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具有讽刺意义的电影,《四头狮子》很值得慢慢品味,它涉及了恐怖主义和反恐,涉及了伊斯兰的教旨和世俗的价值观,还谈到了人的悲哀和滑稽,在导演包装下以喜剧方式出现之后,竟然最终会让人有一种沉重的回味之感。
电影记叙了四个穆斯林以及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白人在主的召唤下,策划自杀式袭击的过程。从最初的目标一致,到逐渐的开始分裂,再到最后五个人都死不得其所,影片的悲剧价值在这些死亡中凸显了出来。
实际上,虽然很多介绍说本片是反讽恐怖主义。但就影片的展示方式以及个人的观看感受来看,导演对电影中的几个恐怖分子投注了相当大的同情,导演着力与给我们这样一个感觉,恐怖分子可恶,但现实的社会制度和西方文化的自我优越也同样可恶。
电影以典型的恐怖分子的录像开始,直接点明了剧中人的身份,但画面中的玩具手枪却显示了这种恐怖的低劣与可笑,紧接着便是争吵,人物间的争吵实际上正是本片的特色之一。大篇幅的对白容纳了很多的信息含量,剧情的推进很大程度依靠电影中角色之间的对话。这样做好处在于可以让剧情的幽默感通过对白充分体现出来,也同样可以体现出角色各自的立体,但造成的不便就是对白过长容易让观众疲惫走神,若想专注于剧情就必须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稍有错漏便会造成理解偏差,使得观影体验并不如意。因此电影开始的十来分钟看起来较为沉闷,但若坚持看下去就能体会到这部电影更为精彩的地方。
电影中所谓的5个恐怖分子最开始是一个很团结的整体,在共同的目标下奋斗。但一次次的失败,让这个所谓的团队逐渐的开始分崩离析。死亡和恐惧以及理念的不合,都成了团队分裂的理由。在影片单线索的叙事结构当中,电影中的角色虽然注定了命运,但却以不同的方式和价值完成了自己所谓“使命”。费萨尔手中的炸药因被羊群绊倒爆炸身亡,而前不久他还绑了一只乌鸦做了死亡实验,这荒诞的剧情大力的刺向了恐怖分子的荒谬。
这种荒谬的场景在电影中有很多,开头的玩具枪,认为摇头就能不被摄像机拍清楚的瓦伊等等,荒诞中将电影的讽刺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导演在讽刺恐怖分子的时候,实际上并么有忘记对于号召反恐的西方文化世界的鞭笞,警察再次悲剧的充当了这个角色。也许是因为警察这个身份有着太多可以言说的意义,在很多影片中一旦要批判政治和政府,警察往往成了首当其冲的丑化角色。《四头狮子》片末,等待狙击恐怖分子的警察们却在争吵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目标,面对着自首的恐怖分子慌张的不明所以……导演的胃口很大,一种双重的讽刺在影片中浮现。
细究影片的描写,在我看来导演对恐怖分子这个群体的态度或许有些暧昧,在讽刺和批判中给予了一丝理解和同情。电影中,五个角色不断的强调他们是因着安拉的指引进行圣战,为的是抵抗文化和宗教的侵略,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实际包含了对自负的西方文化的蔑视,你有权利让你的文化侵入他国,那他国的人民自然也有了合理反抗的理由。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区别无非在于,你信仰基督教,他信仰伊斯兰教,这里面,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存在文化本分的论争与保卫。
电影的最后,原本打算在跑步的人群中引爆炸弹的最后三个恐怖分子,最终死在了并不如意的地方,快餐店、药店这些本不在他们计划中的地方,那颗代表信念和死亡的炸弹最终被引爆了,坚定的眼神和步伐沉重的让人无法呼吸,这是一种怎样的凝聚力和推动力才促使着这帮人勇敢赴死,甚至影片中奥马尔的妻子对丈夫说你准备做人肉炸弹的时候更加诱人,这是怎样的舍身为义,原因难道只关乎伊斯兰教?
《四头狮子》中基本没有普通意义上的正常人,影片表达的是社会是歪曲的,个人又如何去正常生存?人作为渺小的一员,永远只是一颗悲哀的棋子,被动的演绎着自己无法控制的人生。
这些便是《四头狮子》为我所认可的地方,不失公允的批判,人性层面的描写,讽刺意味的喜感,让这部影片得以超脱喜感的层面。你可以不接受,但你却无法否认电影中恐怖分子的悲情无奈。
欢迎各位来鄙人微博扯淡:
http://t.qq.com/movietramp
http://t.sina.com.cn/movietr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