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天堂电影小组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327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草莓100%——期待更富有原创性的青春

$
0
0

 

 

    昨天看了预告片,对这部DV作品还是蛮期待的。今天看了正片,还是感觉应了那句话:这年头,预告片和影评都比电影好看~

    先讲讲个人的感受。

    首先是画面,这是广大DV的软肋,本片也不例外。摇摆的镜头画面就不强调了,但千万别说什么“青春躁动的影像风格”,那是自欺欺人~有能耐整成《重庆森林》的画面风格,说不定就能成就一个DV界的杜可风。这个问题我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勇敢地迈进DV世界——致广大电影爱好者和DV制作人》,里面大体讲清楚了我个人对DV及摇晃镜头的看法。

    剪辑方面没多大问题,从预告片就能看出导演的剪辑水平,挺不错的。但由于是日本动漫改编,镜头语言感也难免有比较重的日系漫画风,缺少个人特色。

    剧情方面就受原著影响更重了,意淫和童话情操泛滥。

    但我觉得最大的遗憾是,本片在讲述一个改编故事的同时,除了表达出了自己对电影的热忱,并没有传达出更多个人的思考。也就是说,一个拿来主义的东西,再没有个人的提炼和思考结晶,那只能说是一次拙劣的模仿。当然啦,导演其实也表达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但从一个资深影迷和DV拍客的角度来看,这种独立思考的成分还不够。(如果有人说人家只是随便玩玩,那我无话可说。。)

    表演方面,我觉得挺好的。特别每个演员的配合态度(因为毕竟是DV嘛,人家都可能不收“片酬”的)。可以看出来,每个主创人员在片中的表现都是比较认真的。当然,有了可以支配的演员,怎么用就看导演的功力了。

    我不是想打击创作者的心态,我自己以前也拍过不少坑爹的DV。我以前在大学里拍DV就非常坑爹,一会儿拉一个同学客串一把,自己在那儿来回倒腾,都没有成立所谓的团队。说的比较恶搞一点,我算是“山大DV界的独行侠”。。。

    所以我看到张导的创作团队这么有活力这么团结配合的时候,还是很羡慕的。但我马上想起我近期看到的另一个拍客团队——李红绸团队。感觉老李的团队气场更强大一些,他们拍的《那些特立独行的猪》我非常欣赏,尤其是创作团队的专业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们的作品传达出了很多精彩而普世的思考,他们对青春的理解更深入表达得更透彻。这一点,也希望张内咸导演借鉴和参考。

    最后,我要鼓励一下所有正在从事DV事业的同仁,也许你们会不断拍出一些坑爹的DV,写出一些坑爹的剧本,但你们拍摄DV这件事本身和你们拍摄的心态,是绝不坑爹的,不断磨砺自我,提高“导演的个人修养”,就是王道!

 


为什么我的群组页面是手机版的呢?

$
0
0

为什么我的群组页面是手机版的呢?难道大家都是这样吗?

对电影《武侠》的一句话影评

$
0
0

要不是那个“雷”结局,我会给7.5分吧。

动画与哲学—《霍顿奇遇记》

$
0
0

首先,本人是一个十足的动画迷,之所以喜欢动画,是因为动画的创意永远的会让人惊喜,同时,动画也很容易打动到我。

《霍顿奇遇记》是蓝天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与温情的皮克斯大叔和恶搞的梦工厂相比,蓝天也有自己制胜的法宝。

本片最大的惊喜就是加入了哲学的元素,“尘埃里的世界”借鉴了佛教的思想,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不得不说,这个概念很疯狂,也很吸引人。

其次是关于存在的问题

 

这是袋鼠妈妈一直在强调的,“你看不到,听不到,感觉不到的,就不存在”。但是事实上,它们都是存在的。正如普遍人一样,每个人都是只相信那些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属于主观唯物主义。而正如高中老师所说,“我们要有客观唯物主义思想”,这就是影片表达的哲学思想。

还有影片表达的教育观,霍顿是代表的是实践派,要孩子亲身去体验生活,而袋鼠妈妈代表的是保守派,让孩子在温室中长大,这也是现实中特别是中国父母的教育理念。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好的育儿片,等我有了孩子,我是肯定会让他看这部片的,哈哈。

这么好的工作,介绍份儿给我呗~

同一场电影,按照座位好坏收取不同票价,如何?

$
0
0

近年来,IMAX在中国普及,但是IMAX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坐在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人,坐在中间和靠边的,感觉完全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不降低第一排的票价,增加最后一排“皇帝位”的票价呢?

 

如果去剧院看戏剧,去听演唱会,或者看体育比赛,票价都是分为几个等级的。我认为,对于规模较大的影院,例如大型IMAX影院,推行“多级票价”是可以考虑的。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武侠》有武打,不武侠,但很摇滚 (有剧透)

$
0
0

 

 

 

武侠,昨天去看了。

 

 

现在估计很多看过了这电影的(甚至是一些还没看过的)都被最后那个“雷”给雷到了,我也一样,笑场了。好吧,这还真是雷,真的很想要知道陈导的想法(有没有什么访谈说到这个的啊?),我真的很怀疑,导演你是故意的吧 ^_^

 

这不是电影中唯一我看笑了的地方,徐百九一开始说话的时候,小个子毛贼撞到橱柜顶上的时候,徐百九晚上赖在金喜家的时候,徐百九砍到金喜的时候。。。我都笑了,但是别误会,我是喜欢这电影的。蛮喜欢的,甚至那些个颇有争议的笑点。是好笑,但还不可笑。(即便那个雷,让我又好笑又好奇,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啊?)

 

陈可辛,在我看来,还是会讲故事的导演,也懂得电影语言。这片子的节奏,我喜欢。剪辑配乐都很摇滚呢,有自己的味道。

 

窦唯,不是我喜欢的(更多喜欢张楚),片尾的迷走江湖还是让我坐下来听了一下。

 

演员,惠英红,王羽,都演出精彩,绝对有煞气。汤唯就还好了。

 

甄子丹,武戏就没得说了,一如既往的硬功夫。文戏方面,合格水准,但人物的复杂纠结还是可以有更多空间的。不过,这戏甄子丹的武术设计,真是很不错呢。几场打戏都精彩,反正我这外行是看得很来劲就是了。

 

金城武,真是被帅所累啊,其实演戏是演得不错的(从《不夜城》时起就演的不错了),但始终大家都在看他的帅。这次,说是扮怪,但还是遮盖不住的帅在那,让人连连出戏(看到徐百九最后一场戏时候,银幕上正是情绪浓重时候,耳畔突然飘来后座一女生的感叹:金城武留胡子真是蛮好看的。。。) 做为演员,太帅了,也很辛苦啊。。。

 

片名,武侠,好象不是那么恰当,虽然我也还没有更好的选择,就是觉得还可以有更好点的片名。

 

这是部有破绽的电影,但仍然是我喜欢的,去支持了票房也没有后悔的。

 

《武侠》,陈可辛呐喊的灰飞烟灭

$
0
0

 武侠

 

单纯的用“武侠”两字成电影名感觉的确很有意境。电影《武侠》从本质上讲只能算是半成品的武侠片,当然也完全是自成一部完整的商业片。近两个小时的片长,划分两部分来看,前半部分打出招牌所谓的微观武侠让人耳目一新。陈可辛曾发话意表脱离传统香港电影体系。而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也恰恰体现出这位导演所绘艺术的意境确实有其独特之处。但可惜,归为整体来看,陈可辛显然没有把握整体效果,电影后半段失去了最初导演自己所设计“新武侠”理念的色彩,不仅如此,而且还归顺到传统意义上的武侠片制作流程之上。这便是一种明显的不平衡,也给观影抹去了不少看点。

 

一部电影的好开头往往会带给人一种很舒服的观影感念。而像陈可辛这般“老姜”导演显然很注重这一点。近些年跟这位导演有着极其重要关系的几部片子,往往开头的戏份总是会给出很意境也很独特的电影画面。像这部《武侠》便给出了独特的现实场景结合二维动画解剖人体致命点的戏份。而不管是电影选景还是故事设定的年代,都不容分说的很是到位。前半段略加悬疑色彩的剧情编排也吊足观影胃口,且不论戏份设计的如何,从人物角色来看,单纯的从微观分析人物死因便足以让人觉得新意颇足,虽然这种桥段在很多国外电影早已见过,但这般的设计出现在香港电影中还是让人为之一震。毋容置疑,陈可辛制作的片头戏份很精细,桥段衔接的合情合理,剧情稳固不脱节。

 

有人说,电影剧情本质上渐渐地以圆形角度变换,味道渐渐地不同,究其原因转机在于王羽所饰一角儿的出现。认为这般的角色设计便是一种败笔。实际不然,王羽所饰演的这个角色想必换成怎样都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形式与风格的反面恶霸,其实败笔完全归因于故事的编排。影片本身故事就很是乱套,一会儿探究人性观的价值,一会儿揣摩人性观的好坏程度,其实很多场戏让人很容易看到故事上的多重矛盾体,并且这部电影的反面人性观呈现的过于凶残。《武侠》的整体故事本身就是在揣摩人性道德观念,而为这种观念铺路的便是金城武所饰演那一角色,这一角色从一开始所代表的便是一种“法”,而这种“法”意图改变人性观念,可最终不但没有,反而自身是一“变色龙”。显然,设计的这种“法”极其缺失威严性与牢固性。其实不难发现,金城武所饰演的那一角色本身就是一种分裂形式,从客观角度讲,其本质上就存在劣根性,本身就有病,而陈可辛却用一种“病”来改观人性,这便是十足的败笔之处。也许陈可辛是在用一种艺术的手法来呈现一种法外之情,其中不乏意表很多时候,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像影片结局一样,法外之徒,必招天谴,一个雷劈死。

 

单纯的从电影角度来看,影片前半段实是创新之举,后半段则是回归老路子。不难揣摩的便是往往所要导演想要拍出具有本意特色类型的电影确实很难。与眼下如此的电影商业运转体系是完全不兼容的。个人认为,一直以来的商业片本身就附带了一种自私自立的风格推动其运作。简而言之,很多商业片是在玩弄观众,欺骗观众的。目前来说,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种运作体系本身就是呈一种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形式发展。很多时候电影作品很容易就能蒙蔽观众的双眼,抢你票子还扇你一巴掌的事早已司空见惯。而陈可辛这部《武侠》虽然说是一部某种意义上的半成品,但前半段足可以称为一种带着诚意的突破。可以说,前半部的戏份完全是陈可辛的一种“呐喊”形式的创新,从宏观意义上看,实则是一种“改革”,这场只属于陈可辛自己一个人的改革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在于,这股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创新之意被强大的商业运作体系压迫,而最终陈可辛妥协了。有的人说,陈可辛不知廉耻,后半段的戏份完全阿谀奉承的双手奉献给了商业性。试问,按如此推得,那么诸多商业片的作者岂不是狼心狗肺之群。所以,意指不满意陈可辛的举措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完全是多余的。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真正意义上的结尾定格在甄子丹饰演的刘金喜与惠英红饰演的十三娘对打完的戏份即可。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刘金喜到底是谁才是看点。而前半段戏份的铺垫充足,让刘金喜最后忍无可忍的揭开自己的真实身份有了一波很明显的高潮,看点足矣。而另外要着重指出的便是电影的动作与配乐。看最后电影字幕,电影动作设计团队有几个日本人名,而动作指导是甄子丹。想必甄子丹带着自己的动作团队设计了本部电影的动作戏份,看过之后,足以体现出其动作团队的精彩设计。很多人说,电影的配乐很独特,的确如此,这种武侠片的采用这般的配乐实乃少见。其实,实质上看,看过很多香港电影的观众绝对能体会到,单纯的这种配乐是很具有港片味的,也就是说,这种风格的配乐在很多港产片很多见。对于这部电影的配乐,只不过是把同风格的配乐搬到了武侠片子之中,自然而然显得其特别了。

 

电影结尾刘金喜断臂的戏份,加上王羽的加盟本片之意,似乎有点在致敬王羽早先成名电影《独臂刀》。当然,这也只是出于个人意淫想法而已。不管怎样,陈可辛的这部《武侠》为创新喊出了口号,遗憾的是最终呐喊失败。我们需要期待的便是能见到一次成功的呐喊。届时绝对不会缺失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

武侠

 


我的第二部剪辑作品:Cinema16预告片

$
0
0

在这暑假的第一第二天里,我下了Edius, 粗略地看了教程,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做成了这么一个伪预告短片,期间我是做了又改,改了又做啊。。

 

素材来自《Cinema 16: World Short Film》这部短片集,原本里面有16部短片,我从中选了8部个人比较喜欢的作为素材

 

上次用会声会影剪《出租车司机的日记》不同,这次用了更专业的软件——Edius,虽然更复杂了点,但真正掌握了的话,比傻瓜式的会声会影好用多了!

 

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意见,如果这部预告片能让你有想看这部短片集的欲望的话,也许我就成功了

 

 

工程截图:

停滞

$
0
0

    冲动决定要休年假,之前幻想着所有关于年假的种种安排全部推翻,回了一趟家,去了二十几年来第一次去的城市,一个我毫无感觉的城市,北京。
    待了几天,北京就像我想的,人多,除了人多,还是人多,商业,匆忙,拥挤,神奇的是,不知道为何,在北京的几天,我发现时间是停滞的,独自走在北京的街头,所有的东西都是静止,也许太久没休息了,太久没过不需要想明天的日子了,那几天,我觉得我是平静的。也许,我应该确定的是,这个跟北京无关。
    假结束了,工作了,自己完全慢了好多拍,也完全没在心思上。脑袋除了空白就是空白。我想问自己,要继续吗?

关于《与狼共舞》中那个少校自杀的问题!!求高手!!

$
0
0

就是凯文 斯科特纳扮演的那个军官准备到边界去之前,去找那个范布若少校,那个少校很奇怪,不仅尿裤子,而且最后在说完“先王已死,新王万岁”以后开枪自杀。。他为什么自杀啊?(我在另一个群组里发了这个话题没人鸟我啊。。。。。。现请教各位大侠!!)

【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又一次“早泄”的“高潮”

$
0
0

      作为本系列的收官之作,变3确实比变2要好了许多,但与变1相比却相差甚远。如今的变3再也不能带给我们在变1中擎天柱、大黄蜂、铁皮等五金刚在山姆面前集体变形的那种震撼。

      首先从剧情上讲,并不算出色,前面一个半小时的铺垫不是很好,本片宣扬的阴谋论也不算成功,御天敌叛变,山姆的老板是霸天虎的间谍,这些都在预料之中。例外,影片中还出现了很多中国元素,例如那个大大的Lenovo标志,以及华裔喜剧演员肯·邓手里拿的伊利优酸乳(好像是)等等,但个人感觉肯·邓的角色有点糟毁了中国人的形象。

      最后期待已久的金刚大战,说实在的,没什么真正令人振奋的,只有机器大蠕虫将大楼卷倒和擎天柱VS御天敌及塞伯坦吞没地球三处大场面外,其余的都是小打小闹。最令人恼火的还是震荡波,这个前期宣传这么卖力的角色,竟然一句台词也没有,开头闪亮登场一下,还以为有多厉害,哪知最后被降落伞蒙住了眼睛,被擎天柱一拳打穿了肚子,拽出了气管给秒了,死得最窝搓。红蜘蛛也是被山姆刺瞎了眼睛,被大黄蜂从背后一炮轰掉了脑袋。还有那个机器大蠕虫,一刀就被擎天柱砍下了脑袋。堪称史上最快的“早泄”。最后的BOSS之战也是短短的两三分钟,擎天柱在战斗中一直没尽全力,被御天敌砍断了右臂,便开始了“坏人在杀英雄之前总要啰嗦一段,好让英雄有机会反击”的俗套桥段。女主角跑去说服了威震天去帮擎天柱(真佩服女主的口才)。老威从背后一枪偷袭了御天敌,还没等老威说几句,柱子哥就一刀要了老威的命,并一斧头把老威的头劈成了两半(真残忍),之后柱子哥又一枪结果了御天敌。

      这一次正如迈克尔·贝所承诺的,90%是金刚打金刚,而不是人类打金刚,但本片还是有不少烂笑话,山姆的老爸老妈又再次出现。还有大战时,美军派出好几架大型运输飞机空运士兵,结果就几个人安全到达战场,说真的就那几个去有啥用,还给了那么多的特写。有意思的是梅根·福克斯离开了变3,而她在变2里养的那条狗却留了下来,感觉好像是老贝在讽刺梅根。

      另外金刚们的杀人手段实在是“血腥”至极,五马分尸、掏心、砍头等等,尤其是我们的柱子哥。

     总之变3是继变2后又一次“早泄”的“高潮”。

   

《复仇者之死》摘得莫斯科电影节最佳导演奖[MKV720P高清出片]

$
0
0

 

演员原声中文字幕,绝灰“国配”!

 

 一对弱势小情侣的复仇记,超生培育演变成反复仇的故事,她,天使的面孔却引狼入室;他,为爱报仇,最终踏上成魔之路。当复仇女神遇上了剖术者,床上肉搏激吻戏份非一味的卖点,善恶到头终有报,恶业杀生,生剖孕妇置丈夫死地,冤孽变孽障,双互复仇,一笔勾销。 [取材自Mtime]

 

 

下载地址:低调进行,(QQ邮箱)你懂得

 

今晚带我回家 Take me home tonight (2011) 高清版已发布

$
0
0

喜欢美女泰丽莎·帕尔默的童鞋不可错过哩.....



◎译  名 今晚带我回家/年轻的美国人/美国孩子/美国少年/暑期班的夏天
◎片  名 Take Me Home Tonight
◎年  代 2011
◎国  家 美国/德国
◎类  别 剧情/喜剧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幕
◎IMDB评分 6.6/10 (1,768 votes)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1.09GB
◎片  长 97 Mins
◎导  演 迈克尔·道斯 Michael Dowse
◎主  演 托弗·戈瑞斯 Topher Grace ....Matt Franklin
      安娜·法瑞丝 Anna Faris ....Wendy Franklin
      泰莉莎·帕尔墨 Teresa Palmer ....Tori Frederking
      米歇尔·崔切伯格 Michelle Trachtenberg ....Kitchelle Storms
      迈克尔·比恩 Michael Biehn ....Bill Franklin
      罗伯特·霍夫曼 Robert Hoffman ....Tyler
      克里斯·帕拉特 Chris Pratt ....Kyle Masterson
      塞斯·盖贝尔 Seth Gabel ....Brent
      丹·福勒 Dan Fogler ....Barry Nathan
      露茜·彭奇 Lucy Punch ....Shelly
      纳塔莉·凯利 Nathalie Kelly ....Beth
      艾德文·霍德吉 Edwin Hodge ....Bryce
      迈克尔·伊恩·布莱克 Michael Ian Black ....Pete

 

附本片MV - Don't you want me baby(耳熟吧,XXXX广告.....)

联系方式caobianditanxyq@sina.com

【宅男版 歌剧2. 此男定是表情帝。不信你不笑】

$
0
0

 

 

太有型鸟。

我是宅男我可耻。

我为国家节省纸、


snowball要离开一段时间了!!

$
0
0

snowball要离开一段时间了!!

很大家说一声~~~~~~可不要忘记我喽!

是去英国,大概半个月~~~~~~~等待我华丽的回归吧~~~~~~~~元气snow~~~~~

在大洋的彼岸也会祝福你们的!!!!!!!!!爱你们。。。。

sweetlife·······

 

 

《故园风雨后》——是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么?

$
0
0

 

 

边看边想起了其他很多片子,都是风格类似的英国电影,是因为看多了觉得越来越相似,还是因为这部片子真的充满了其他作品的影子?

 

拍上世纪初的英国,当然要竭尽所能地拍出属于那个年代的无比地道的英伦范儿,所以自然而然可以想到很多影片来做参照。但是最先想到的是James Ivory的片子,更直白一点,最先想到的是《Maurice》。Ben Whishaw和Mathew Goode两人各有各青春年少的美,在绿草麦田豪宅和明媚夏日的衬托下,两人的装扮和腔调,再加上彼此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对比《Maurice》里的Hugh帅和James Wilby实在太有相似之处。Mathew Goode某些角度看着甚至都有点像Hugh帅,嘴和鼻的轮廓都像,眉眼低垂的时候更像;Ben Whishaw当然不会像Wilby,但是一出场就直接超出了我的想象,感觉就像我第一次看到张国荣演的程蝶衣一样,搞得我差点就啧啧称奇了。

 

 

至于影片的内容。故事的背景是一战前的英国,主旨内容粗看是讲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多年风雨,所以光看影片的中文片名以为它会像一部挺老的英剧,叫《Till We Meet Again》。可是看到一半才发现,原来和《Till We Meet Again》一点也不像,也不是另一个版本的《Maurice》。故事的主题了可能更关乎宗教,因为它是唯一最明显的线索。


这电影,好像让我看到了宗教对人心强大的影响力,而且无法摆脱。Brideshead是这个贵族家庭的府邸,女主人Lady Marchmain(Emma Thompson饰演)是个无比虔诚的天主教徒,对上帝的爱超过了对其他所有事物的感情,所以她以上帝的标准界定一切,包括对待自己的亲人也一样,不掺含一点“私情”。她的丈夫则性格更加开放活跃,无法忍受生活中强大的宗教束缚,所以与她长期分居,和情妇定居意大利(天主教徒不可以离婚)。Julia和Sebastian是两人的一对子女,Julia说Sebastian就更像他们的父亲,性格放荡不羁,Chales问“那你更像谁?”,Julia答“我谁都不像,我是这个家里的一个影子。”


Sebastian(Ben Whishaw饰演)真的更像他的父亲,为了自由逃离了母亲,但是他的父亲却在临终前回到英国旧宅,在胸前画了十字祈求上帝宽恕,那一刻震撼到了旁观的无神论者Charles(Mathew Goode饰演),也震撼到了我,电影没有交代,但是我想知道Sebastian在自己生命终点是否也会像父亲一样回到象征束缚的Brideshead,注定逃离不了。Julia也的确谁都不像,她没有母亲疯狂而纯粹的虔诚,也没有父亲逃离和放荡的勇气,所以她心甘情愿地跟随母亲的脚步,却只把一切看成了冥冥之中注定的束缚,从母亲从小在她耳旁祷告开始,这种束缚就会注定牵绊着她了。


Julia最后在面对Charles的时候,甚至都不相信Charles对她是真爱,因为只有上帝能无私地给她最纯粹的真爱,她问Charles“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Charles回答不出来,他只是想带她走,这究竟是一个目的还是一份感情,可能那一刻他也不确定了,可能那一刻就连他自己也觉得Julia只能从上帝那里得到无私的爱,而不是从他那里。多年后再次回到Bridehead的Charles怀疑自己:“我是不是想要的太多?我被渴望蒙蔽了双眼,看不到他们信仰的忠诚?”Charles这么一问,惊着我了,因为我好像和他一起经历了所有的事情,也因此可以理解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


Lady Marchmain曾告诉Charles人生的目的是来世,但是Charles深信人生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享乐。有信仰的人行为处事可能都是纯粹的,因为目标纯粹,比如只为了符合上帝的期许从而修行来世;但是没信仰的人就无法一直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明确的根源,就像Charles最后无法解释他对Julia的感情一样,他的行为是出于本能,而本能来自于欲望,如果追求美好的享乐能够完全等同于欲望,而欲望是罪恶的根源,那么Charles完全有理由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渴望蒙蔽了双眼,看不到他们信仰的忠诚”


有无信仰似乎在我们的世界不是一个太过敏感的问题,至少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是否应该有信仰而困扰过。我相信宗教正面积极的力量,比如它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善心和善行,但是同时我也相信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为了这短暂儿珍贵的几十年,而不是为了修度来世,亦或实现上帝亦或别的神灵对我们的期许。但是此片看完之后,有了质疑自己的一个问题——没有信仰,真的是因为我们被欲望蒙蔽了双眼么?


电影最后,Charles问身边的小兵信不信上帝,小兵一脸不削的表示否定,后面长长一串的blablabla的解释,很好的点了题,以至于我更加确信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不知道原著小说是不是也是这么一会事情,至少从imdb分数来看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改编,虽然我还是一厢情愿地觉得是个好故事。


最后,独立成段,再次强调Mathew Goode和Ben Whishaw真是份外漂亮!



ps:喜欢钢琴配乐,有点像05版的《傲慢与偏见》。

 

 

 

《肉蒲团》:那尺度来鞭笞你

$
0
0

推荐指数:★★★

在个人评分的时候,有些矛盾因素。单看故事,除了后面血腥的段落,其他如同鸡肋。不过,坦然去想,这部电影本身不是用故事吸引你,而是用尺度来诱惑你。

一哥们有幸前往香港出差时,带着3D眼镜原汁原味的爽了一把,镜片前的波涛汹涌和影院音响系统的配合足以让我浮想联翩。好在,即使是2D内地版,我看得确是地地道道的蓝光盘,用的是自己那不入流的家庭影院,但视觉感受也已自然高出一等。

画面在1080的解析下自然唯美动人,女猪脚们的卖力演出很有职业道德,对尺度的开放也完全到了极限的境地,据说里面有位邻国女优,论气质,我觉得还是不如我们自家门口的来得过瘾。

故事基本可以不看,与《偷情宝典》大同小异,只是利用3D的技术和现代的画面已经公映的胆识赢得了广泛的有效的票房。这种片子看着唯一难受的却是卖力过火的短处,反应过于敏感,哼哼唧唧着实假模假式,肢体动作较以前虽有动作,但依然难以冲破三级固有的范式,用周星星的话来讲,就是“流于表面”。

关于《青蛙少年失踪事件》的种种……

$
0
0

东亚日报 专栏 
  [觀點] 青蛙少年
  評論員 黃鎬澤 hthwang@donga.com
  MARCH 25, 2006 03:11
  1991年3月26日,大邱近郊一個小鎮的5名少年爲抓火蜥蜴出門後失蹤。由於媒體把火蜥蜴誤報爲青蛙,於是他們被叫作“青蛙少年”。直到11年零6個月後,在距離小鎮2.5公里的臥龍山山腳發現了少年們的遺骸。對遺骸進行鑒定的慶北大學法醫學小組在3名死者的頭骨上發現了被鈍器擊傷的痕迹,因此做出了“被殺”的結論。
  
  案發第二年,在一次研討會上,電視劇《刑事班班長》的原型人物崔鍾洛說:“雖然這樣說對不起死者的父母,但失蹤的5名少年很可能在臥龍山已喪命並被埋葬。”崔鍾洛的推理成爲現實。案發初期,警方認爲少年們“離家出走”,並直到失蹤7個月後,才動員軍隊,搜索了臥龍山一帶,但由於落葉覆蓋地面,很難找到埋葬的痕迹。
  
  可疑的是,在青蛙少年遺骸附近找到了10多顆彈頭。這附近有部隊射擊場。在遺骸被發現後,有人說少年們不是去抓火蜥蜴,而是去撿彈頭。此前他們也曾多次去撿彈頭。那麽,就不是“火蜥蜴少年”,而是“彈頭少年”。有人舉報說,正在練習射擊的軍人們錯手打死或打傷了突然出現的少年。但由於時間太長,無法證實。
  
  當時調查該事件的有關人士說,如果早先發現少年的屍體,就很有可能抓住罪犯。據悉,根據11年零6個月後的遺骸,就連兇手使用的兇器都難以識別。雖然大多數國民主張對反人道犯罪延長上訴時效,但即使修改法律,上訴時效已到期的案件也會被排除在外。不過,民事上的違法行爲的上訴時效爲“從知道加害者的那天開始3年內”,因此還沒有結束。爲給心靈遭受重創的家人和死去的少年討個公道,不該有逮捕犯人的時效。
——————————————————————————————————————————————  

      失踪时间:1991年3月26日
  
  尸体发现时间:2002年9月25日(距离案发时间正好11年零6个月)
  
  案发地点:韩国大邱卧龙山
  ★韩国大邱面积885.56平方公里,其中445平方公里为市区面积,其余为山地,其中较有名的就有八公山、环城山、草莱山、山城山、龙岩山、琵瑟山、最顶山、卧龙山……(至09年底,上海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卧龙山面积比例请自行换算)
  
  事件经过:1991年3月26日,因为地方议会选举,全市放假一天,5名小学生趁假日结伴去抓火蜥蜴(后被媒体误报为青蛙),结果失踪。有目击者称当日在卧龙山(距离孩子们居住小镇约3.5公里,并非资料上所说的500米)附近见过他们,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有记载的行踪。
  孩子们的父母花了半年时间找遍了整个韩国,此事甚至惊动了总统,经过总统的特别指示,警方动用了包括军队在内的人力约32万,并印发了约2亿张传单,在全国各地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地还是集中在大邱地区尤其是卧龙山附近)。另有香烟企业在自己的产品包装上印制了失踪少年的寻人启事,同时也制作了电影(1992年韩国电影《青蛙少年》),同时赏金达到4200万韩元。但是因为当时为秋季,大量落叶覆盖地面,搜查毫无进展。
  直至2002年9月25日,警方接到报案,称在卧龙山发现了五个少年的尸骨,却因年代久远,线索不明确而无法破案。至2006年3月25日,此案的诉讼时效到期,案件暂停追查。
—————————————————————————————————————————————— 
  
  有关此案的线索
  
  1.两个报案人
  韩国文化日报称,在2002年9月25日下午6时许,有一名听起来年约40岁左右的男性打电话至报社,称青蛙少年埋在大邱卧龙山。而在同一天(可能早于下午6点),一名姓吴的先生已经发现尸体,并向警方报案,尸体发现地为卧龙山山腰城山高校的校区施工现场。但吴先生并非此报案男性,因此警方开始追查这名男性。
  
  2.死因
  早期警方公布的死因为“低温致死”,至当年11月,经过庆北大学法医小组鉴定,在其中3名死者的头骨上发现了被钝器击伤的痕迹,并因此断定死者为他杀。同时据发现尸体的吴先生称,尸体在发现时就以叠罗汉的状态相互压在一起,在最高层之上还压着一块大石头,有很明显的他杀痕迹。
  
  3.子弹
  尸体附近发现十多颗不同种类的弹头及弹壳,而卧龙山附近有军队的射击场,警方当时怀疑有可能为附近军人子弹误杀,军队极力反驳。其中四具尸体的头骨之上有类似弹孔的洞,这一点有法医不认同,同时弹头及弹壳距离不远,有近距离开枪的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孩子们在抓火蜥蜴的过程中在地上无意中发现弹头及弹壳,于是由抓火蜥蜴转为了拣弹壳。(第三条的弹孔伤最终是否被定性为第二条所说的钝器伤暂时还不明确)
  
  4.第一案发现场
  现场没有头发,因此许多人对于遗体发现处是否为第一案发现场表示怀疑;同时尸体的牙齿大量缺失,更令怀疑加深。(法医调查并未提到面部遭受重击导致牙齿脱落,而众所周知肌肉脂肪等组织会腐烂,但是牙齿头发及骨头则很难被氧化,牙齿和头发这两个疑点增加了很大的移尸可能)
  
  6.衣服缠绕
  五个少年的衣服以一种独特的形态系住,专家称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系法。(具体系法未知,可以试想如果是系成圈状,可能是被凶手集体捆绑为一堆,随后进行虐待。)
  
  部分资料来自《东亚日报》及《朝鲜日报》

 

 

影史经典《七武士》

Viewing all 327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