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闪灵》 “杰克疯了”
《闪灵》 The Shinning (1980)作为上个世界恐怖电影大成之作,库布里克确实在心理恐惧上玩了一把大手笔。华丽空旷的酒店加上貌合神离的一家三口,成就了神经质杰克最后的疯狂。
推荐指数:四星
二 《电锯惊魂1》 “I want to play a game”
《电锯惊魂1》 saw (2004),第一次接触欧美血腥暴力的恐怖片,并非《电锯惊魂》系列,不过作为整个系列里最优秀也是口碑最佳的第一部,确实打开了欧美悬疑恐怖片的新市场。“I want to play a game”和神秘恐惧的人偶娃娃,俨然成为欧美恐怖电影的地标。
推荐指数:四星
三 《七宗罪》 “If you kill him, He will win.”
《七宗罪》 Se7en (1995),最为上个世纪最后几年里为数不多的恐怖片,Seven的出现打破了欧美电影市场大多数对恐怖片的”为了恐惧而恐惧“传统定位,成功的将悬念、惊悚和宗教结合在一起。侦破,救赎和自我救赎完美融合,给观众一个无限放大的空间。
推荐指数:三星半
四 《蔷花,红莲》 ”你知道什么是最可怕的吗?你想忘记某件事情,把它完全从记忆中抹掉,可你做不到。它挥之不去,你知道,而且像个鬼魂一样如影随形。“
《蔷花,红莲》 A Tale of Two Sisters (2003),初看的时候,我甚至没有完全明白导演想告诉我什么。不过在了解了电影的传说背景之后,我开始惊叹导演构思的精巧。再回头看一遍,无数细节的铺垫,让我对亲情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开创了韩国甚至亚洲恐怖电影的新时代。
推荐指数:三星半
五,《精神病患者》 声音构造的恐惧。
《精神病患者》 Psycho (1960),相比与这个译名,我更喜欢《惊魂记》这个名字,含蓄又富有想象空间。作为惊悚恐怖片的鼻祖,希区柯克留下太多经典,而《惊魂记》中对音效的营造,堪称典范。以至后世的很多导演,在拍摄恐怖电影时,不仅仅是画面上大费周章,在音效上也是精益求精。
推荐指数:四星
六 《死神来了1》 “阎王要你三更死”
《死神来了1》 Final Destination (2000),也许不是最恐怖的电影,但是2000年上映的《死神来了》却开创了恐怖电影的新潮流——可以预知和无法预知的矛盾。创意无限的西方电影人渐渐放放弃了纯粹的血腥恐怖,吸取了东方心理恐惧之大成,此后的很多电影或多或少都有对其致敬的桥段或理念,也算是新世纪电影舞台一段佳话。
推荐指数:三星
七 《女巫布莱尔》 “假亦真时真亦假”
《女巫布莱尔》 The Blair Witch Project (1999),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整部电影的成功,其实归功与宣传切入角度的准确。作为上个世纪末第一部走纪录片风格的恐怖片,成功的营造了一个从未出场的“鬼”的形象,打着真实事件牌照的《女巫布莱尔》当之无愧成为伪纪录片时代的先驱。
推荐指数:两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