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成长教育——成长的外因是包容

$
0
0

      一个真正开明进步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造成的,是那些有独立个性,有自由思考的人造成的,出自李熬05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片中的珍妮显然具有独立个性和自由思考,这个骨子里带着倔强的小姑娘唯一缺乏的就是社会经验,而除了吃一堑,长一智这种训练方法外,估计没有更好的方法了。首先让我感慨的是他的父母,大卫首先获得珍妮的芳心,然后一步步圆滑游说,最终也搞定了他父母,接受并承认了他们的关系,这要是放在中国父母身上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即使是我也有点不大接受对于女儿的爱情他们是这样一种态度,就像珍妮得知大卫已婚的真相后对父母当初也没有看清光鲜成熟外表下的诱惑的抱怨一样,在我看来她父母此前对大卫的态度也是让我不能理解的,可是回过来想,那时侯的珍妮一心沉静在与大卫的爱河中,而以珍妮的个性如果当时加以阻扰不但不会有任何成效估计还会使父女间的感情从此破裂。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处在思春期和叛逆期,但这部影片呈现给我们一个开明的父母,小孩在这个时期的想法和做出的选择在父母的劝说已不管用的时候不用在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小孩身上,就让他摔了跟头才会知道疼,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无限的包容迷途知返的孩子。片子最后父亲端着咖啡在珍妮房前忏悔,这一段我们看出父亲也曾有过的担心和对女儿的期望,他希望她考牛津是因为不想女儿像他一样一生碌碌无为,而当大卫的出现可以让珍妮不用上牛津就可以得到她和她父母所期望的状态时,我们为何不尝试这条捷径呢,如果大卫真的会和珍妮结婚,他怎么不可能是一个好上加好的乘龙快婿呢。显然她的父母也被这个外表光鲜的男人迷惑了,而被迷惑的心理诉求是极其简单也极符合常理的。

       再来看看珍妮的老师,珍妮在校长室那段关于boring的演说非常精彩,可以和校长如此对话也足以看出学校的开明,而珍妮被骗后求校长让她回学校遭到拒绝,我想是校长要给她更深刻的教训(这时校长的架子摆出来了)而并非真的要放弃她。珍妮的老师和大卫那伙狐朋狗友形成鲜明对比,当珍妮去老师家寻求帮助时这位老师给我摆出了一个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生活高雅的姿态,并非来自光鲜靓丽的外表而是来自内心的平静和对外界的淡定。

       此片中珍妮效仿的经典赫本造型也可谓是一层辛辣的反讽和颠覆,当她脱下华丽的外衣重新穿上校服时,符合她年龄的清澈面容居然让我觉得是那么的美,她终于回到了她该坐的位置上。她感到她的心老了,这里的老应该是大于她年龄的内心的成熟和睿智,而迎接她的将不在是犹如东施效颦般的赫本形象,她将从里到外脱胎换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751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