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爱情是自虐的最高形式

$
0
0

     刚刚在艺术院线看了这片儿,很奇怪为什么说话的时候表达不出自己的看法,唉。关于这部电影,想说的还是挺多的。

 

    故事看起来似乎没有开头,我们能看到的爱情故事就由女主角一个人展开了,她与男主角之间的故事没有任何的铺垫和交代,甚至在电影中间也没有任何的插叙,这一点让观众很难建立起对阿黛尔深切的理解和同情,不过这样的处理也就更客观的展示了这个女人追寻爱情的历程,而且给人一种将人物一生的某个局部放大、甚至是特写的感觉。

    特吕弗在他的电影里向来不做任何的注释,甚至看不到什么感情倾向,只是客观的用镜头去描述,不过你依旧可以感受到他对女性的深切关注与理解。这一点,在《祖与占》的时候就已经发觉了,不知道是不是与他单亲家庭的背景有关系,特吕弗对于女性角色的解读程度让我想起巴尔扎克,他在《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里面对于女性心理的描写让人觉得女性自己都无法这样透彻的了解自己。同样的,特吕弗在每部作品里都能从某个角度出发去解读女人,一直能挖掘到她们的灵魂深处。

 

   

  看片子之前心里还在想,希望不要是不虐恋片,否则会看得很压抑,结果却又是虐到底,而且是在精神上自虐。爱一个人就是一个人把另一个的心撕碎的过程,所谓这样的句子看得太多了,不过却也比不上恋人的一个冰冷的眼神来的更凌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半小时里我们一直在看阿黛尔自虐,可痛苦的就是这份自虐不是她自己选择的,而是最伟大的感情在一种最痛苦的表现。或许有人觉得阿黛尔的爱情已经不是她所以为的爱情了,可是她所以为的爱情又是什么?爱上一个人的因素有很多很多,对于家庭的逃避可能会成为其中之一,可是最后归结到她对他的感情上时,就不可以再把家庭因素考虑进去,那只是形成爱情的原因之一,而不能成为掺杂进其中的元素。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于阿黛尔而言,所有的情感、所有的矛盾、她生命里所有的意义,都被归结到这段爱情中了。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她为何有如此疯狂的举动。而当这样的爱情得不到回报时,无异于不停的撞向一面冰冷的墙,最后只能头破血流、体无完肤,再也找不回自己。

 

  

  

   《阿黛尔》这部电影中,阿佳妮是绝对的主角,甚至在别的角色说话的时候,镜头也从不离开她的脸(这种手法记得《木兰花》里也经常使用),甚至男主角也是一个很虚化的形象,于是阿黛尔的这场寻爱之旅就更像是一场独角戏。阿黛尔从家庭中走出来,很难说不是因为环境的压抑,或者是由父亲带来的压力,不管是何种原因,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她缺少被爱的安全感,缺少来自男性的关注和温暖,因此,一段让她为之倾心的爱情就足以构成她远渡重洋的动力,而爱人的背叛和离弃让她失去了理智,仿佛这就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是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于是我们看到了阿黛尔近乎疯狂的举动,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做法太失女性的尊严,甚至是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可是我却想到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如果男人为女人癫狂是一种极致的浪漫,那么换过来又何尝不可呢?而我们为什么对这样的故事难以接受,或许不是因为法国人就更懂得浪漫,而是只有他们才懂得欣赏这里面的美感,在绝望和痛苦中散发出的美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