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看见这部电影,是在3e电影网上,直接给忽略过去了。如果不是三月份国内恰好引进的话,我可能确实会放过这部佳片。
此片有两种傻傻的海报。一种全家福式的把全部小队合影加男女主角儿大头照(确实照的不好看)。另一个更是有些搞笑了,直接一个锅盖头。在有着《洛杉矶之战》的3月份,这种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宣传的电影确实不能提起大家的兴趣。
在IMDB7.7分的吸引下我今天观看了这部电影。
简单来说,好电影。
男主角本是一个高级矿工,却英勇地投身到了一战的战场上。带领着一干人等干着他们的老本行——挖地道。他们的努力使得盟军获得了最成功的一次战役。
1.剧情,本片用的是两条主线。男主角在前线的地底下的战斗。适当地扦插着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张弛有度。虽然没有“美国战争大片”动人心魄的宏大战争场面,但两个小时的电影却依旧饱满而丰富。
本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于士兵心里的塑造。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战火的人才能从胆小怕死到目光坚毅。如果你看了本片,一定也会被当中的战友间、父子间的情谊深深感动(我看得眼睛湿润了。)
2音乐,电影的音乐出现的恰到好处,并且或振奋人心,或轻松愉快。为电影本身增色不少。
3我的义愤。不知为什么,这部在我看来应该上8分的电影在时光网上只有6.5分,或许是仅仅因为它不是美国产而已。如果这都不是优秀的战争电影的话,什么又算得上呢?
最后影片在字幕中写道“一个月后,60高地又落入德军手中。”……又不留痕迹地点出了本片“反战”的立场。无疑又让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高于了许许多多打打杀杀的战争片。
4想起自己玩“使命召唤6”时的一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可身为胜利者后人的这些澳大利亚的电影创作者们,却能用一部电影告诉我们“对战双方都没有胜利,胜利的只是战争。”这种价值观。或许这正是大多美国好莱坞的大片制作者和我们这里的电影人和电视剧制作者深深欠缺的。
5再次为这部佳片只获得6.5分鸣不平。如果你就只喜欢“特效”“3D”“IMAX”。请你给你喜欢的《阿凡达》打十分去。但请不要在这里贬低真正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