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野武其人
北野武是日本著名导演、演员,1947年出生,1981年开始参与影视演出,1989年拍摄处女作《凶暴的男人》荣获当年日本电影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多项奖项。1997年《花火》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及蒙特里尔影展最佳导演奖,被誉为日本电影复兴的旗手。《花火》也成为日本电影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2003年拍摄《座头市》获威尼斯最佳导演银狮奖,2007年执导《导演万岁》,同一年,威尼斯电影节颁发给北野武名为“导演万岁奖”的奖项,他是该奖项的第一个受领者。
“北野蓝”,北野武善于使用以蓝色为基调的影像,北野武认为蓝色的背景既能从情绪上表现出求生的艰难,从表演艺术角度讲,也可以如白纸般衬托出人物的细微变化。《座头市》中盲侠即穿着蓝色和服,表现了他沉郁的性格,突发的暴力。
北野武的“暴力美学”经常以突发性的暴力来呈现,风平浪静、沉默寡言背后的突然一击,兼顾娱乐性与艺术性。
《座头市》中的盲侠具有冷酷残忍、沉默寡言的性格,与对手交战时从来不留任何情面,一刀致命,血浆飞奔,在与服部源之助这位为了给妻子治病沦落到替黑社会当杀手的顶尖高手对决时,亦没有二人来来往往的剑术比拼,而是以反手刀快过正手刀的方式,在瞬间胜出。
二、座头市的故事
起初以为座头市是个地名,看过电影才知道,座头市是日本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位盲侠。座头即是盲人的意思,市是名字,座头市原来是一个名叫市的盲人的故事。古代日本平民没有姓氏,多以职业加名字的形式来称呼。
1962年大映电影公司上映了胜新太郎的《座头市物语》大获成功,此后每年都有一两部座头市电影上映直到80年代才逐渐衰微,其中座头市电影共拍摄了26部,包括5部电视剧。而胜新太郎与座头市合而为一,其在一生当中曾拍过多部座头市系列电影,1997年辞世,在日本观众心中留下永久的经典印象。
2003年,北野武受胜新太郎朋友委托重拍《座头市》,其扮演的盲侠是对胜新太郎的模仿和致敬。讲述了按摩师盲侠为一对失去亲人的姐弟向黑社会进行复仇的故事。
三、影片里出现几处的农民耕作舞蹈和结尾群舞的场景
影片中部穿插了几处农民在田间耕作时的舞蹈,欢快、愉悦、节奏感强烈,劳作的欢欣和积极向上的平静生活与影片黑社会欺压百姓、盲侠除暴安良潜藏的惊涛骇浪有一些风格不协调的地方,然而,又有利于观众不完全沉浸在影片的黑色、压抑、沉闷和暴力之中,带了些隔岸观火的意味在里面。
结尾的群舞,很类似于踢踏舞的感觉,确实在很多歌舞剧的结尾都会有这种群舞的段落,尤其是印度的电影,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结尾也能看到近似的段落。但据北野武本人说,这段歌舞并不是来自宝莱坞,而是来自对日本歌舞伎表演的灵感。这段群舞,恣肆洋溢,伴随着农民使用农具建造房屋的打击声配合上鼓乐,众人在恶霸被惩治的大团圆结局中欢快的庆祝,将经过艰辛换取的胜利的氛围进行了高潮的演绎。
四、日本歌舞伎
《座头市》这对艺伎姐弟,姐姐弹琴,弟弟女扮男装表演歌舞伎。在影片中,展示了弟弟童年以及成年之后表演歌舞伎的完整段落,第一次认认真真的欣赏到歌舞伎的美。这对姐弟,幼年时黑社会残杀了他们的双亲,为了生存为了复仇,姐姐弹琴,弟弟从小就男扮女装学习歌舞伎表演,童年的一段歌舞伎练习,优美中含着生活的悲怆。成年后,姐弟两人开始复仇大计,路遇盲侠和赌徒真吉,生活中开始有了一线生气,这是弟弟练习的一出歌舞伎段落,柔美中隐含着平静。两段歌舞伎的表演不仅展现了日本国粹的精华,同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塑造了人物的历史。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歌是音乐,舞是舞蹈,伎指技巧。在《座头市》中,表演歌舞伎的演员男扮女装,曾以为是因为掩饰身份以待报仇因此故意着女装,原来歌舞伎历史上在1629年德川幕府以败坏风俗罪禁止歌舞伎演出之后,就开始了男子的反串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