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大片儿?
常常听到说大片儿,大片儿,
大片的界定到底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为首先,电影还没出来之前,要声势浩大,
然后就是电影场面要恢宏大气,
然后就是演员阵容要强大,
然后就是投资,成本巨大。
还有就是一定要影响力巨大,
下面来贴出 那些你心目中的大片吧!!!!!!!!!!!!!
魔戒,大大大。
到底什么是大片儿?
常常听到说大片儿,大片儿,
大片的界定到底是什么呢?
我的理解为首先,电影还没出来之前,要声势浩大,
然后就是电影场面要恢宏大气,
然后就是演员阵容要强大,
然后就是投资,成本巨大。
还有就是一定要影响力巨大,
下面来贴出 那些你心目中的大片吧!!!!!!!!!!!!!
魔戒,大大大。
爱情不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不只是《单身男女》或《爱情灵药》里的舒适浪漫、卿卿我我,在特殊环境下的爱情更能绽放璀璨的光芒,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病人,新桥烟花下的流浪汉与盲女,拉斯维加斯街头的醉鬼和妓女,这些在非正常环境下的爱情,深深扣动了我们的心扉。曾有诗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果真的到了生命的绝境,面对死亡,爱情还能否成为人生的第一要素呢?顾长卫导演的《最爱》探讨了这个古老命题。
同是身患绝症“热病”的一对男女,他们被亲人厌弃,被社会抛弃,却因为这种机缘而相遇了,开头的接触并不完美,也许是性的渴望使两人如干柴烈火般燃烧起来,不过对于一个很久没接触女性的农村青年男子来说,导演这样的安排也合情合理。长期得不到关爱、并处在家庭暴力阴影下的琴琴,被热情随性的得意慢慢融化了,彼此在生命中仅存的最后时光中,突然感受到了一辈子都未曾有过的爱情雨露,于是一场跟生命赛跑的爱情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当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世俗的、权力的、金钱的东西影响到爱情的时候,这个在生命尽头、无欲无求的爱情更显得纯洁、珍贵。然而,仅仅有爱是不够的,正如同人需要尊严一样,爱情也需要尊严,《朗读者》中汉娜为了隐瞒不识字的真相,不惜以身服刑以获得尊严,得意和琴琴同样为了获得爱情的尊严—结婚证书,不惜一切代价。当红色的本本终于拿到手上时,他们换上新婚的礼服,在村里肆意的狂欢,在别人躲闪的目光里,彰显着自己的爱情尊严,琴琴一遍遍的朗读结婚证书上的语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你们可以成为合法夫妻”,泪珠从两人的眼中涌出,这是对这来之不易爱情尊严的的宣泄。
除了爱情,影片的另一命题是生命,得意和琴琴对生命有着不同的态度,得意的性格是随性而散漫的,他秉承着活一天算一天的理念,他不在乎世俗的目光,勇敢的追求爱情,即便生命已到最后时光也要随心所欲的绽放光芒,在铁轨上隆隆的火车头前奔跑的得意,仿佛在戏谑人生,无拘无束的释放着他的生命力。琴琴是敏感而执拗的,一旦开放了心扉,便愿意为爱人付出一切,正如她所说:“叫我一声娘,随便怎么样都行”,影片最后,用冷水擦擦身子就发烧的琴琴,为了让发热的得意降温,不惜把自己的身体一遍遍浸入水中,她用生命完成了自己对爱情的诠释。还有梁房婶、大嘴等人,这些鲜活的生命最终都无可奈何的凋落,每一个平凡的个体生命,都是平等的、珍贵的、不可替代的。
影片还有一个隐含的命题,就是财富,片中大量表达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金钱对于人生的影响:齐全因为组织卖血,让村里人感染上了热病,他拒不下跪,理直气壮的说:这是为了摆脱贫穷。两个村民看到豪华的棺木,非但忘记齐全是罪恶的源头,反而对他顶礼膜拜。齐全的所作所为,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继续在村里耀武扬威,甚至给他的儿子阴间娶妻,大操大办。这些镜头都在默默控诉扭曲的金钱观对人性的侮辱。当然导演还是给我们留了一些温暖的慰藉,比如默默留守学校的老柱柱,抬走黑板又送回的村民。让我们知道人类并没有完全堕落,还保留着一定的希望。
曾炮轰过冯小刚的孙海英在本片中饰演一位艾滋村民,他谈到“顾长卫是个认真的导演,很欣赏他”, 应该说顾长卫是国内少数没有完全低头于商业的导演之一,他的两部前作《孔雀》和《立春》都对人性做了一定的探讨,这部《最爱》依旧延续了他对上述命题的思考,给出了足够的诚意。影片的镜头中没有华丽的野外风景,没有俊男美女的骚首弄姿,只有贫瘠的山村、荒芜的群山以及一群衣衫褴褛的人们,然而,他们展现出的对生命的渴求和爱情光辉,却让我们肃然起敬。
改变我一向爱批电影的习惯,《林肯律师》这部片以制作质量来说,至少在80分。扣除掉创新分10分,再加上不求奇不出怪老实讲故事的诚意分7分,最后得分77分。
不常看米国的庭审片,也听说米国的律师很招人烦招人恨。这部片似乎带着为律师洗白的目的而来——主人公哈勒是一位经常开着林肯车,为做恶者辩护的人,完全是米国印象中那种不良律师。但是哈勒良心尤在,为了自己曾经冤枉一个人,并因此可能放过一个恶人,而奔走调查,虽然家人朋友均受到威胁,仍不放手。片中他作为律师的高超职业素质、灵活无赖的手段、庭审现场的雄辩、作为父亲的责任心等等, 无不昭示着这部律师职业志的完备。但是在我看来,他的道德虽好,但并未从个人道德转变为职业道德。他只对违自己心的事出手,不对违职业道德手册上的事出手。米国的特点?或者是编剧很明白不能在银幕上吹嘘米国律师对职业道德手册是如何地尊重,以免座中观众产生抵触情绪。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挺好看的……故事讲的很扎实,不愧是畅销书作家麦克·康纳利的作品,而康纳利也是编剧之一,这无疑为故事的走向和节奏贡献不小。
推荐,值得一看。
最爱:脱离了李樯式小人物捍守理想突围现实的剧本,虽同样是被命运(瘟疫)裹挟的现实题材悲剧,但男女主角欲望堆积下的所谓爱情疑似同病相怜的心理错觉,远没《孔雀》来得扎实动人。“活过一天是一天”,@顾长卫 瞄准大时代下卑微人物的生命之痛,呼唤平等、重拾尊严是对“活着”的特殊生命的最大尊重。
雷神:自大、狂妄、莽撞的雷神是美国骄纵精神的隐喻,其最终扭转命运悲剧,领悟和平之责源自异族(人类)的友善和帮救,美国精神在磨难中实现自我修正。影片融入“弑君夺位、兄弟同仇”等莎士比亚元素,造型、场景致敬《地球停转之日》《破茧天魔》《指环王》,只是万恶的伪3D折杀了雷霆万钧的魔幻之争。
B+侦探:悬疑推理+人格分裂的套路,胜在压抑气氛,败在支离破碎的剥丝抽茧,全然没有《神探》《致命ID》的浑然天成和完满缜密。人格分裂前后的穿插剪辑打乱了故事推理的逻辑顺序,所谓挑战分级制度的切生殖器、割舌等过于凶残血腥的限制级画面荡然无存 ,媒体忽悠呀。
光棍儿:与主旋律所背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阴暗切面,“性压抑、性愚昧、性饥渴”的现实写照,和《赖小子》一样因深度关注特定人群的精神叛离而遭禁。黄土高坡的光棍儿们,听黄曲,偷荤食,买媳妇,一切只为原欲,精神世界的荒芜揭示农村社会信仰的无所寄托。
献给营销专业和每一位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圣经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当幸福来敲门》诠释了社会底层男人(父亲)的责任与担当,光荣与梦想。他忍辱负重,砥砺磨难,不言放弃,终见幸福之光。男人有隐藏苦难的一面,更有不屈不挠的一面!你,有哪一面?
胭脂扣:这是一个女人跨越阴阳寻找爱缘的悲情故事,明暗两条线,交相呼应,于苦怨处见古典主义爱情观的坚守与沦落。如花对十二少的一生痴缘为明线,透出女人对缘尽缘续一往情深的生死约定,暗线是香港现代社会与旧社会的变革,折射出两代人情感价值观的断代和割裂。两位巨星的银幕绝唱,再见无限唏嘘。
一个字头的诞生:“命运选择、宿命无常”的黑色荒诞剧,浸透着临界97的港人对未来困惑茫然的猜想,其中大陆和台湾两重天的人生遭遇,投射出臆想的政治判断,将宿命主题提升到家国忧患的高度,使得这部反古惑仔片有了思想深度。15年后《单身男女》,选择主题不变,对大陆政治态度逆转。
暗花:人生就是迷局,永远不知道下一步的命运是天堂还是地狱。夜色中的澳门暗藏纷争和欲望,梁朝伟(小白鼠)在冥冥之中就被隐身老大操控了整个人生。玄机暗藏,江湖暗战,影帝飚戏,火花四射。弹球这一显性道具暗示命运掌控,身不由己。107号、头颅、手机号、后备箱、码头等细节呼应铸就银河佳作天成。
《名利场》是美国著名生活杂志,主要宣扬当代文化的刊物。内容包括政治、名人、图书、幽默、新闻、艺术和摄影。
要制造影响,光凭杂志本身是不够的。卡特充分利用杂志的社会资源,发展其在娱乐界和政界的影响力。通过每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后举办宴会,每年白宫记者宴会后举办派对来将《名利场》炒做成一本“明星级”刊物。
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但凡只要有名气的女星必须到《名利场》的封面上露脸,因为这标志着女星们在美国大众心目中的地位上了个台阶。
这个专题我们尽量搜罗近些年来活跃在好莱坞的那些曾得到过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的女星们,把她们在《名利场》上的封面风采呈现给观众们。看看你们喜欢谁?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歌蒂·韩Goldie Hawn
http://i.mtime.com/4020546/album/222740/ 《名利场》上的女星们全辑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952297/昔日杂志见证“风流影帝”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的女人缘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952402/银幕经典坏男人 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的杂志封面照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929065/好莱坞黄金时代“封面之王” 亦古亦今的泰隆·鲍华Tyrone Power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929126/泰隆·鲍华Tyrone Power和早期好莱坞女星合影封面赏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846507/《滚石》杂志上的那些大牌电影明星们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563984/和“时代”与时俱进的明星们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910888/《大众电影》早期封面封底精选
http://i.mtime.com/4020546/blog/5912058/命如浮萍貌如花:老上海电影杂志上明星们
在看这部电影前,我连本片的简介都没看过,还以为是一部跟《我的父亲母亲》式的乡村爱情剧,结果一开场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故事讲述的是死亡笼罩下的艾滋村,而且一开篇就是赵家孙子被人用毒番茄害死作为一个开头,我想这应该是个沉重且催泪的电影。
但 顾长卫镜头下的艾滋村完全不是这样一回事,你说这故事很苦吧,但是他能逗观众频频发笑,你说这故事感人吧,他仅仅是令你感动,却不一定要你落泪,这个东西给你带来很多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蒋雯丽不像蒋雯丽,蔡国庆不像蔡国庆,濮存昕不像濮存昕,我甚至看完了还要翻下资料确认一下是不是这几个演员,因为演的实在是太颠覆了,尤其濮存昕演的大儿子,那个招牌式的笑容尽显出一个无良血贩子的贪婪与刻薄,给人印象深刻。相比之下两个港农的演技就有点相形见拙了,章大腕一出场给人感觉就跟一青春靓女闯进农村似地。
除去本片后半部震撼的收尾,更令我回味的是前半部章大腕和郭富城的戏,尺度很大,简单描述就是“活着一天是一天”,“我也想得这热病”。在死亡阴影下,把人本能需求真实的展现出来,在临死前追逐到自己的幸福。
◎译 名 遗产/继承人
◎片 名 The Inheritance
◎年 代 2011
◎国 家 美国
◎类 别 惊悚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IMDB评分 3.8/10 (26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342115
◎文件格式 DVD-RMVB
◎视频尺寸 624 x 336
◎文件大小 1CD 372MB
◎片 长 85 Mins
◎导 演 Robert O'Hara
◎主 演 凯斯·大卫 Keith David ....Uncle Melvin
Rochelle Aytes ....Lily
D.B. Woodside ....Henry
Golden Brooks ....Karen
达林·德维特·汉森 Darrin Dewitt Henson ....Tyrone
安德莱内·列诺斯 Adriane Lenox ....Felicia
Novella Nelson ....Aunt Bee
Shawn Michael Howard ....Simpson
Demetrius Grosse ....Ancestor Henry
Chaz Monet ....Ancestor Karen
Lanre Idewu ....Chakabazz
André De Shields ....Uncle Grady
Johntae Lipscomb ....Ancestor Boy
Jenny Weaver ....Julie
Janae Burney ....Ancestor Girl
Edward Nattenberg ....Martin
◎简 介
Five ambitious cousins set out on a family reunion during the dead of winter. The purpose of the retreat is to secure their inheritance, a fortune that dates back many generations. Upon their arrival, Uncle Melvin (Keith David) welcomes them with open arms, but warns them to respect their family traditions. During the weekend, as each of the cousins mysteriously disappear, they learn the truth about their family legacy, blood ancestry and the ultimate sacrifice they must make in exchange for their beloved inheritance.
正值隆冬之际,兄弟五人都出发去参加一个家庭聚会。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他们各自可以追溯到好几代人之前的遗产而避免被其他几人瓜分。他们的叔叔Melvin(Keith David饰) 对他们的到来表示高兴,但同时也向他们提出警告,必须尊重他们的家族传统。周末两天里,在兄弟五人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奇失踪后,他们开始意识到,只有用鲜血和献祭才能换来那些朝思暮想的家族财富。
◎影片截图
【点此进入--下载地址1】
【点此进入--下载地址2】
【点此进入--下载地址3】
自从老婆怀孕了,就好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到了电影院刚坐下,老婆问我为什么我们要来看《最爱》这个片子啊,我说支持下顾长卫,我和老顾是一家子,因为姓顾的名人实在是不多,所以就很关注,老顾做摄影师的时候就很厉害,凡是我喜欢的那些国片,基本都是他摄影,《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等等,他做导演的前两部片子都不错,尤其《孔雀》中母亲给鹅喂毒药,然后挣扎的场景我总是会浮现,阴差阳错《孔雀》和《立春》我都没去电影院看,这次想既然《大笑江湖》《灵灵狗》这样的烂片我都去电影院看,为什么不支持下我喜欢的人呢,不过我感觉票房不会很好,因为首映当天偌大的电影院十个厅,只有一个小厅放映,我数了数虽然是满坐,5排,每排十个座,也只有五十个人,为什么《观音山》都可以大规模放,老顾就没这个待遇,别忘了还有国际章在里面啊。
在对这个片子期待之前我补了一次课,我去网上看了张艾嘉的《最爱》,我是想看看每个人对最爱的理解都是什么,不过此最爱非彼最爱,真是两码子事,其实在这个片子最早宣传拍摄的时候叫《魔术时代》,我一直以为是和魔术有关的事情,还想当然的把背景想象到了民国时代,因为我实在没想到老顾会这么有勇气的让郭富城去演一个农民。
因为一直在说原片是150分钟的,为了上映需要剪成了剧场版的100分钟,所以我就认为这个片子不流畅的原因是剪的缘故,老顾向市场妥协了,也许是象审查制度妥协了,就象李杨的《盲山》会有两个不一样的结局一样。
本来我以为这一次又会象看《唐山大地震》一样,哭个稀里哗啦的,但是电影一点也不煽情,导演克制着不让观众宣泄,他要描绘的是笑中带泪,苦中作乐的生活,那些得热病的人都相继死去,相同的死因,不同的离开方式,还是让人很纠结的,当李建华望着自己老婆穿着那件红袄袄而离去的时候,当王宝强说我的喇叭没电了,我也快没电了的时候,真的让人很纠结。
一直以来我总想希望我是个作家,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放弃了,首先是我缺乏想象力,另外多年受教育的缘故,写着写着我的主人公就变成了高大全的形象,看完《唐山大地震》我说过我不喜欢这个片子每个人都这么高尚,《山楂树之恋》原著我并没有看完,因为我不相信有静秋这样的完人。《最爱》和老顾的《孔雀》,《立春》一样,没有一个人是没有性格缺陷的,是高尚的没有瑕疵的人,我认为这是还原生活的真实,就算有人说我心里阴暗我一样会这么说,《最爱》有这样的一个场景,陶泽如饰演的父亲因为要保全儿子的婚姻,而忍气吞声让别人掌管学校的事宜,当那些人变卖学校的东西时候,他阻拦人家受威胁的时候,我心里在想,他一定会说就算怎么样我也要怎么样,但是他没有,他再次妥协了,这就是一个父亲,他不自私,他只是一个父亲。
《最爱》还是不错的,我觉得是诚意之作,老顾没有随大流,他再次探讨关于活着的问题,今天我早上看了一个帖子,她说只要有章子怡,就算再精彩她也不去看,我给她回帖,“你是喜欢电影吗 ? 多精彩都不看?”最后给老顾拉拉票房,如果你真的是喜欢电影,就去看《最爱》吧!
这是我五月最想看的电影,杰克船长和熊猫的功夫排在后面,找海报的时候发现《最爱》全国的上映日是今天,可我分明记得是5月8日的嘛!真是今天,那我还真是屎壳郎赶了泡热~,咦,好恶心,NND,一向用不好比喻。
虽然《立春》和《孔雀》还没有拜看过,但是对于这两部电影和顾长卫本人还是略有耳闻的。顾的导演处女作《孔雀》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他的第二部作品《立春》让蒋雯丽摘取了罗马电影节影后桂冠。顾长卫还是《红高粱》、《孩子王》、《霸王别急》、《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些如雷贯耳的NB电影的摄影师,各种摄影奖拿到手软,说他是大陆第一摄影师,估计没人敢蹦出来说他是第二。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牛叉印象,对《最爱》的期待还是蛮高的,以为他会像第五代的两个大人物的电影一样成为又一部黄土地经典,但是整部电影完事以后,大有不疼不痒,没悲没喜的淡定感。不过顾长卫对题材的坚持还是让鄙人挺服气的,能像小津,沟口一样一辈子坚持一个类型或一种题材,就起码具备了成为大师某种特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厌倦了十面埋伏,厌倦了西风烈,厌倦了建国大业,厌倦了看关云长以后,开始对这种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逐渐产生兴趣,如果有一天我真TM的能拿起捣筒,我就会多捣点这种题材的电影,成天的打打杀杀,云山雾罩,坑蒙拐骗有个球意思,再说让草根去拍树根,班门弄斧且不说,你也没有你人家那么粗的大腿。
《最爱》展示的是一群生活在陕西山沟沟里身患“热病”的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中的呈现和经历的各色人性,顺便在这个过程中插播一段爱情广告。虽然电影中叫热病,其实应是艾滋病,据我所知,关于艾滋病的题材也有人做过,但是上过院线,影响力较大的这应该还是第一部,关于顾长卫导演把整个故事的发生背景地设置在了陕西,我是有一点疑问的,就我所知中国的艾滋病村在河南,这地球人都知道啊,怎么就跑陕西去了。因为这种场地的调换,让我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都有一种按捺不住的穿越感,说道穿越,还有一点让我老有出戏之感,就是全片没有一个人能说一口地道的陕西话,每个人都说的蛮蹩脚的,总感觉是在看电影。可能对于没有在陕西带过的人,这不是问题,但像我这样在那地界待过数个年头或者是地道的陕西人,不管这个故事有多悲催,爱情有多质朴,因为一口一口蹩脚的陕西话就实在让人难以入戏了。另外顾导对于商业上的考虑过多,在演员的选择上也让这么好的一个题材注定无法成为经典。配角如陶泽如、濮存昕、王宝强、蒋雯丽、孙海英等都是锦上添花之人,问题就出在郭天王和国际章身上,章子怡一路走来,早已退去《我的父亲母亲》的农村小妮子招娣的朴素感,现在的章是时尚,现代的代名词,也倒不是说她的演技不好,主要是让人找不到剧中人物的感觉。郭天王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地道香港演员,就算用出吃奶子的劲也是没有办法把一个说着一口地道方言的大陆农民形象演出神韵的。
在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电影圈,近几年来在演员阵容上比拼上越来越失控,作为一个大牌导演的电影里,要是没有七八十来个一线明星,那都不叫电影。当然,投资人为了获取更大更多的商业利润,在演员阵容上也越来越舍得花钱,以至于有些制片人剧本先不看,先看的就是阵容,看的是你能请来谁。的确《建国大业》、《赤壁》、《让子弹飞》不管故事好赖,没有一个不是赚的盆满钵满的。但是除了《让子弹飞》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以外,谁还记得谁在《建国大业》里演了谁。还说《最爱》,表演方面,我觉得蒋雯丽和濮存昕的丑角形象倒是很出彩,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为了老公顾长卫,为了自己痴迷的电影事业,蒋雯丽也真是豁出去了,可敬可佩。在道具和服装方面,在琴琴被小海领回家前都挺不错的,特别是蒋雯丽的行头和得意的枕巾。蒋雯丽的那身衣服我约摸着真是从那位大姐哪借来的,得意在学校睡觉时有一个枕巾的特写,估计也得有一年没洗过了,但是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服装越来越不考究,特别是琴琴,真真一路把衣服从农村穿到县城再穿到城里的华丽丽。
《最爱》最要命的问题还不是前面所说的种种穿越,而是主线模糊,重点不突出。故事主线看似一目了然,是围绕得意和琴琴的爱情展开的,但由于配角过多,每一个都还不是简单酱油,另外,为了突出人性的冷漠和唤醒人们对艾滋病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导演在这方面也着了过多的笔墨,以至于在刻画主要人物方面有蜻蜓点水、流于表面之感。简单点的说就是得意和琴琴的人物形象不够饱满,为叙事而叙事,缺少细节的刻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是政治口号,并不适用于讲一个好故事,有时候面面俱到,就一面难到。这一点我认为是整部电影最大的瑕疵。虽然电影有以上问题,但在票房方面,毕竟有着超级强大的卡司,在与《功夫熊猫》和《加勒比海盗》的PK中,应该会形成票房上的三足鼎立之势,过亿不是问题,两亿是个坎,三亿是奢望。
片中的得意和琴琴既为爱人,又俏皮的互称对方为娘和爹,这种语言上的乱伦颇耐人寻味。对于身患热病的他们,在被爱人甚至亲人毫不留情的抛弃之后所产生的深入骨髓的孤独与绝望感,除了互求身体的慰藉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温暖。在那样的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在人性冷漠和巨大死亡阴影的笼罩之下,这种看着让人别扭的“乱伦”关系,让我们对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产生了难以推卸的责任感。这一剧情的设置是不是编剧和导演想要表达的初衷呢?人生有很多不测,说不定那天厄运就从天而降,抱着得意“活着一天是一天,活过一天赚一天”一般的乐观态度,努力生活,努力去爱,就好。
讨论中外经典电影,分享经典电影名片,交流观影感受体会。欢迎喜爱电影的朋友加入电影手册超级QQ群:31112414
顾长卫的新作《最爱》,虽然标明了故事纯属虚构,但却用颇具现实主义的笔调,为观众描述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这场爱情在“死亡临近”的时限参照下,反而凸显的更加情真意切。
视点
作为影片讲述者的小男孩,出人意料地在序幕中因误食毒番茄死亡,于是从他口中娓娓道来的故事,不知不觉中披上了一层超现实主义的面纱。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影片这个独特的视点:一是出于电影审查制度的现实考虑。本片故事背景的定位在当前国产片中而言,已经有了不小的突破,那就是以熟知的愚昧山村村民卖血换钱感染艾滋病的现实社会问题作为题材。既然影片强调故事是虚构的,那么讲故事的人当然不能有“在现场”的现实身份。所以用一个死去小孩的视角出发,影片则能安全的超越审查的风险。二是可以看作是在天有灵的逝去灵魂俯视苍生的一个悲天悯人的视点,如果这样来理解的话,影片的突出特点就是对残酷现实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温情,令人觉得死亡远离了冰冷,有一种解脱之感。影片最后小男孩的讲述声音再次出现,就是对这个悲伤故事的温馨修饰,令观众在哀而不伤中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爱情
在学校这个独立、封闭的空间里,赵得意(郭富城 饰演)和琴琴(章子怡 饰演)相遇了。两人的感情线是本片的主线,影片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他们相爱的渐进过程。首先,赵得意和琴琴染病后,均受到了自己配偶的排斥,本应具有的来自另一半的关爱缺失了,这是一个很可信的前置条件。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在这里寻找到了彼此的慰藉,相互取暖,或许还有一丝的对自己配偶冷漠无情的某种快意的报复心理。
这时候两人的关系,主要还是基于“性”。“性”通常包含着两种信息:生与死的并置。赵得意和琴琴在性爱中能得到强烈的生的感觉,它能在此时或彼刻驱散掉对死亡的恐惧。这在影片中能找到佐证:画面中,赵得意和琴琴在草地上做爱,随后音画出现分离,声音上仍然两人云雨中的呻吟声,画面中出现了两人手牵手上山奔向铁路。接下来是影片最令人激动的一幕,音乐随之出现变奏,与飞驰而来的火车形成统一的节拍,赵得意开心地站在铁路上,并不避让驶来的火车,反而沿着铁轨向前奔跑,与火车形成赛跑的姿态。这一段导演有两个用意:一是在两人的性爱中,使赵得意感觉到了生的力量,才敢忘情地与火车赛跑,这是对卓越生命力的褒扬;二是这一场赛跑隐含了对紧迫时间性的表达,即两人身患热病的死亡期限,正如刹不住的时间列车轰隆隆直线前进,我们特别要注意此时影片中出现的一个大全景,火车从左至右行使,这列火车就是对线性时间最直观的表达。从左至右的位置安排,有从起点回到终点生命逝去的直观感觉。
两人的情感发展在他们放弃上吊一并寻死的段落得到深化。两个身患绝症的人从最初的同病相怜,享乐此时的心态到这里已经发生了转变,那就是从原本对死亡的无所谓到现在的惧怕死亡,珍惜生命的一个转变,促使这个自杀行为放弃的正是两人真情实感的升华。这一现今爱情片普遍无法处理的技术性难题,在本片中得到完美的解决。影片的感情线继续发力,由于两人的感情加深,从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到最后对社会身份认可的强烈渴望,即对名正言顺婚姻的诉求,于是我们看到了身着红色新娘正装的琴琴和赵得意在冷清村庄里最幸福的身影。章子怡用感人的表演,反复哽咽着念叨着结婚证书上的词句,为琴琴这个人物的塑造划上了完美的句号。影片高潮处,琴琴反复用冰冷的身躯给赵得意降温的段落,正是通过影像语言关于婚姻誓词里对爱人“疾病痛苦不离不弃”最生动的表达,也是对真正爱情最深刻的诠释。
红色
影片中随处可见的对“红色”元素的运用,是导演对这一个爱情故事最有力的注脚。开场那个红色的大番茄,是死亡的征兆;闪回画面中村民卖血的输血管,象征着死亡的侵入;琴琴那一袭红色外套的出现,是欲望的信号;那一身红色的新娘装,是生命尊严的体现;那本红色的结婚证,是两人爱情的铁证;而最后从门缝里流出的鲜血,则是赵得意和琴琴同生共死的爱情誓言的践行。红色,多重寓意的身份,使其成为本片中最为丰富的视觉元素,并不断地强化着爱的主题。
学校
为了照顾感染热病的村民,老柱柱(陶泽如 饰演)主动担负起照顾他们的责任,并把他们聚集在村里的学校里。为什么会选在学校这个场所呢?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作为学校老师的老柱柱,却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大儿子赵齐全(濮存昕饰演),正是赵齐全的利欲熏心,组织村民卖血才引发了热病感染的恶果,这是学校这一象征物的第一层反讽之意所在。其次,村民卖血染病,也正源于愚昧、落后,而这正是教育缺失导致的另一个恶果,这就是影片选择学校作为一个聚集地的良苦用心所在。用象征教育的学校与愚昧落后的村民形成对置的反差感,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出线热病感染的真正原因。不仅如此,在影片中有几处展现当地村民视染病村民如洪水猛兽的画面,更是对这种愚昧、知识缺失的命题强化。
还未上映时,就听到各方的的高评价,什么“和最爱的人一起看《最爱》”之类的言语,更是数不胜数。自身对顾长卫作品并不感冒的我,此番却怀着一颗期待的心,希望看到顾导用不同的视角的新作品。
《最爱》海报上的一句话,让人感慨颇深:“我们结婚吧,趁活着”。从这样的话语间似乎就能看到影片感动的基调。倘若仅仅如此,期待则不再会是期待……
看《唐山大地震》,是在悲伤中悲伤,但这并不代表冯小刚拍的不好,只是悲伤到底,让人看得揪心。《最爱》的题材,本来也可以用整体悲伤的方式描写,抒发……但顾导此番还真是下了功夫,在轻松的氛围下悲伤,让我们体味了欢笑中的苦涩。
艾滋病的题材,似乎多数都以写实为主,每每如此,都让人捶胸顿足、心生怜悯。欢笑中苦涩的基调,反而让观众看到揪心,看到震撼。
不得不说,郭富城的表演似乎又更上一层楼得味道,章子怡为爱的付出让人动容,濮存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演绎着实到位,王宝强依然维持着“傻根”的强大内心,最值得称赞的当属蒋雯丽,那种发自内心,由内而外的表演,功力真是无人能敌。
好了,溢美之词说的太多,会让人觉得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拖,无论如何,趁活着,赶紧结婚……
1993年的电影,18年过去,依旧是华语影坛一份极致的妖娆。
彼时王祖贤、张曼玉般的女子,在镜头前留下白青二蛇的眼波流转、生死缠绵,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青蛇],小的时候看国语版,大了,看粤语原版;小的时候只看了满屏的美艳,大了,明白电影里的小青,原来从头到尾只爱一个:白蛇。
--“好,我去救——你总说人间有情,难道妖就无情吗?我们姐妹相处五百年也是情,你有没有当人一样想过我?”
--“小青,你还在我身边?
--在,姐姐,一直在,永远都在。”
【电影原声合集】
01 流光飞舞 陈淑桦 国语版主题曲
歌词:
词:黄霑 曲:黄霑 编曲:雷颂德
半冷半暖秋天 熨帖在你身边 静静看着流光飞舞
那风中一片片红叶 惹心中一片绵绵
半醉半醒之间 在人笑眼千千 就让我像云中飘雪
用冰清轻轻吻人脸 带出一波一浪的缠绵
留人间多少爱 迎浮生千重变
跟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像柳丝像春风 伴着你过春天
就让你埋首烟波里 放出心中一切狂热 抱一身春雨绵绵
02 人生如此 辛晓琪 国语版插曲
歌词: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死,谁知,谁知?
情终情始,情真情痴,何许?何处?情之至!
想不到我的第一个男人是你,
只可惜你和我都没有凡人的感情。
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误,都说人间有情,但是情为何物?
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等你们弄明白了,也许我会再来。
03 人间魔域
歌词:
别叹息 色是空 空是色 色变空啊空变色 末世摩登伽 此刻不变色
是美色 出色 生色 问谁可以不爱惜
唱出惜色的歌 摩登伽正是我
莫呼洛迦 莫呼洛迦 揭谛摩诃
莫呼洛迦 莫呼洛迦 揭谛摩诃
天龙之女一曲婆娑 心眼中了魔 尽我角色 意识 美色 来请你爱惜
良夜又逢末世人 珍惜今宵记住我
06 心魔
08 思情
09 治水
10 初遇
11 流水浮灯
歌词:
流水浮灯 今夜流水浮着灯 无意乱我心神
只不过诗词句句闷闷沉沉
一觉醒又黄昏 若非流水浮轻灯 怎会忆起春分
提灯望,重楼挂满星夜城城 尔对河共谁点灯?
袅袅流水浮着灯 三月挂雨风润
人生似柳絮散去幻幻真真
故何妨太认真 琴声做序,情做灯
纸灯(只等)世世生生 若扯尽红绳只留寒山钟声
月潮退,灯花沉
12 莫呼洛迦(粤语) 辛晓琪 粤语版插曲
13 柳树细裙儿荡
15 流光飞舞(粤语) 陈淑桦 粤语版主题曲
歌词:
词:黄霑 曲:黄霑 编曲:雷颂德
半冷半暖的秋 静静烫贴身边 默默看着流光飞舞 晚风中几片红叶
惹得身心酥软绵绵
半醉半醒之间 认认笑眼千千 就让我像云端飘雪
以冰清轻轻吻面 带出一波一波缠绵 留人间几回爱 迎浮生千重变
与有情人 做快乐事 未问是劫是缘
似柳也似春风 伴着你过春天
就让你埋首烟波里 放出心底狂热 抱一身春雨绵绵
这首歌响起时的画面,性感、妖娆、缠绵、魅惑、骨头都酥了……
我没办法用一个词来形容,至今仍觉得实在美的不可方物。
16 寻夫
17 水漫金山
18 斗法
19 此恨绵绵
20 人生如此(粤语) 群星 粤语版插曲
歌词:
<人生如此(粵)>
作詞:黃霑 作曲:雷頌德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緣生緣死,誰知,誰知?
情終情始,情真情痴,何許?何處?
情之至!
【专辑介绍】(来自虾米网):
《白蛇传》经由那个为电影而写小说的李碧华操刀改编,鬼才徐克执导,给这则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赋予生命后,有了另一番新意,改名为《青蛇》。“天下言情第一人”的李碧华做文字,古装戏怪才徐克用镜头,电影的好自不必再多说。难得的是,徐克的老搭档黄霑偕同新锐音乐人雷颂德一起来为《青蛇》做电影原声乐。
主题曲《流光飞舞》是很耐听的。本来,“耐听得很”四字是黄霑自己说的,像个献宝的小孩子,生怕别人忽略了他的得意之作,于是抢着在文案里告诉你——说“耐听”是不够的,非得要说出“耐听得很”心里才安然。不过,的确是杰作,词曲俱佳。
雷颂德的编曲也好,一段古筝开场,立马给人光彩流动的感觉,继而引出陈淑华柔美的声音:“半冷半暖的秋,静静烫贴身边,默默看着流光飞舞,晚风中几片红叶,惹得身心酥软绵绵……”真是一首让人骨头发酥的歌,回头想着那白衣的白素贞、青衣的小青,顾盼生姿,裙摆撩动,那是只有蛇才会有的蛊惑的美丽。太妖冶过后,反倒觉不出轻佻,就像默默看着流光飞舞。“留人间几会爱,迎浮生千重变,跟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
白素贞应该是幸福过的,因为她爱许仙可以爱到不舍得承认他的不好,有情若斯,就等于是自己先给了自己幸福的机会。然而,缘或劫,并不是你不问就可以无视,它总会气势汹汹的来,于是,“跟有情人做快乐事”也只成了曾短暂实现,其后永远缥缈的愿望。
真正得旨的是《人生如此》,短短三十一个字,却道尽万千。雷颂德的这首曲很有些不似他后来的风格,其中的惊艳竟像是他不可泄露的天机,只得一次,往后断不可再提起。一九九三年的雷颂德,轩昂的紧,灰衬衣白长裤的站在黄霑身旁,直让人觉得后生可畏。彼时雷氏的生猛之气真让人不敢直视,像《人生如此》这样的乐段,真真是需要点功底的。
霑叔说,他想这首词,直想得茶饭不思、食不甘味,一直到录音间试唱后,还做改动。的确,好的文字是需要时间和功夫去反复推敲的,难得才气如斯的黃霑也肯如此落力。《人生如此》做了开场曲和终场音乐,首尾相应,与电影的主旨丝丝契合。辛晓琪领唱的版本的确是很有气氛的,黃霑独具慧眼,号称一听雷颂德的段子写出来,马上就想到让辛晓琪来唱。而影片末尾女声合唱的版本却是让人不胜唏嘘:生生世世的轮回里,也不过是“人生如此,浮生如斯”,却偏偏“情之至”!
黃霑应考的《莫呼洛迦》实是神来之笔。当初在电影里,看见张曼玉在华丽如千颗水晶空降的屋里,混在一群印度女人中间,跳妖艳舞蹈的时候,随着她蛇般扭动的腰肢而来的音乐,真是一下就让我愣住了,当时还以为原味的印度音乐,后来得知竟是黃霑的原创!“中国味道的印度音乐”,怎么了得?黄沾呀黃霑,叫我如何不爱你?!
据说徐克那个老怪物题笔写下第一句歌词“莫叹息,色即空”就跑掉了,考试官一句提示,黄霑善后。于是老黄也只好把看佛经多年的知识也抖了出来——天龙八部的蛇神和乐神,末世的摩登伽女和莫呼洛迦;“揭谛”对“摩诃”,蛮绝的“无情对联”。辛晓琪醇厚的嗓也变得妖娆起来,诱惑直捣耳膜。紫醉金迷的浊世,蛇妖舞动;衣衫过处,色相顿生;却在一瞬之间,一阵金烟背后,遁去无踪;空变色,色变空!
纯音乐的段子亦做得很棒,当中大可分为两种基调:一个是以《思情》、《初遇》、《流水浮灯》、《柳腰细裙儿荡》、《识情》、《寻夫》构成的美丽而凄惨的情怀。荷花烟雨西湖,狂风卷,急雨下,为系郎心,合什念咒,油伞轻张,一网天地情,一段孽缘就如此铸下。
春日飞花、逝水流红、雪絮如香,多情的妖,薄情的人,只可惜,学做人,只把至情至性学了个十足,却学不来木纳、委顿,学不来投机和怯懦。美妙的旋律惹得人耳热,其中的种种清纯美丽之气韵神境都是属于不染红尘的真诚之情的,然,既误堕俗世,情之再难能可贵,情之再与天地自然本性相溶相合,背后却总有甩不开的祸患。
愈是有前面的美丽,愈是叹谓于后来的悲惨!另一个基调从《人间魔域》开始。雷颂德写的《人间魔域》诡异得很,连黃霑也赞“极富创意”。
《降妖》、《心魔》、《治水》、《水漫金山》、《斗法》也走上同样的调子。敲击乐中混杂的民乐器是很有气势的:法海的无情、人间的恶浊、白蛇青蛇的无惧,都随着越来越强烈的鼓点和越来越尖锐的乐声变得汹汹。
尤其是《斗法》一段,来得尤其猛烈,直叫人不堪忍受——许仙引路降白蛇,合钵收妖镇雷锋。镇,其实白素贞无惧于死,又何惧于镇?只是看着许仙后退的身影,看着缓缓落下的钵盂,该是怎样的心若止水?怎样无法言喻的绝望和悲戚。
这其实是鸩,从相遇的那一刻起,便毫不犹豫地饮下了,再念西湖初遇时,碎裂世间痴缠绵!紧接其后的是《此恨绵绵》,是《流光飞舞》的曲调,彼时曼妙的撩人情怀,到得此时徒留爱恋嗔恨万千。那把剑,插在了许仙心口,在此后生生世世的轮回里,他的心,会不会痛?再次响起了那首歌:“人生如此,浮生如斯……”
《青蛇》是人气的传奇,把当代人的心态作为传说人物的心态,神话与现实囊括在一个个臭皮囊中。妖花怒放的李碧华、古怪刁钻的徐老克,还有精灵的黄沾与生猛的雷颂德,丝丝相扣、步步为营,合力打造了这个旧中出新的传奇故事。
文字镜头也好,音乐人声也罢,《青蛇》都是一阙人间有情众生的挽曲。就如同影片的始与终作为象征的那一滴清泪,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见“青”与“蛇”二字交合一起,都会悄然滴在心尖上。如此的铭心,就连当中的流光也已恒逸……
这是一个相爱却没能一起的悲伤故事
却也是一个女性展现着自己坚强独立性格的故事..
---------------------------------------------------------------------------
我认为,无论谁,都需要一个精神领袖
指引自己,并给以前进所需要的无限勇气
再好看的影片,我都不会连续的看上几遍
Becoming Jane第一次,成为了例外
我想,我需要的就是一种像Jane Austen一样的精神
抛开这故事是否被过分杜撰
我更愿意相信确实存在着这样的Miss Austen
面对梦想,她从来不怀疑实现的可能
那不是最好的时代
男人不认为女人懂得什么是写作
因为觉得她们思想狭隘眼界局限,甚至无知才是种美德
写下当时著名小说的<尤道弗的奥秘>的Mrs. Radcliffe被用来做为谈资
称其为infamous(声名狼藉的)
那个时代认为,正经人家的年轻女人应该找户好人家嫁了就好了
而不是说想着当作家的一切不切实际的梦
甚至在我看来, authoress本身就有种歧视的意味
但Jane就是这样的女子
不止一次的说I can live by my pen
是的, live by her pen面对金钱,她倔强而骄傲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她有她的坚持
对婚姻, 她无法接受没有affection(感情)的婚姻
所以即使金钱向她微笑和招手,她仍然倔强而骄傲
但生活其实是现实的,从来都是
所以,母亲才会盛怒的说出
Affection is desirable. Money is absolutely indispensable.
(爱情令人神往, 而金钱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甚至疼爱偏袒她的父亲也说
Nothing destroys spirit like poverty
(没有什么比贫困更摧毁意志的了)
婚姻需要感情, 生活需要金钱
其实谁都没有错..
爱情, 富贵, 像是天平上的两个砝码
可她就是她, 豪宅和巨额的遗产不构成让她心动的理由
His small fortune will not buy me.
可以买到真心的不是财富,而是一颗互相倾慕的心
为了这,她可以丢下亲人,住所,名声
不顾一切的和他私奔
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
爱也没有让像Jane这样的女子失去理智
她就是这样的女子
可以放下自己的一切什么都不要,却无法看到他因为自己被拖累
无法让他失去事业,家人,名声有损
相比在伦敦分手时, Tom说"I depend entirely upon my uncle.."
看着她对着一心想要共度余生的男人说分开还要微笑着面对
An union that must have been to the advantage of both.
这样的女人再次让我起敬
她的内心甚至比他爱的这个男人还要强大
一转身,一别离就是十几年
他成功了,成为爱尔兰首席大法官
而她也成功了, 她实现了自己当日同母亲争吵时的话
“I can live by my pen”
只是她终身未嫁
这个曾经同Mrs. Radcliffe请教
是否能同时扮演好妻子和作家的角色的她
终身未嫁
而他, 第一个女儿取的是她的名字, Jane…
An union that must have been to the advantage of both..
所以即使相爱却也没能在一起
她骨子里的坚强倔强和坚持
成就了他,也成就了自己
合上书, 故事讲完了
我的眼泪也流出来了…
-------------------------------------------------------------------------
影片中其实有很多有关语言有意思的小片段
当Jane即兴弹琴吵醒家人的时候, 她父母有了如下的对话
- That girl needs a husband. And who’s good enough? Nobody. I blame you for that.
- Being too much the model of perfection.
- I’ve shared your bed for 32 years, and perfection is something I have not encountered.
- Yet.
舞会上Jane被Tom的言辞激怒,回家给姐姐写的一封信
…insolent, arrogant, impudent, insufferable, impertinent of men
冷静下来发现, Too many adjectives..
于是用剪刀剪去,于是就有了如下那封千疮百孔的信..
"What is she trying to say?" 呵..
还有一些触动的小细节:
Jane拜访Mrs. Radcliffe时与她的对话
-What do you want to write?
-Of the heart..
-Do you know it?
-Not all of it.
-In time, you will..
在伦敦Tom家里同其的对话
-Could I really have this?
-What, precisely
-You
-Me, how
-This life with you..
我真的能拥有这些吗? 和你一起生活..
不加思索的回答,Yes..
参加舞会时,和卫斯理沉默的共舞着
突然一转身,Tom出现在眼前
心立马舒展开来,就这样笑了..
当然不得不提的除了影片中的语言,还有配乐
"傲慢"的Tom踩着稀泥游树林; 参加集会的精彩
以及Jane乘马车"心长了翅膀"飞奔去伦敦时的音乐
毫不夸张却又那么恰如其分的刚好..
好吧,我承认,我是爱上这部电影了
以至于看完电影才发现裸露在外的脚上足足被咬了27个包之多 (ps.已经无图无真相了)
而我竟然毫无知觉!! Totally lost in it..
记录下这份心情
愿自己能
Be tough, and stick to the things that I really want to be achieved!!~
近来在国际各电影节收获奖项最多的中国电影《钢的琴》,上映之前遭遇“改名风波”, 争论声起的同时,也引发更多思考。电影上映之前被改名,是片方的无奈,还是导演的无奈?
本次“《钢的琴》改名风波”由片方和导演的微博争论引发:
片方:@李峥Richard :http://t.sina.com.cn/1406766155
导演:@导演张猛:http://t.sina.com.cn/2118298257
这场“改名论战”片方和导演,一个是拿钱的,一个是拍戏的,双方的目的一致,都想着影片能好,表现也更多是难得一见的理性和建设性的讨论。但是影片《钢的琴》最终片名命运如何呢?
推荐指数:★★☆
黄沙武士,浪费了这么一个苍凉西部的名字。
与周董不同,荧幕上东健哥近年来的作品乏善可陈,《早安,总统》属于尚可作品,但他随大溜,进军好莱坞,应该早就有了摔一鼻子灰的心理准备,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摔的挺惨——怎能一个惨字了得。
东健哥影片中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将耍帅进行到底。出场时妄想做出一副模式的苍凉,谁知被粗劣的电脑特效给狠狠掴了一耳光,我们也就对影片中特效的硬件功力有了一个底。
一个已然脑残的故事,搭调上东健哥的个人风衣秀,和一个不算美女的美女,以及一个脑残的反派,还有一帮不入流也毫无诚意的群演,实在让人无法看到底,影片甚至将狄龙搞到了现场,只是为了展示东健的大义灭亲,一切显得十分的乱。就连应该具备风骨的动作戏,都是在应付,浮皮潦草,过分!
有人说,中国式刀剑+日本武士+韩国影星,完全是国际主义精神,也是东健哥势必挺进好莱坞的所以价码,最后却是狠狠的被羞辱了一番——故事编剧、化妆师、群演、动作指导都得算上一笔!
还是奉劝东健哥,好好在大韩民国拍自己的电影吧,看看《海岸线》,多赞!
01 Through the Arbor - Kevin Kern
黎明
兰波(法国)
我吻抱夏晨的黎明。
宫殿前的一切依然静寂,流水止息。绿荫尚未在林路中消失,我走过,唤醒一阵阵
生动而温馨的气息,宝石般的睛瞳睁开,轻翅无声地飞起。
第一个相遇,在晨曦洒落的幽径上,一朵花告诉了我它的名字。
我朝金色的瀑布一笑,她的散发飘过松杉林:自那银白的顶端我认出了女神。
于是我一层层揭开轻纱,在小路上我挥动双臂。在平原上,我向雄鸡举告了她。
在都市里,她在教堂的钟塔与穹顶间逃匿,乞丐般飞跑在大理石的岸上。我追逐
着她。
在路上,在月桂树边,我以层层轻纱将她环抱,隐约地感觉到她无限的玉体,黎
明和孩子一起倒在丛中。
醒来,已是正午。
02 On Golden Pond - David Osborne
湖乡夕阳
作者:华兹华斯(英国)
多令人神往!看着西下的斜阳
如何变幻这片风光的情调和形象。
这儿,光影里的山峦、草地和树林,
仿佛在浓雾里消隐;
那儿,搜索着的光线,
使物象全都眉目宛然;
这儿,紫色的浓荫,
似把许多东西沉浸;
白色的小屋和桦树枝条,
在柔光中显得丰姿窈窕;
栗树的婆娑密影,
遮住艇库的屋顶;
小舟从侧面接得斜阳光线,
再投到颤抖着的湖面,幻出波光璀璨;
那边羊群扬起云一般的尘土,
在路上升腾,漫向远处;
牧人仿佛被卷入光环火影,
时而消失,时而现出模糊身形。
和风渐渐静下去了,
平静的湖镶上了蓝边;
闪烁着的白杨叶子睡了,
微尘似的昆虫布满如镜的湖面;
一会儿周遭湖面碎成蓝玉碧珠千顷,
慢慢地光点又变成长长的色线晶莹;
这儿成了块块琼田,
闪动着无尽的奇光异焰
那儿弱不自胜的涟漪轻轻,
波面像被柔和的光线抚平;
终于,整个宽广的湖悄然歇息,
像一轮明镜似的清光四溢;
只有西边树影下的炭船独揽清辉,
沿着岸边,桨儿不停地划动湖水。
03-Cristofori's Dream-David Lanz
梦影曲
作者:亨利希·海涅(德国)
我从前梦见过热烈的爱情,
梦见美丽的鬈发、桃金娘和木犀草,
梦见甜蜜的嘴唇和辛酸的话语,
梦见忧郁之歌的忧郁的曲调。
这些旧梦早已残破而无影无踪,
连我那最可爱的梦影也已消逝!
留下的只有我从前在那轻柔的小调里,
热情奔放地写下的小诗。
孤独的短歌呀,你还留着!现在也去吧,
为我寻访那消逝已久的梦影,
你若遇到了它,请你替我问好——
我要把我的幽思送给那个幻影。
04 Tomorrow's Child-Spencer Brewer
儿时的游戏
作者:亨利希·海涅
孩子,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两个又小又快活的小孩子
我们常爬进小鸡窝,躲藏在清香的稻草下面
我们学着公鸡啼叫,每当人们经过的时候
喔喔喔!以至他们都以为这是公鸡在报晓
院子里有个大木箱。我们将它装潢的非常漂亮
我们一起居住,仿若住在一个豪华的家园
邻居家的老猫经常会来拜访我们
我们向它鞠躬行礼,用最美好的语言恭维它
我们尊从它的旨意,关怀和友好的满足它的需求
“从此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些老猫会说
我们也常常围坐在一起聊天,明智的如同年老的长者
我们抱怨着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不如旧时的美好
如同爱如同忠诚如同信仰,全都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如同美味的咖啡,如同珍贵的财宝
儿童时光的渐渐远去,所有的一切也随之不见
金钱,世界和时间,信仰,爱情与忠诚
05 Butterfly -Robin Spielberg
致蝴蝶
作者:威廉·华兹华斯(英国)
我整整半个钟头看着你,
你在那朵黄花上歇息,
小小的蝶儿,我真的不知你
是在安睡还是把花蜜吮吸?
纹丝不动,即便冰封的海洋
亦不过如此凝然静止!
尔后轻风吹来
唤起欢乐的期待,
你又出没在绿色的树海。
这儿是我家的果园一块,
花我妹妹种,树我亲手栽,
你只要觉得倦怠,
要休息双翅就请到这里来,
这安全的所在,像圣地不染尘埃,
常来吧,我们彼此两无嫌猜
请停在我们身边的花枝,我们将
谈论青少年的熳烂时光、
夏日、妙曲与骄阳,
那段时光仿佛只有二旬长。
06 -Water's Edge-Michael Jones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作者:华兹华斯(英国)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
在银河里闪闪发光,
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
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
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
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
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
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
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
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
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07 Far from Yesterday - Sandy Owen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作者:泰戈尔(印度)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08 Message In A Bottle - Ernesto Cortazar
海 涛
作者:夸西莫多(意大利)
多少个夜晚 我听到大海的轻涛细浪拍打柔和的海滩
抒发出了一阵阵温情的轻声软语
仿佛从消逝的岁月里 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
掠过我记忆的脑海 发出袅袅不断的回音
仿佛海鸥悠长低回的啼声 或许是
鸟儿向平原飞翔 迎接旖旎的春光 婉转的欢唱
你和我 在那难忘的年月
伴随这海涛的悄声碎语 曾是何等地亲密相爱
啊 我多么希望 我的怀念的回音
像这茫茫黑夜里大海的轻波细浪 飘然来到你的身旁
09 NORTH COUNTRY II - Ola Gjeilo
白鸟
作者:叶芝
我但愿我们是,亲爱的,浪尖上的一双白鸟!
流星尚未来得及陨逝,我们已厌倦它的闪耀;
低悬在天边之上,暮色里的那颗蓝星的幽光
唤醒了你我心中,亲爱的,一缕不死的忧伤。
一丝倦意来自那些露湿的梦者:玫瑰和百合;
啊,别梦想,亲爱的,那飞逝的流星的闪烁,
或者那低悬在露滴中滞留不去的蓝星的耀熠:
因为我但愿我们化作浪尖上的白鸟:我和你!
我心头索绕着无数岛屿,和许多姐娜的海滨,
在那里时光肯定会遗忘我们,悲伤不再来临;
很快我们就会远离玫瑰和百合和星光的侵蚀,
只要我们是双白鸟,亲爱的,出没在浪花里!
10 远方的寂静 - 林海
我喜欢你沉静
作者:聂鲁达(西班牙)
我喜欢你沉静,就好象你已经离去,
你从远方听我,我的声音触不到你。
好象你的眼睛已经飞逸
好象亲吻封闭了你的嘴皮。
象一切充满了我的心灵
你从中浮现,充满我的心灵。
梦中的蝴蝶,你就象我的心灵,
宛似忧郁轻轻。
我喜欢你沉静,好象你在远处。
好象你在哀叹,蝴蝶也象鸽子咕咕。
你出远方听我,我的声音达不到你:
让我安静在你的沉默里。
让我与你的沉默交谈,
沉默明亮如灯,简朴如环。
拥有安静与星宿,你象夜晚。
你的沉默是星,迢遥却直坦。
我喜欢你沉静:就好象你已经离去,
遥远又充满忧愁,好象你已经逝去。
只要一个字,一个微笑,就已足够。
我是快活,又不是真的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