠,又借着克隆人天性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毕竟克隆人复制的是人类的基因,他们的血液也是人类的血液,只是在利益诱惑面前,人性恶的一面往往使人自私和冷漠,而在困难和绝望中,人性的光辉又会鼓励着人类去走出困境。
一部电影,一个演员,两个角色,两种性格,山姆洛克威尔拿捏的如此恰到好处,以至于让我忽略了两个山姆相同的长相,不同的语气语调,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性格表现,让我一直觉得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在演这两个角色,最令人感到亲切的是电影中可爱的机器人,它的表现完全可以用“萌”这个字眼来形容,通过屏幕上时而笑脸、时而苦脸表情切换向人们传递着一个机器的情感变化,当山姆得知自己是克隆人后,机器人为了安慰山姆,甚至做出了人类才会有的动作,伸出它的一只“手”试图去抚慰山姆。在电影的最后为了帮主山姆2号逃脱,它不惜清洗掉自己的记忆。导演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机器的牺牲去讽刺那些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惜冷漠、残忍的对待他人的企业家。电影用平缓的镜头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用带有人类基因的克隆人映射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也带给了我们跟多关于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的思考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